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该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压缩螺母,接头壳体包括一设有外螺纹的第一连接端,以及设有内螺纹的第二连接端,压缩螺母包括一波纹管插入端,以及一设有外螺纹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三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内端面和第三连接端顶端之间设有被压紧的弹性锁紧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接头壳体和压缩螺母对弹性锁紧圈的压紧作用,进而将波纹管端部进行压紧,一方面保证了对金属波纹管一端的稳定夹持,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常见的各种硬性管件之间的连接,不但安装较为简便,同时密封效果大为提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
本技术涉及波纹管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
技术介绍
最初,人们用兽皮缝合成管状的结构,以适应生产斗争之需要。经过了相当长的时期,到十七世纪末叶,荷兰的万德尔盖金兄弟制成了纵向缝合的帆布软管,在当时的消防业务中被广泛采用。后来,随着橡胶在国际市场上的出现及其硫化工艺的发展,胶管和用金属丝或麻绳等织物铠装的胶管问世了。但是,工程上一些蒸汽、热风类的高温介质’液氢,液氧、液氦类的低温介质,汽油、煤油,酸、碱等腐蚀性的介质……,若用胶管来输送,当然不行。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它的安全可靠性就更难保证了。因此,人们渐渐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金属管方面,改变金属管的几何形状,使其内外表面产生相应的波纹。这样,它既具有同胶管一样的挠性,同时,又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耐腐蚀性能。于是,作为金属软管本体的金属波纹管就这样产生了。金属波纹管作为敏感元件、减震元件、补偿元件、密封元件、阀门元件及管路连接件,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和测量仪表、真空技术、机械工业、电力工业、交通运输及原子能工业等领域。 在很多场合待输送物质需要在金属波纹管和硬性管件(例如金属管)之间进行传输,而金属波纹管是不能直接与硬性管件进行连接的,这时需要使用接头在金属波纹管和硬性管件之间进行转接。而现有的接头结构都比较复杂,安装较为不便,密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金属波纹管和硬性管件之间进行转接时,接头结构比较复杂,安装较为不便,密封效果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本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壳体和压缩螺母,所述接头壳体呈中空状,包括一设有外螺纹与硬性管件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设有内螺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压缩螺母呈中空状,包括一波纹管插入端,以及一设有外螺纹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三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内端面和第三连接端顶端之间设有被压紧的弹性锁紧圈,所述弹性锁紧圈套装在波纹管端部,压紧波纹管端部。本技术中,所述弹性锁紧圈呈碗状,其具有多个沿纵向的条状缺口,以便于压缩后压紧波纹管;所述弹性锁紧圈碗口处设有内翻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伸入波纹管端部的波谷处。所述弹性锁紧圈与第二连接端内端面之间设有径向密封圈,以增强整个接头的密封性。所述径向密封圈与弹性锁紧圈之间设有防火保护圈,以增强接头的防火性能。本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内端面处设有被压紧的止退卡爪圈,止退卡爪圈套装在波纹管端部,压紧波纹管端部,以增强波纹管与接头的连接强度,避免波纹管从接头中脱落。本技术中,所述压缩螺母外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端面与第二连接端外端面之间设有定位挡圈,以便于压缩螺母和接头壳体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挡圈设有一抓持部,以便于抓持接头。所述定位挡圈与凸台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以增强密封性。本技术中,所述压缩螺母波纹管插入端内设有检漏密封圈,以对接头的泄漏进行检测。本技术的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通过接头壳体和压缩螺母对弹性锁紧圈的压紧作用,进而将波纹管端部进行压紧,一方面保证了对金属波纹管一端的的稳定夹持,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常见的各种硬性管件之间的连接,不但安装较为简便,同时密封效果大为提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主旨在于,通过对现有金属波纹管和硬性管件之间进行转接的基本结构的分析,发现现有的金属波纹管和硬性管件之间进行转接时,存在接头结构比较复杂,安装较为不便,密封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本技术提供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包括接头壳体I和压缩螺母2,接头壳体I和压缩螺母2均呈中空状,接头壳体I包括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一连接端11设有外螺纹,其与硬性管件(未示意)进行连接,第二连接端12设有内螺纹,其与压缩螺母2进行连接。压缩螺母2包括波纹管插入端21和第三连接端22,波纹管3从波纹管插入端21插入本技术的接头内,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外部设有覆塑层31的波纹管3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三连接端22设有外螺纹,其与第二连接端12的内螺纹配合,实现第三连接端22与第二连接端12的连接。本技术中,为了实现波纹管3和硬性管件的连接,在第二连接端12内端面和第三连接端22顶端之间设置了的弹性锁紧圈4,这里,第二连接端12的内端面是指第二连接端12内螺纹里侧的端面。弹性锁紧圈4套装在波纹管3端部,在接头壳体I和压缩螺母2完成安装后,弹性锁紧圈4将处于被压紧的状态,弹性锁紧圈4进而将波纹管3端部压紧。这样,便实现了波纹管3与接头的连接,接头与硬性管件的连接较为简单,此处不再累述。本技术中,为了便于压紧弹性锁紧圈4,以实现对波纹管3更好的连接强度,弹性锁紧圈4采用了碗状结构,其具有多个沿纵向的条状缺口 41,弹性锁紧圈4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接头壳体I和压缩螺母2的作用下,通过缺口 41开口大小的变化,即可很好的实现对波纹管3的压紧连接。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波纹管3的压紧强度,碗状的弹性锁紧圈4在碗口处还设有内翻的凸起部42,凸起部42伸入波纹管3端部的波谷处,压紧波纹管3的同时,还起到对波纹管3的卡持作用。当然,为了进一步避免波纹管3与接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设置其他的结构。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连接端12内端面处设置了止退卡爪圈5,接头壳体I和压缩螺母2完成安装后,止退卡爪圈5也处于被压紧的状态,那么,止退卡爪圈5套装在波纹管3的端部后,在接头壳体I和压缩螺母2的作用下,止退卡爪圈5也将压紧波纹管3,彻底避免了波纹管3从接头中脱落。另外,为了增强接头的密封性和防火性,弹性锁紧圈4与第二连接端12内端面之间还可以设置径向密封圈6,以增强接头的密封性;然后再在径向密封圈6与弹性锁紧圈4之间设置防火保护圈7,以增强接头的防火性能。本技术中,为了便于压缩螺母2和接头壳体I进行定位,在压缩螺母2外壁设置了凸台23,凸台23端面与第二连接端12外端面之间设有定位挡圈8,定位挡圈8还设有一抓持部81,以便于在接头完成安装后抓持接头。定位挡圈8与凸台23端面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24,以增强密封性。另外,压缩螺母2的波纹管插入端21内还设有检漏密封圈9,以对接头的泄漏进行检测。本技术的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通过接头壳体和压缩螺母对弹性锁紧圈的压紧作用,进而将波纹管端部进行压紧,一方面保证了对金属波纹管一端的的稳定夹持,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常见的各种硬性管件之间的连接,不但安装较为简便,同时密封效果大为提升。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壳体和压缩螺母,所述接头壳体呈中空状,包括一设有外螺纹与硬性管件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设有内螺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压缩螺母呈中空状,包括一波纹管插入端,以及一设有外螺纹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三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内端面和第三连接端顶端之间设有被压紧的弹性锁紧圈,所述弹性锁紧圈套装在波纹管端部,压紧波纹管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壳体和压缩螺母,所述接头壳体呈中空状,包括一设有外螺纹与硬性管件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设有内螺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压缩螺母呈中空状,包括一波纹管插入端,以及一设有外螺纹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三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内端面和第三连接端顶端之间设有被压紧的弹性锁紧圈,所述弹性锁紧圈套装在波纹管端部,压紧波纹管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紧圈呈碗状,其具有多个沿纵向的条状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紧圈碗口处设有内翻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伸入波纹管端部的波谷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波纹管端部连接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紧圈与第二连接端内端面之间设有径向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爱素,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鑫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