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257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湿机内部结构的改进,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提供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包括底盘、设在底盘底部的脚轮,以及装配在底盘上的水箱;所述水箱底部设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搭在底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通过在水箱底部设置支撑筋条达到使除湿机外观平整、装配紧凑、不变形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
本技术涉及除湿机内部结构的改进,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家用除湿机产品除了要有好的外观,更需要严格控制外观间隙。而目前除湿机结构一底盘底部装有脚轮,整机重量压在底盘两侧,成型的底盘以脚轮为支点,底盘脚轮的两侧受力,中间悬空,导致底盘受力变形,根据杠杆原理,底盘中间出现向上凸起变形,从而对水箱的使用产生影响。现有除湿机水箱与底盘采用平面配合,装配时受两个零件配合面的平面度影响较大,零件变形、生产波动直接影响整机的装配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水箱和底盘配合变形而产生的外观缺陷和装配缺陷的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包括底盘、设在底盘底部的脚轮,以及装配在底盘上的水箱;所述水箱底部设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搭在底盘上。进一步,所述支撑筋条在底盘上具有搭接处,所述脚轮与所述底盘具有连接部,所述搭接处位于所述连接部附近。进一步,所述底盘具有以所述连接部为中心、半径为IOcm的搭接区域,所述搭接处位于该搭接区域内。进一步,所述支撑筋条结构为凸点或间断状的凸筋。进一步,所述底盘上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与水箱底部的支撑筋条抵触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筋条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弹性卡扣抵触连接。进一步,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更进一步,所述水箱外侧壁设有第一筋条,在除湿机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设置在第一筋条上方并与第一筋条间存在缝隙或抵触连接;或者所述水箱外侧壁设有第一筋条,在除湿机壳体内侧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内侧设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设置在第一筋条上方并与第一筋条间存在缝隙或抵触连接。更进一步,所述第一筋条的前段部分向下倾斜。更进一步,所述第一筋条和相应的所述第二筋条为I组组件,所述组件有I组或I组以上。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还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其具有上述的任意一项水箱与底盘的装配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通过在水箱底部设置支撑筋条达到使除湿机外观平整、装配紧凑、不变形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除湿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除湿机水箱的底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除湿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除湿机水箱与内壁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除湿机水箱与内壁连接结构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5示意了使用本技术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的几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包括底盘10、设在底盘10底部的脚轮11,以及装配在底盘10上的水箱20 ;所述水箱20底部设有支撑筋条21,所述支撑筋条21搭在底盘10上。该结构改进了水箱与底盘的配合方式,水箱底部增加筋条,搭在底盘10变形较小的地方,减少底盘10变形对水箱装配的影响,从而有较好的整机外观装配效果。较优的,所述支撑筋条21在底盘10上具有搭接处,所述脚轮11与所述底盘10具有连接部,所述搭接处位于所述连接部附近。较优的,所述底盘10具有以所述连接部为中心、半径为IOcm的搭接区域,所述搭接处位于该搭接区域内。按照力学原理,脚轮11正对上方是底盘10变形最小的地方,所以支撑筋条21搭在此处5厘米或10厘米范围内有较好的抗变形效果。较优的,所述支撑筋条21结构可以是凸点或间断状的凸筋。筋条底部应为一个与底盘表面平行的平面。这个筋条底部平面,是为了与底盘接触充分,从而保证支撑有力,避免接触面积太小导致局部受力。筋条结构为凸点或间断状的凸筋均可实现该功能。较优的,所述底盘10上设有弹性卡扣12,所述弹性卡扣12与水箱20底部的支撑筋条21抵触连接。该弹性卡扣12起到缓冲移动除湿机时水箱20与底盘10间的震动。较优的,所述支撑筋条21底部设有凹槽211,所述凹槽211与弹性卡扣12抵触连接。筋条底部做成凹槽,与底盘的弹性卡扣12配合使用,可以起到拉紧水箱的作用。较优的,所述凹槽211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可以更好的与弹性卡扣12配合,方便消费者使用。还有一种较优的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水箱20外侧壁设有第一筋条22,在除湿机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二筋条13,所述第二筋条13设置在第一筋条22上方并与第一筋条22间存在缝隙或抵触连接;或者所述水箱20外侧壁设有第一筋条22,在除湿机壳体内侧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内侧设有第二筋条13,所述第二筋条13设置在第一筋条22上方并与第一筋条22间存在缝隙或抵触连接。底盘上的弹性卡扣存在一个缺点,此弹性卡扣会向上抬起水箱,导致水箱顶部外观缝隙变小甚至干涉。通过如实施例中的方式解决:具体来说,就是在水箱的两侧增加筋条,相应地在除湿机壳体内壁两侧上设置筋条与水箱筋条配合,限制水箱向上被抬起。两个筋条配合就是除湿机壳体内壁两侧的筋条压在水箱筋条上方,防止水箱向上被抬起。另外,第二筋条13与第一筋条22间存在缝隙或抵触连接,当存在缝隙时该结构更方便使用,而抵触连接时对水箱的限位效果更好。较优的,所述第一筋条22的前段部分向下倾斜。倾斜部分起到导向作用。较优的,所述第一筋条22和相应的所述第二筋条13为I组组件,所述组件有I组或I组以上。只有I组相互配合的第一筋条22与第二筋条13时,该结构是相应限位结构的最简形式,结构简单;而当有2组或以上筋条配合时,该结构有更好的牢固性,比如3对或5对。综上,使用本技术图4和图5所示的较优实施例及其改进的效果是通过简单有效的结构,防止弹性卡扣向上抬起水箱,导致水箱顶部外观缝隙变小甚至干涉、方便消费者使用除湿机水箱。本技术还包括一种除湿机,其具有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水箱与底盘的装配结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0)、设在底盘(10)底部的脚轮(11),以及装配在底盘(10)上的水箱(20);所述水箱(20)底部设有支撑筋条(21),所述支撑筋条(21)搭在底盘(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0)、设在底盘(10)底部的脚轮(11),以及装配在底盘(10)上的水箱(20); 所述水箱(20 )底部设有支撑筋条(21),所述支撑筋条(21)搭在底盘(10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21)在底盘(10 )上具有搭接处,所述脚轮(11)与所述底盘(10)具有连接部,所述搭接处位于所述连接部附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具有以所述连接部为中心、半径为IOcm的搭接区域,所述搭接处位于该搭接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21)结构为凸点或间断状的凸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上设有弹性卡扣(12 ),所述弹性卡扣(12 )与水箱(20 )底部的支撑筋条(21)抵触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21)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清赵荣华梁耀祥黄家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