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013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包括底座、分散室、粉料块输送装置、粉尘分散装置,所述分散室设置于底座上,该分散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分散室的底部设置有粉料块入口;所述粉料块输送装置包括安装于分散室底部的竖直的料筒,该料筒的内腔通过粉料块入口与分散室连通,所述料筒内设置有活塞,该活塞与固定于底座上的活塞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粉尘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刷和分散刷驱动装置,该分散刷水平转动安装于分散室内,该分散刷驱动装置固定于底座上且驱动分散刷转动。该粉尘产生装置可均匀稳定的产生粉尘,尤其适合低浓度粉尘模拟装置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粉尘产生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粉尘环境的粉尘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模拟技术是一门新的边缘技术,主要研究各种自然环境的人工再现技术和在模拟环境下产品的试验技术;地面环境模拟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类:低温环境模拟、高温环境模拟、湿热环境模拟、太阳辐照模拟、砂尘环境模拟、雨环境模拟、浸溃模拟、酸性环境模拟、爆炸性大气环境模拟、积冰/冻雨环境模拟和霉菌环境模拟等。一些环境一旦模拟出来后可在内进行产品的环境可靠性试验、准确度校正或耐久试验等。然目前对于粉尘环境的模拟暂时并没有好的设备,粉尘发生装置中气流会对内部储存的粉尘产生冲击,从而使产生粉尘的浓度不可控,粉尘的产生量无法保证相对相对一致。特别是粉尘浓度要求0.01?20mg/m3的低浓度粉尘产生装置,其产生量更加容易变化,更加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尘产生装置,该粉尘产生装置可均匀稳定的产生粉尘,尤其适合低浓度粉尘模拟装置中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包括底座、分散室、粉料块输送装置、粉尘分散装置,所述分散室设置于底座上,该分散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分散室的底部设置有粉料块入口 ;所述粉料块输送装置包括安装于分散室底部的竖直的料筒,该料筒的内腔通过粉料块入口与分散室连通,所述料筒内设置有活塞,该活塞与固定于底座上的活塞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粉尘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刷和分散刷驱动装置,该分散刷水平转动安装于分散室内,该分散刷驱动装置固定于底座上且驱动分散刷转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塞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竖直转动安装于底座上,该丝杠的上端与活塞竖直对齐,该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转动安装于底座上,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安装于底座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器输出轴与螺母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安装于竖直限位导杆,所述丝杠上固定安装有定位盘,该定位盘上设置有与竖直限位导杆配合限制丝杠转动的限位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竖直限位导杆可拆卸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便于竖直限位导杆插装的上孔和下孔,所述竖直限位导杆竖直贯穿上孔和下孔,所述竖直限位导杆的底部设置有阶梯轴部,该阶梯轴部插装于下孔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同步轮,底座上转动安装有从动同步轮,所述螺母同心固定于从动同步轮上,所述主动同步轮和从动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部为开环的限位槽,该限位槽的数目为多个且圆周均布于定位盘上,所述竖直限位导杆处于其中一个限位槽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1.该粉尘产生装置中采用粉料块输送装置输送,分散刷与粉料块端面接触刷出粉尘,相比目前的松散的粉料送料,产生浓度更加稳定均匀,分散室内的气流不会对粉料块产生任何影响,从而实现了需要多少粉尘,分散刷精确刷多少,且可适合产生微量粉尘,使产生粉尘量更加精确;2.该粉尘产生装置分散刷的转速稳定可控、活塞的向上移动输送可控,那么使粉料块与分散刷的单位时间内接触厚度一致,从而单位时间内的输出粉尘量可以精确控制。综上所述,该粉尘产生装置可均匀稳定的产生粉尘,尤其适合低浓度粉尘模拟装置中使用。又由于所述竖直限位导杆可拆卸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便于竖直限位导杆插装的上孔和下孔,所述竖直限位导杆竖直贯穿上孔和下孔,所述竖直限位导杆的底部设置有阶梯轴部,该阶梯轴部插装于下孔内,因此,由于丝杠向上移动的速率非常低,因此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螺母转动的转速非常小,那么料筒内的粉料块用完后,需要丝杠向下后退,此时即使驱动电机功率启动到最大,丝杠的复位也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此时,可以将驱动电机停止,将竖直限位导杆抽出与定位盘分离,这样,丝杠在其自身重力和定位盘重力的带动下自由旋转下落,从而可快速完成复位,节省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底座;2.分散室;3.分散刷;4.料筒;5.活塞;6.粉料块;7.分散刷电机;8.驱动电机;9.减速器;10.主动同步轮;11.从动同步轮;12.丝杠;13.螺母;14.定位盘;15.竖直限位导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上、下、左、右是以该粉尘产生装置安装后工作时确定的。如图1所示,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包括底座1、分散室2、粉料块6输送装置、粉尘分散装置,该底座I包括位于下部的下底座和位于上部的上底座,所述分散室2设置于底座I上,具体是固定于上底座上,该分散室2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该出尘口优选为水平状态,分散室2的底部设置有粉料块6 A口 ;所述粉料块6输送装置包括安装于分散室2底部的竖直的料筒4,该料筒4的内腔通过粉料块6入口与分散室2连通,所述料筒4内设置有活塞5,该活塞5与固定于底座I上的活塞5驱动装置驱动;使用时将预压紧的粉料块6塞入到料筒4的内腔内,其中,料筒4为圆柱状,因而该粉料块6也为圆柱状且与内腔大小适配;所述粉料块6是用200目过滤筛过滤后的干燥煤尘、滑石粉或其它适宜的粉尘粒子预压缩而成。所述粉尘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刷3和分散刷3驱动装置,该分散刷3水平转动安装于分散室2内,该分散刷3驱动装置固定于底座I上且驱动分散刷3转动。该分散刷3驱动装置为一个分散刷电机7,该分散刷电机7水平设置且与分散刷3的中心轴传动连接。所述活塞5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8、减速器9、丝杠12螺母3机构,所述丝杠12螺母3机构的丝杠12竖直转动安装于底座I上,该丝杠12的上端与活塞5竖直对齐,丝杠12的上端可顶推活塞5,该丝杠12螺母3机构的螺母3转动安装于底座I上,驱动电机8和减速器9安装于底座I上,具体是安装下底座上,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减速器9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器9输出轴与螺母3传动连接,其具体传动方式为:所述减速器9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同步轮10,底座I上转动安装有从动同步轮11,所述螺母3同心固定于从动同步轮11上,所述主动同步轮10和从动同步轮11之间设置有同步带。从动同步轮11转动安装于底座I上且套在丝杠12上,从动同步轮11的下端面与螺母3固定。该螺母3为一个螺套,该螺套与丝杠12螺纹连接且转动安装于底座I上,螺套的上下位置被底座I约束。所述底座I上安装于竖直限位导杆15,所述丝杠12上固定安装有定位盘4,该定位盘4上设置有与竖直限位导杆15配合限制丝杠12转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开环的限位槽,该限位槽的数目为多个且圆周均布于定位盘4上,所述竖直限位导杆15处于其中一个限位槽内。这样,当驱动电机8带动螺母3旋转时,丝杠12上的定位盘4被竖直限位导杆15限制,从而丝杠12无法随螺母3旋转,只能竖直移动。该限位槽也可用限位孔替代。其中,所述竖直限位导杆15可拆卸安装于底座I上,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便于竖直限位导杆15插装的上孔和下孔,该上孔和下孔均设置在下底座I上,且竖直对准,所述竖直限位导杆15竖直贯穿上孔和下孔,所述竖直限位导杆15的底部设置有阶梯轴部,该阶梯轴部插装于下孔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预压好的粉料块6塞入到料筒4内,然后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分散室、粉料块输送装置、粉尘分散装置,所述分散室设置于底座上,该分散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分散室的底部设置有粉料块入口;所述粉料块输送装置包括安装于分散室底部的竖直的料筒,该料筒的内腔通过粉料块入口与分散室连通,所述料筒内设置有活塞,该活塞与固定于底座上的活塞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粉尘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刷和分散刷驱动装置,该分散刷水平转动安装于分散室内,该分散刷驱动装置固定于底座上且驱动分散刷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分散室、粉料块输送装置、粉尘分散装置,所述分散室设置于底座上,该分散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分散室的底部设置有粉料块入口 ;所述粉料块输送装置包括安装于分散室底部的竖直的料筒,该料筒的内腔通过粉料块入口与分散室连通,所述料筒内设置有活塞,该活塞与固定于底座上的活塞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粉尘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刷和分散刷驱动装置,该分散刷水平转动安装于分散室内,该分散刷驱动装置固定于底座上且驱动分散刷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竖直转动安装于底座上,该丝杠的上端与活塞竖直对齐,该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转动安装于底座上,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安装于底座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朗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