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伟刚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高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857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高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油箱、与油箱连通的过滤器、与过滤器连通的液压马达和设置在液压马达侧端的溢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四通电磁换向阀以及用于吸水排水的驱动增压装置,所述液压马达、四通电磁换向阀和驱动增压装置顺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磁换向阀,当液压马达对其中一个缸体供油时,两个液压缸就能顺序连贯动作,使得水压稳定连续输出,这极大得节约了能源;液压驱动变速稳定不会产生较大的震动,有效的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高压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高压泵。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增压水泵多采用离心泵进行增压,离心泵运行前,必须充水排净泵体内空气,当空气未排净时,极易出现“气缚”现象,影响泵的使用效率;当供应小流量液体时,由于做功不充分,会降低泵的输出效率;由于离心搅动易产生泡沫,会引起整个泵体的震动,缩短泵体的使用寿命,对工业使用产生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电量小、操作简便且采用液压驱动的节能高压水泵。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油箱、与油箱连通的过滤器、与过滤器连通的液压马达和设置在液压马达侧端的溢流阀;本技术还包括四通电磁换向阀以及用于吸水排水的驱动增压装置,所述液压马达、四通电磁换向阀和驱动增压装置顺序连接;所述驱动增压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水缸、第一活塞杆、第二液压缸、第二水缸、第二活塞杆、第一软管、第二软管以及连接管;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通过第一活塞杆以及第二活塞杆与第一水缸和第二水缸相连;所述第一软管一端与四通电磁换向阀B 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液压缸前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一端与四通电磁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高压泵,包括油箱(1)、与油箱(1)连通的过滤器(2)、与过滤器(2)连通的液压马达(3)和设置在液压马达(3)侧端的溢流阀(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电磁换向阀(4)以及用于吸水排水的驱动增压装置,所述液压马达(3)、四通电磁换向阀(4)和驱动增压装置顺序连接;所述驱动增压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6?1)、第一水缸(7?1)、第一活塞杆(9?1)、第二液压缸(6?2)、第二水缸(7?2)、第二活塞杆(9?2)、第一软管(5?1)、第二软管(5?2)以及连接管(13);所述第一液压缸(6?1)和第二液压缸(6?2)分别通过第一活塞杆(9?1)以及第二活塞杆(9?2)与第一水缸(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高压泵,包括油箱(I)、与油箱(I)连通的过滤器(2)、与过滤器(2)连通的液压马达(3)和设置在液压马达(3)侧端的溢流阀(1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电磁换向阀(4)以及用于吸水排水的驱动增压装置,所述液压马达(3 )、四通电磁换向阀(4)和驱动增压装置顺序连接; 所述驱动增压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6-1)、第一水缸(7-1)、第一活塞杆(9-1)、第二液压缸(6-2)、第二水缸(7-2)、第二活塞杆(9-2)、第一软管(5-1)、第二软管(5-2)以及连接管(13); 所述第一液压缸(6-1)和第二液压缸(6-2)分别通过第一活塞杆(9-1)以及第二活塞杆(9-2 )与第一水缸(7-1)和第二水缸(7-2 )相连;所述第一软管(5-1) 一端与四通电磁换向阀(4)B 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液压缸(6-1)前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5-2)—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徐伟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