柔性材质聚光手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212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材质聚光手电,属灯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筒体外壳、灯珠、反光镜,所述灯珠、反光镜安装在筒体外壳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外壳内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位于筒体外壳的柄部内腔,与筒体外壳为一体,联动机构的左端与灯珠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通过材质特性实现手电聚光功能,整个操作体验更加自然与方便,拥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模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材质聚光手电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材质聚光手电,属灯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手电产品发生聚光都是通过旋转开关按钮的形式,十分的麻烦和不易操作,通过材质特性发生形态变化的产品也很罕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人机交互模式使用的柔性材质聚光手电。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柔性材质聚光手电,包括筒体外壳、灯珠、反光镜,所述灯珠、反光镜安装在筒体外壳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外壳内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位于筒体外壳的柄部内腔,与筒体外壳为一体,联动机构的左端与灯珠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筒体外壳与联动机构为硅胶柔性材质。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通过材质特性实现手电聚光功能,整个操作体验更加自然与方便,拥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模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手挤压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手挤压后结构示意图。图中:I光源范围,2灯珠,3反光镜,4筒体外壳,5联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技术包括筒体外壳4、灯珠2、反光镜3,灯珠2、反光镜3安装在筒体外壳4的前端,筒体外壳4内设置有联动机构5,联动机构5位于筒体外壳4的柄部内腔,与筒体外壳4为一体,联动机构5的左端与灯珠2相连接;筒体外壳4与联动机构5为娃胶柔性材质。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新式手电的设计,有别于普通聚光手电的特征,手电有聚光的功能操作,通过挤压手电的手柄,使其发生形变,推动内部发光灯珠向前,改变与灯内部与反光罩的夹角,从而改变照射区域。是一种通过柔性材质形变的特性改变灯具形态发生聚光功能的手电产品,十分的有趣新颖。使用时,挤压手电手柄,使筒体外壳4形变带动联动机构5发生形变,推动灯珠2向前,改变灯光与反光镜3之间的夹角,使光源产生位移从而改变光在反光镜中的入射角与反射角,改变照射范围,实现聚光的功能,整个操作体验更加自然与方便,拥有很好的人机交互模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材质聚光手电,包括筒体外壳、灯珠、反光镜,所述灯珠、反光镜安装在筒体外壳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外壳内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位于筒体外壳的柄部内腔,与筒体外壳为一体,联动机构的左端与灯珠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材质聚光手电,包括筒体外壳、灯珠、反光镜,所述灯珠、反光镜安装在筒体外壳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外壳内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位于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芒王光波孔伟杰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