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光纤传感器的传感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055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光纤传感器的传感头,为轮形微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空气孔,所述的纤芯和包层之间通过拉筋进行相连,所述的空气孔内壁涂有一层厚度为20nm纳米金/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制备方法即首先制备纳米金/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将纳米金/甲基丙烯酸甲酯涂覆到轮形微结构光纤的空气孔的内壁,涂覆完后,控制温度为50℃烘6h以挥发掉二氯甲烷溶剂,即得荧光光纤传感器的传感头。该荧光光纤传感器的传感头与同类产品相比,其荧光检测下限和灵敏度可提高20倍,所需样品量为nL量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头,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增强荧光效应是指金属纳米粒子的强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极大的增强了金属粒子周围电磁场,进而改变了其周围荧光体的自由空间条件,使荧光体的荧光得到增强的效应,在上世纪70年代由Drexhage首先发现。该效应具有增加荧光体荧光量子产率、增加Forster距离、提高荧光稳定性等优点。近年来作为新一代生物检测、标记及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开发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优点。20世纪末出现的微结构光纤由于具有许多传统光纤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近年已成为光纤传感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微结构光纤中的微型空气孔提供了极具优势的传感通道,它能够使光纤中倏逝波在较长的距离上作用于被测物质。相比于传统光纤倏逝波传感器,微结构光纤不需要除去涂覆层和包层,以及传统光纤为了提高灵敏度对光纤的纤芯进行特殊的处理,以上特性使得微结构光纤倏逝波传感器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灵敏度高、所需样品少(nL-yL)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光纤倏逝波荧光传感器为了提高灵敏度要除去涂覆层和包层等复杂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光纤传感器的传感头,为轮形微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空气孔,?纤芯和包层之间通过3根拉筋进行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孔内壁涂有厚度为20nm的纳米金/甲基丙烯酸甲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光光纤传感器的传感头,为轮形微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空气孔,纤芯和包层之间通过3根拉筋进行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孔内壁涂有厚度为20nm的纳米金/甲基丙烯酸甲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光纤传感器的传感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500ul0.1 mM的纳米金磷酸盐缓冲液倒入到2ml的二氯甲烷溶剂中,然后将300ul的十二烷基硫醇倒入上述溶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lmin,将纳米金用吸管吸出,放置于75°C烘箱中6h挥发掉溶剂,再将Iml的二氯甲烷倒入挥发掉溶剂的纳米金中,溶液呈红色说明纳米金已经溶解到了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得到含有纳米金的二氯甲烷; 最后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该含有纳米金的二氯甲烷中,控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浓度为lmg/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凤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