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分幅织机,中间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的位置固定不动,一台织机只能织造特定幅宽的织物的不足,提供一种分幅织机,它包括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设置有移动装置驱动所述的中分幅机构及所述的中间供纱机构同步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幅织机,其设置有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的移动装置,所以可根据实际布幅的需要,调整织机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的位置,满足一织机织造多种幅宽规格织物的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幅织机
本技术涉及分幅织机,特别适用于带有中间边撑装置的分幅织机。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宽幅织机一机织双幅或者织多幅的市场需求,咸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生产的适用于宽幅织机的中分幅装置,可用于ZA\GA\G系列喷气织机,可实现宽幅织机一机织双幅或多幅功能。多幅织机织出的布幅与单幅织机织出的布幅须具有相同的边部结构,此结构需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来完成。目前的分幅织机,其中分幅机构和中间供纱机构为固定的,所以只能织造布幅一定的织物。为了使每幅布幅符合设计的规格,多幅织机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的位置须按布幅规格的需要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分幅织机,中间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的位置固定不动,一台织机只能织造特定幅宽的织物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带动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移动,从而能织造多幅宽规格的织物的分幅织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幅织机,包括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设置有移动装置驱动所述的中分幅机构及所述的中间供纱机构同步移动;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滑座及与所述滑座配合连接的滑块,由连接板连接所述的滑块和所述的中间供纱机构,由下臂连接所述的滑块和所述的中分幅机构;所述的滑座为梯形滑座,所述的滑块设置有滑槽底壁一和滑槽底壁二,在所述的滑槽底壁二的顶端设置有内斜壁,所述内斜壁的斜边由所述的滑槽底壁二顶部向滑槽内倾斜且与所述的梯形滑座的腰一配合连接,由所述滑座的梯形长边与所述的滑块的滑槽底壁一的端面和滑槽底壁二的端面配合连接;所述的分幅织机,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悬臂固定在所述的滑槽底壁二的外侧,所述固定块的悬臂端与所述滑座的腰二相对设置;所述的连接板和所述的下臂分别通过连接座与所述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座呈“T”字型,由“T”型连接座的横板与所述的滑块的滑槽底固定连接,由所述“T”型连接座的竖板与所述的连接板和所述的下臂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的连接板和所述的下臂分别与所述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板由平行设置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通过斜臂固定连接组成,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下连接臂与所述的滑块固定连接,通过上连接臂连接所述的中间供纱机构;所述的滑块为两个,与所述的滑块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的连接板、连接座和下臂均为两个,在每个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固定块。由于本技术的分幅织机,其设置有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由滑块和滑座组成,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通过连接板与滑块连接,所以可根据实际布幅的需要,调整织机中分幅机构及中间供纱机构的位置,满足一织机织造多种幅宽规格织物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幅织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幅织机移动装置连接座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幅织机移动装置滑块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幅织机移动装置连接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分幅织机移动装置的左视图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方钢2-垫块3-滑座4-滑块401-滑槽底402-滑槽底壁一 403-内斜壁404-滑槽底壁二 5-固定块6-连接座601-横板602-竖板7-连接板701-上连接臂702-斜臂703-下连接臂8-下臂9-边撑上压板10-腰一 11_中间供纱机构12-中分幅机构13-腰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幅织机,包括中分幅机构12和中间绞边供纱机构,中间绞边供纱机构简称中间供纱机构11。中分幅机构12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中间边撑装置和中间分幅剪刀机构。中间供纱机构11设置在织机方钢I的上方,设置在一移动箱内;中分幅机构12设置在方钢I的下方,由移动装置调整中分幅机构12及中间供纱机构11的位置。该移动装置由滑座3及与滑座3配合的滑块4组成。滑座3固定在方钢I上,中分幅机构12通过下臂8与滑块4固定连接,中间供纱机构11通过连接板7与滑块4固定连接。为了提高滑块4与滑座3间滑动的流畅性,方便连接板7、下臂8与滑块4的连接,连接板7及下臂8与滑块4间均通过连接座6连接。该连接座6由横板601和竖板602垂直连接组成,呈T字型,在横板601和竖板602均设置连接孔,与在横板601和竖板602上设置的连接孔相对应,在滑块的槽底401和连接板7和下臂8上均设置有连接孔。安装时,由连接板7及下臂8分别与竖板602固定连接,由滑块4的滑槽底401与横板601固定连接。优选的,滑座3为梯形,在方钢I上设置垫块2,滑座3通过垫块2与方钢I固定连接。与梯形滑座3的横截面结构相配合,滑块4的滑槽底壁一 402和滑槽底壁二 404为直壁,在滑槽底壁一 402上设置内斜壁403,该内斜壁403由滑槽底壁一 402向滑槽的内侧倾斜并与梯形滑座3的腰一 10相匹配。由滑座3的短底边与垫块2连接,滑座3的长底边与滑块4的滑槽底壁一 402的端面及滑槽底壁404的端面配合连接,滑座3的腰一 10与滑块的内斜壁403配合连接。为了增加滑块滑动的稳定性,设置有固定块5,固定块5设置在滑槽底壁二 404的外侧面,在固定块5和滑槽底壁404的外侧面上均设有连接孔,固定块5和滑槽底壁404通过连接孔连接,且固定块5伸出到滑糟底壁二 404外面形成悬臂,固定块5的悬臂端与滑座3的腰二 13相对。这样设置滑块和滑座的结构,可以防止滑块在滑动过程中脱离滑座并滑动顺畅。滑块4、固定块5及连接座6构成移动装置的滑动构件。由于织机实际位置的限制,通常中间供纱机构11设置在织机的上方,所以连接板7设置成双拐臂形,它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臂,其中一个为上连接臂701,另一个为下连接臂703,上连接臂701和下连接臂703由斜臂702相连接,这样,由上连接臂701与中分幅机构11固定连接,由下连接臂703与滑块4固定连接,能保证滑块滑动顺畅。使用时,为了滑动的顺畅性和便于调整两个中间边撑装置之间的位置,设置两组滑动构件。垫块2与现有织机的方钢I固定连接,将滑座3设置在垫块2上,两个滑块4分别与滑座3滑动配合连接,在每个滑块4上设置一个固定块5,固定块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可以是两个或更多。每个滑块4的滑槽底401固定连一接连接座6的横板601,由每个连接座的竖板602连接一个下连接臂703,两个连接板7的上连接臂701均连接中分幅机构11的箱体,这样,将中分幅机构与移动装置连接在一起,通过滑块4在滑座3上的涓动,实现中间供纱机构位置可调整。通过两个下臂8连接移动装置和中间分幅机构12。由每个连接座的竖板602连接一下臂8的一端,每个下臂8的另一端连接中分幅机构12的边撑上压板9,这样,将中分幅机构的两个中边撑装置分别与移动装置连接在一起,通过滑块4在滑座3上的滑动,实现中间分幅机构12位置可调整。设置两个连接板7分别连接一滑动机构,可使中间供纱机构滑动更稳固,更顺畅。当需要移动中分幅机构12及中间供纱机构11时,驱动滑块4延着滑座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滑块4将中分幅机及中间供纱机构11带到相应适合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幅织机,包括中分幅机构(12)及中间供纱机构(1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移动装置驱动所述的中分幅机构(12)及所述的中间供纱机构(11)同步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幅织机,包括中分幅机构(12)及中间供纱机构(1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移动装置驱动所述的中分幅机构(12)及所述的中间供纱机构(11)同步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幅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滑座(3)及与所述滑座(3)配合连接的滑块(4),由连接板(7)连接所述的滑块(2)和所述的中间供纱机构(11),由下臂⑶连接所述的滑块⑵和所述的中分幅机构(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幅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3)为梯形滑座,所述的滑块(4)设置有滑槽底壁一(402)和滑槽底壁二(404),在所述的滑槽底壁二(404)的顶端设置有内斜壁(403),所述内斜壁(403)的斜边由所述的滑槽底壁二(404)顶部向滑槽内倾斜且与所述的梯形滑座的腰一(10)配合连接,由所述滑座(3)的梯形长边与所述的滑块(4)的滑槽底壁一(402)的端面和滑槽底壁二(404)的端面配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幅织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悬臂固定在所述的滑槽底壁二(404)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军,李建昌,常革联,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