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技术领域的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其包括支撑架(5)、、丝杆(2)、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板(1)、用于调节卡板高度的手轮(3),手轮(3)设置在丝杆(2)上,卡板(1)通过丝杆(2)设置在支撑架(5)上,支撑架(5)的四角设置有滚轮(6)。它可以实现将长材工件简单、方便、准确地定位到正确的位置、高度和角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形成多个全球性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奠定了我国全球制造中心的角色,装备制造业为这些产业集群提供各种生产技术装备,它是中国制造业的脊梁和实现国民经济向上提升的保证,机床产业又是装备制造业的立足之本。装备工件加工时,需要确保工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并保持稳定的姿态。正确的位置是指工件采用这种方式摆放在这个位置,方便加工设备的工作部件作业,同时工件具有最小的内应力,加工中不会由于内应力产生工件变形和错位;保持稳定的姿态是指工件加工中保持很好的动态稳定性,始终相对工作部件保持理想的角度和相对位置。加工时,通过安装在工作位置的夹具将工件定位在正确的位置,同时夹具提供足够的夹紧力来确保工件加工中保持稳定的姿态。装备用的长材,需要进行锻造,切割等处理,以加工成一定几何尺寸的构件。目前,采用将长材的加工端放置在工作台上,将非加工端放置在铁质或者木质的支撑架上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工件的定位,这种支撑架直接放置在地面,其高度和几何尺寸是固定的,要实现支撑架的移动,通常采用搬动,在加工特定型号的工件时,这种支撑架基本够用,但是当加工几种不同要求的工件时,就会出现支撑架,相对于工件加工要求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无法有效实现工件平整度的定位,同时支撑架的移动麻烦,支撑架位置调整麻烦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装备用长材加工时,采用现有木质或者铁质支撑架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支撑架高度的有效调整来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同时支撑架设置位置调整极不方便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丝杆、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板、用于调节卡板高度的手轮,手轮设置在丝杆上,卡板通过丝杆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四角设置有滚轮。本技术投入使用时,第一步,检查、调试设备:检查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的支撑架、丝杆、手轮、卡板、滚轮是否按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连接,并设置正确,如果出现异常,予以纠正;第二步试装工件测试设备:将工件设置在卡板上,转动手轮调节工件的高度,推动支撑架通过滚轮移动工件的位置,观察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设备正常后才投入使用;第三步,执行长材工件定位任务:根据工作台的位置、加工部件工作位置、待加工长材的几何尺寸,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的摆放位置和摆放角度,将其移动到该位置和调整到该角度,装载工件,进行位置、高度、角度的微调,调试结束后,进行工件加工。加工过程中需要调整工件位置和角度时,通过调整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的位置和角度时来实现工件位置和角度的调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在支撑架四角的滚轮来实现将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定位在合适的位置,通过丝杆和设置在丝杆上的手轮来实现将卡板定位在合适的高度,通过丝杆和卡板之间的转动从而实现将卡板定位在合适的角度,对卡板位置、高度、角度的定位也就是对长材工件的定位。和现有技术在进行长材加工时,采用木质或者铁质支撑架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采用支撑架的四角安装滚轮,在支撑架上设置丝杆,通过设置在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手轮,调节其上的卡板的高度和角度。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的方案具有实质性差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难想到的、无教导、无启示,是非显而易见的。正是这种差别,使工件能简单、方便、准确地定位到正确的位置、高度和角度,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为了进一步优化,提高卡板对工件的夹持能力,作为优选,卡板由卡板安装座、卡板体、设置在卡板体两侧的卡板侧板组成,卡板体设置在卡板安装座上,卡板安装座螺纹连接丝杆。以上是对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工件夹紧能力的进一步改进。采用带卡板安装座的卡板,方便卡板的更换,可以根据工件,选择匹配的卡板;采用带有卡板侧板的卡板,可以对卡板进行上下、左右定位,同时提供三个面和工件接触,增加了卡板对工件的自锁能力,有利于锁紧工件。为了进一步优化,确保将卡板锁紧在丝杆上,作为优选,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还包括用于紧固卡板安装座的旋钮,旋钮螺纹设置在卡板安装座上。以上是对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对工件的角度定位和保持能力的进一步改进。采用旋钮将卡板锁死在丝杆上,从而提高了工件角度的保持能力,松开旋钮,可以轻松、方便地将卡板的角度调整到工件加工所需的角度。为了进一步优化,提高手轮对丝杆高度的调节能力,作为优选,手轮包括轮缘、多条轮辐、轮毂,轮缘通过轮辐同轴设置在轮毂上,轮辐从轮毂到轮缘呈等分放射状排列,轮毂螺纹连接丝杆。以上是对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对工件高度的定位能力的进一步改进。将丝杆设置在轮毂中,这样可以通过轮缘和轮辐轻松实现丝杆高度的调节,轮辐从轮毂到轮缘呈等分放射状排列这样确保手轮的内应力分布结构均匀,同时有利于提高丝杆高度的精度和操作的平稳性。为了进一步优化,提高手轮对丝杆高度的调节能力,作为优选,轮毂还包括一个同心设置在轮毂的丝杆轴承,丝杆轴承设置在丝杆上。以上是对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对工件高度的定位能力的进一步改进。采用轮毂中设置丝杆轴承,提高了轮毂和丝杆的匹配能力,更便于丝杆高度的调整,从而快速实现对工件高度的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和现有技术在,在进行长材加工时,采用木质或者铁质支撑架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采用轮毂中设置有丝杆轴承的手轮和丝杆配合,实现工件高度的定位和卡紧,调整精度高、操作方便平稳;本技术采用带卡板安装座,拥有两个卡板侧板的卡板和旋钮配合,实现工件角度的定位和锁定,调整方便、角度锁定能力强;本技术采用支撑架的四角设置有滚轮,实现工件前后左右位置的定位,只需要推动支撑架,通过滚轮就可将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移动到工件加工所需位置;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配合可以将工件轻松定位到正确的位置,同时夹紧工件,从而克服了采用现有技术无法有效调整支撑架高度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的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做出了贡献。2.本技术采用轮辐呈等分放射状排列连接轮毂和轮缘,这样保证了手轮调节丝杆的力矩均匀,调整平稳性。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支撑架夹持长材工件时,无法有效调整支撑架高度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的技术问题,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效果上取得了实质的进步,具有很好的产业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卡板,2-丝杆,3-手轮,4-旋钮,5-支撑架,101-卡板安装座,102-卡板体,103-卡板侧板,301-轮毂,302-轮辐,303-轮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2)、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板(1)、用于调节卡板高度的手轮(3),所述手轮(3)设置在丝杆(2)上,所述卡板(1)通过丝杆(2)设置在支撑架(5)上,所述支撑架(5)的四角设置有滚轮(6)。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2)、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板(I)、用于调节卡板高度的手轮(3),所述手轮(3)设置在丝杆(2)上,所述卡板⑴通过丝杆⑵设置在支撑架(5)上,所述支撑架(5)的四角设置有滚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I)由卡板安装座(101)、卡板体(102)、设置在卡板体(102)两侧的卡板侧板(103)组成,所述卡板体(102)设置在卡板安装座(101)上,所述卡板安装座(101)螺纹连接丝杆(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可调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必忠,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