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017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方法,包括一个在反应体系的液面上设置一层隔离物的步骤,所述的反应体系为碱性反应体系,所述的隔离物和反应体系溶液接触的表面积大于反应体系溶液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的5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了碱性物质的碳酸盐化,从而节约了资源和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节能减排技术,特别是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 空气中含有大约1%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但极易溶于碱性溶液。在空气中放置的开放反应体系,由于溶液中的水或者碱性物质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而转化成碳酸盐或者碳酸氢盐,从而减少了反应体系中碱性物质的含量。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增长,电镀技术在传统工业中占据了重要作用,电镀行业蓬勃发展。在电镀中,碱性电镀占据了重要部分,而每年因碱性镀液碳酸盐化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的损失巨大。不仅在电镀行业中出现这种情况,其他行业也会有如此状况。所以,本专利通过在开放反应体系溶液表面漂浮一层隔离物,最大程度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减少碱性物质的碳酸盐化,并且还不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防止溶液碳酸盐化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一个在反应体系的液面上设置一层隔离物的步骤,所述的反应体系为碱性反应体系,所述的隔离物和反应体系溶液接触的表面积大于反应体系溶液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的50%。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应体系为水溶液反应体系、或者有机溶剂反应体系。进一步的,所述的碱性反应体系的浓度为0.01g/L到100g/L。进一步的,所述的碱性反应体系的是pH值大于7的体系,特别是pH值大于14的体系。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物的材料为塑料、或者橡胶、或者陶瓷、或者玻璃、或者金属中的一种或者由它们构成的组合体;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物由复数个球形、或者复数个椭球形、或者复数个圆柱体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物由复数个球形、椭球形、圆柱体组成的复合体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物为空心结构、或者实心结构、或者多孔结构。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要求反应体系中有固体反应物进入或取出时,隔离物不黏附在固体反应物上;隔离物的材料组成在反应体系中具有化学稳定性。进一步的,使用的隔离物尺寸根据反应系统的尺寸可以从0.001米到I米,或是多种尺寸隔离物配合使用,以获得最大的表面覆盖率。具体的,当固体反应物进入溶液体系中或从溶液体系取出时,隔离物能迅速恢复对溶液表面的覆盖。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进步是显著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了碱性物质的碳酸盐化,从而节约了资源和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 图1为开放反应体系。图2为有球体覆盖物的反应体系装置图。图3为实施例1、例2中较低浓度的碱性溶液在开放体系和有覆盖物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对比图。图4为实施例3、例4中较高浓度的碱性溶液在开放体系和有覆盖物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对比图。图5为实施例5、例6中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较低浓度碱性溶液在开放体系和有覆盖物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对比图。图6为实施例7、例8中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较高浓度碱性溶液在开放体系和有覆盖物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较低浓度的碱性溶液在开放体系中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具体实施:配制浓度为5g/L氢氧化钠溶液2.7L于自制玻璃槽中,敞开放置在室温下,作为开放体系。暴露在空气中若干天,每隔24小时测得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实施例2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较低浓度的碱性溶液在有覆盖物体系中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具体实施:配制浓度为5g/L氢氧化钠溶液2.7L于自制玻璃槽中,用塑料空心圆柱体平铺且悬浮于液面上,作为覆盖物。将其置于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若干天,每隔24小时测得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实施例3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较高浓度的碱性溶液在开放体系中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具体实施:配制浓度为100g/L氢氧化钠溶液2.7L于聚丙烯塑料槽中,敞开放置在室温下,作为开放体系。暴露在空气中若干天,每隔24小时测得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实施例4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较高浓度的碱性溶液在有覆盖物体系中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具体实施:配制浓度为100g/L氢氧化钠溶液2.7L于聚丙烯塑料槽中,用塑料空心圆柱体平铺且悬浮于液面上,作为覆盖物。将其置于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若干天,每隔24小时测得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实施例5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较低浓度碱性溶液在开放体系中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具体实施:配制浓度为5g/LNa0H溶液2.7L分别于自制玻璃槽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4000,使两者在溶液中的浓度都为0.lg/L。敞开放置在室温下,作为开放体系。暴露在空气中若干天,每隔24小时测得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实施例6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较低浓度碱性溶液在有覆盖物体系中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具体实施:配制浓度为5g/LNa0H溶液2.7L于自制玻璃槽中,向其中都加入一定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4000,使两者在溶液中的浓度都为0.lg/L。在槽中用塑料空心圆柱体平铺且悬浮于液面上,作为覆盖物。将其置于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若干天,每隔24小时测得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实施例7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较高浓度碱性溶液在开放体系中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具体实施:配制浓度为100g/LNa0H溶液2.7L于聚丙烯塑料槽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4000,使两者在溶液中的浓度都为0.lg/L。敞开放置在室温下,作为开放体系。暴露在空气中若干天,每隔24小时测得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实施例8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较高浓度碱性溶液在有覆盖物体系中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具体实施:配制浓度为100g/L氢氧化钠溶液2.7L于聚丙烯塑料槽中,用塑料空心圆柱体平铺且悬浮于液面上,作为覆盖物。将其置于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若干天,每隔24小时测得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图3中可以看出较低浓度的碱性溶液在有覆盖物体系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要比开放体系下的慢。从图4中可以看出较高浓度的碱性溶液在有覆盖物体系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要比开放体系下的慢。从图5中可以看出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较低浓度碱性溶液在有覆盖物体系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要比开放体系下的慢。从图6中可以看出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较高浓度碱性溶液在有覆盖物体系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要比开放体系下的慢。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举例,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在反应体系的液面上设置一层隔离物的步骤,所述的反应体系为碱性反应体系,所述的隔离物和反应体系溶液接触的表面积大于反应体系溶液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的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在反应体系的液面上设置一层隔离物的步骤,所述的反应体系为碱性反应体系,所述的隔离物和反应体系溶液接触的表面积大于反应体系溶液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的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体系为水溶液反应体系、或者有机溶剂反应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反应体系的浓度为0.01g/L到100g/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反应体系是PH值大于7的体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降低开放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生李硕闵凡奇李细方党国举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