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192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其属于消化内镜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消化内镜手术中连接二氧化碳供气装置较困难、手术灵活性较差的不足,其主要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一侧设有出气装置,另一侧设有进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出气阀和出气开关的出气管,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进气阀和出气开关的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均与袋体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的端部设有与内镜配备的注水杯接口相符的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消化内镜中的二氧化碳注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其属于消化内镜

技术介绍
目前在消化内镜手术中,已经开始尝试用二氧化碳替代空气介质,以防止因使用空气介质时使得患者组织灼伤现象的发生,从而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消化内镜结构复杂,需要实时连接专门的供气装置,操作比较繁琐困难,从而影响手术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消化内镜手术中连接二氧化碳供气装置较困难、手术灵活性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存储二氧化碳功能的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一侧设有出气装置,另一侧设有进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出气阀和出气开关的出气管,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进气阀和出气开关的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均与袋体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的端部设有与内镜配备的注水杯接口相符的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可以实现存储二氧化碳供气,也可以实现即时供气,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接头上设有密封圈。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因接口密封不好而出现混入空气介质的现象,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出气管;2、接头;3、密封圈;4、出气开关;5、单向出气阀;6、袋体;7、单向进气阀;8、进气管;9、进气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包括袋体6,所述袋体6—侧设有出气装置,另一侧设有进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出气阀5和出气开关4的出气管1,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进气阀7和进气开关9的进气管8,所述出气管1和进气管8均与袋体6相连通,所述出气管1的端部设有与内镜配备的注水杯接口相符的接头2。本技术在制作时,袋体6为抽真空状态,所述出气开关4和进气开关9均为关闭状态;所述接头2上最好设有密封圈3,以防止二氧化碳泄露并且混入空气介质。实施例一:首先将进气管8与二氧化碳的供气装置连接,打开进气开关9后,供气装置开始向袋体6内注入二氧化碳,待注满二氧化碳后,关闭进气开关9并断开与供气装置的连接,为消化内镜手术做好准备。然后将接头2与内镜配备的注水杯接口相连接,利用密封圈3进行密封,打开出气开关4,用手对袋体6进行挤压供气即可。实施例二:在消化内镜的手术中,将本技术的接头2与内镜配备的注水杯接口相连接,利用密封圈3进行密封;同时将进气管8与二氧化碳的供气装置相连接。打开进气开关9和出气开关4,可以实现实时供气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包括袋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6)一侧设有出气装置,另一侧设有进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出气阀(5)和出气开关(4)的出气管(1),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进气阀(7)和出气开关(9)的进气管(8),所述出气管(1)和进气管(8)均与袋体(6)相连通,所述出气管(1)的端部设有与内镜配备的注水杯接口相符的接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镜专用注气袋,包括袋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6)—侧设有出气装置,另一侧设有进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出气阀(5)和出气开关(4)的出气管(1),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设有单向进气阀(7)和出气开关(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仪德亮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毓璜顶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