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夜灯,包括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充电电池,由充电电池供电的LED灯珠,以及控制所述LED灯珠发光模式的控制线路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线路板连接的开关,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以及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壳体插入的凹槽,所述充电底座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相对应的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通过充电电路连接到插头。通过设置充电电池,在紧急情况下,可将小夜灯的灯具从充电底座上取下独立作为类似手电筒来使用;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元件,在感应区域内有人移动时,控制侧向LED灯珠点亮,并经过一定延时后自行熄灭,节约了能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夜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夜灯,尤其是一种可分离独立使用的小夜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小夜灯,通常没有储电功能,在断电情况下或插头拔出情况下,小夜灯就失去了作用,只能摸黑去找蜡烛、手电筒等能发光的物体,既不安全也不方便。而且,常用的小夜灯,只能靠开关开启,在黑暗情况下,只有先开灯才能找到小夜灯的位置从而打开,使用较为不便;或者,目前也有些小夜灯具有光控开关,在黑暗情况下能够通过光控开关自动开启,但是这种灯是整晚开启,浪费了电能。并且,上述的这些小夜灯一般都装于家居墙壁上,不能够分离而独立地随身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夜灯,紧急情况下能够独立地随身携带,使用较为方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充电电池,由充电电池供电的LED灯珠,以及控制所述LED灯珠发光模式的控制线路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线路板连接的开关,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以及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壳体插入的凹槽,所述充电底座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相对应的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通过充电电路连接到插头。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线路板连接的红外感应元件,在插入充电底座的状态下,在感应区域内有人移动时,红外感应元件将感应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线路板,控制侧向LED灯珠点亮,并经过一定延时后自行熄灭。所述LED灯珠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侧面的侧向LED灯珠和设于所述壳体头部的头部LED灯珠,由此即可作为设置于墙壁上的小夜灯使用,也可以取下独立携带。所述头部LED灯珠上设有反光杯,由此减少了光损,增加了照明的距离。所述控制线路板还设有检测插头电压的检测模块,所述控制线路板根据所述检测模块的信号控制所述LED灯珠在突然断电时自动点亮,便于寻找和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充电电池,在紧急情况下,可将小夜灯的灯具从充电底座上取下独立作为类似手电筒来使用,并且由于在头部LED灯珠上设置了反光杯,增加了照明的距离;采用无线方式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底座上避免有外露的金属片,确保使用安全,有效防止接触到金属片而产生危险;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元件,在插入充电底座的状态下,在感应区域内有人移动时,红外感应元件将感应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线路板,控制侧向LED灯珠点亮,并经过一定延时后自行熄灭,节约了能源;通过检测插头的电压,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能够自动点亮,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小夜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小夜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一种小夜灯,包括灯具I和充电底座2。灯具I包括呈筒状的壳体11,壳体11内设有充电电池,壳体11的底部设有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连接到充电电池,壳体11内还设有控制线路板12、多个侧向LED灯珠13和多个头部LED灯珠14,充电电池为侧向LED灯珠13和头部LED灯珠14供电。壳体11上与侧向LED灯珠13相应的位置开口,并覆有透明的侧向灯罩131,以便侧向LED灯珠13发出的光透过侧向灯罩131照明。头部LED灯珠14设置在壳体11的上部,壳体11的顶端开口,其上设有透明的头部灯罩141,头部LED灯珠14和灯罩141之间设有反光杯142,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头部LED灯珠14的光损,提高光效,增加了头部LED灯珠14的照明距离。充电底座2上开设有供壳体11插入的凹槽21,充电底座2内设有与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相对应的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通过充电电路连接到充电底座2的插头22,插头22可连接到外部电源。充电电路将外部交流电的电能储存到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利用电磁感应为壳体11底部的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充电,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可将电能储存到充电电池,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当充电电池充满电时,充电电路自动断电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壳体11侧面还设有红外感应元件15和开关16,分别连接到壳体11的控制线路板12,由此,当灯具I处于插入在充电底座2上的状态时,在感应区域内有人移动时,红外感应元件15将感应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线路板12,控制侧向LED灯珠13点亮,并经过一定延时后自行熄灭,可通过按压开关16来使得控制线路板12关闭该感应功能。为了节能,在有一定光线的情况下,感应元件15不起作用,只有在黑暗的环境下使用。当处于紧急情况下时(如发生地震),可将灯具I从充电底座2上取出作为独立的手电筒使用,通过充电电池对侧向和头部的LED灯珠供电,并且可以改变上述两个LED灯珠的发光模式。在本技术中,由于开关16和控制线路板12连接,如与控制线路板12的单片机连接,可以通过预设单片机接收到的开关16按压的信号来调整两个LED灯珠的发光模式。如第一次按压开关16,则头部LED灯珠14点亮,第二次按压开关16,则头部LED灯珠14闪烁,第三次按压开关16,则侧向LED灯珠13点亮,第四次按压开关16,则两个LED灯珠熄灭,以此反复。控制线路板12的单片机还通过检测模块检测插头22的电压,以便在插头22插入在插座的情况下,当晚上突然断电时,控制LED灯珠自动亮起作为应急灯使用,当恢复通电后,则自动关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1),所述灯具(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充电电池,由充电电池供电的LED灯珠,以及控制所述LED灯珠发光模式的控制线路板(12),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线路板(12)连接的开关(16),所述壳体(11)底部设有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以及充电底座(2),所述充电底座(2)上开设有供所述壳体(11)插入的凹槽(21),所述充电底座(2)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相对应的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通过充电电路连接到插头(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具(I),所述灯具(I)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充电电池,由充电电池供电的LED灯珠,以及控制所述LED灯珠发光模式的控制线路板(12),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线路板(12)连接的开关(16),所述壳体(11)底部设有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以及 充电底座(2),所述充电底座(2)上开设有供所述壳体(11)插入的凹槽(21),所述充电底座(2)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次级感应线圈相对应的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初级感应线圈通过充电电路连接到插头(22)。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松,
申请(专利权)人:冯浩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