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静电涂油机的自激振荡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034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静电涂油机的自激振荡雾化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间设有塑料薄膜(1);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从上部到底部依次设有矩形油槽(5)、上喷油隙(9)、振荡室(8)、下喷油隙(7)和油液喷口(6)。上喷油隙(9)的间隙为0.2~0.6mm,下喷油隙(7)的间隙为上喷油隙(9)间隙的1~2倍;振荡室(8)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振荡室(8)的高度为上喷油隙(9)间隙的2~3倍,振荡室(8)的截面宽度为上喷油隙(9)间隙的3.5~8.8倍;油液喷口(6)的横截面形状呈喇叭口状,油液喷口(6)的喇叭口锥角为30~50°。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降低静电涂油机能耗和提高其可靠性,还具有结构简单、雾化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静电涂油机的自激振荡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静电涂油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电涂油机的自激振荡雾化 >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薄带钢板防锈油的喷涂均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方式,且大多采用刀梁式静电雾化装置,因其克服了其它装置的喷涂不匀、条状漏涂和油液大量浪费的缺陷,故喷涂质量好、喷涂均匀和耗油量少。但由于静电涂油机中喷涂的防锈油为绝缘性液体,要取得理想的雾化效果其关键在于油液的荷电和对油槽结构的优化。如一种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 ZL201120521486.5)专利技术,采用中间凸起的双“V”形油槽结构,能有效地避免在较小供油量下由于射流导致油液通过刀梁装置刃口处间隙时速度的扰动现象;又如“一种多针状电极的静电涂油刀梁装置”ZL201220487153)专利技术,通过在刀梁顶端增加多个针尖以加强局部电压的方式使油液充分雾化。虽然上述各种刀梁在改善涂油机的喷涂上有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改善因减少油耗而导致刀梁间隙过小、刀梁极易堵塞的弊病,且刀梁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好,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种用于静电涂油机的自激振荡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激振荡雾化装置包括刀梁左片(4)、塑料薄膜(1)和刀梁右片(10),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的长l、宽和高h相等,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通过螺栓(14)联接,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的两端各设有刀梁挡板(17);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间的中部偏下处设有矩形油槽(5),矩形油槽(5)的上方区域设置有塑料薄膜(1);刀梁左片(4)的上部对称地设有循环油入口(13)和循环油出口(15),循环油入口(13)通过循环油槽(19)与循环油出口(15)相通;在循环油入口(13)的左边设有第一工作用油入口(2),第二工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静电涂油机的自激振荡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激振荡雾化装置包括刀梁左片(4)、塑料薄膜(I)和刀梁右片(10),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的长八宽和高力相等,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通过螺栓(14)联接,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的两端各设有刀梁挡板(17);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10)间的中部偏下处设有矩形油槽(5),矩形油槽(5)的上方区域设置有塑料薄膜(I);刀梁左片(4)的上部对称地设有循环油入口(13)和循环油出口(15),循环油入口(13)通过循环油槽(19)与循环油出口(15)相通;在循环油入口(13)的左边设有第一工作用油入口(2),第二工作用油入口(16)与第一工作用油入口(2)对称设置,第一工作用油入口(2)通过第一内油路槽(3)与矩形油槽(5)相通,第二工作用油入口(16)通过第二内油路槽(20)与矩形油槽(5)相通;在矩形油槽(5)的下方依次设有上喷油隙(9)、振荡室(8)、下喷油隙(7)和油液喷口(6),矩形油槽(5)通过上喷油隙(9)与振荡室(8)相通,振荡室(8)通过下喷油隙(7)与油液喷口(6)相通; 上喷油隙(9)的间隙为0.2~0.6mm;下喷油隙(7)的间隙为上喷油隙(9)间隙的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朝晖高全杰张豪王维严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