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紫外线臭氧联合杀菌且自动投食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4821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缸紫外线臭氧联合杀菌且自动投食的控制系统,属于鱼缸废水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鱼缸、杀菌过滤器、控制芯片、饲料放置盒以及静置室;所述杀菌过滤器设置有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吸附层以及杀菌室,所述杀菌室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杀菌室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明矾放置盒以及臭氧发生器;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有排污管电磁阀门、搅拌器、紫外线电磁开关、臭氧电磁开关、明矾放置电磁开关、饲料放出电磁开关、第一水泵以及第二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废水进行过滤杀菌消毒、能够自动控制水循环,达到循环用水、自动投料的目的,而且其杀菌速度快、杀菌效果好,同时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缸紫外线臭氧联合杀菌且自动投食的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缸紫外线臭氧联合杀菌且自动投食的控制系统,属于鱼缸废水利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鱼缸只有一个容器,将晒好的水倒入容器内,再将鱼放入其中,对于使用后的废水时直接排放,因此这种鱼缸的使用时,比较浪费水,不节约;如果直接利用废水进行循环使用的话,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容易使鱼感染,同时,使用久了的废水,其中含有的鱼粪及散落在水中的鱼饲料很多,其污染严重,不能够直接对鱼进行循环使用。同时这种鱼缸给鱼投饲料时,需要人自己一点一点的投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过滤消毒、能够自动化控制、自动投料且杀菌速度快、杀菌效果好的鱼缸紫外线臭氧联合杀菌且自动投食的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缸紫外线臭氧联合杀菌且自动投食的控制系统,包括鱼缸、杀菌过滤器、控制芯片以及静置室,所述鱼缸的底部通过排污管与杀菌过滤器连接,且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管电磁阀门;所述静置室为敞口向外扩张的容器,所述杀菌过滤器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粗过滤层、细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缸紫外线臭氧联合杀菌且自动投食的控制系统,包括鱼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菌过滤器、控制芯片以及静置室,所述鱼缸的底部通过排污管与杀菌过滤器连接,且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管电磁阀门;所述静置室为敞口向外扩张的容器,所述杀菌过滤器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吸附层以及杀菌室,所述粗过滤层包括一个上端敞口,下端设置有漏眼的,所述粗过滤层的内部填充有砂砾层,且所述砂砾层的顶部到粗过滤层的敞口边缘的距离在1cm至5cm之间,同时所述粗过滤层与杀菌过滤器滑动连接,所述细过滤层由硝化棉和纤维制成,所述吸附层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控制芯片设置于杀菌过滤器外侧;所述杀菌室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搅拌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缸紫外线臭氧联合杀菌且自动投食的控制系统,包括鱼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菌过滤器、控制芯片以及静置室,所述鱼缸的底部通过排污管与杀菌过滤器连接,且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管电磁阀门;所述静置室为敞口向外扩张的容器,所述杀菌过滤器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吸附层以及杀菌室,所述粗过滤层包括一个上端敞口,下端设置有漏眼的,所述粗过滤层的内部填充有砂砾层,且所述砂砾层的顶部到粗过滤层的敞口边缘的距离在Icm至5cm之间,同时所述粗过滤层与杀菌过滤器滑动连接,所述细过滤层由硝化棉和纤维制成,所述吸附层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控制芯片设置于杀菌过滤器外侧;所述杀菌室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搅拌器,而所述杀菌室的底部外侧设置有静置室进水管道,所述静置室通过静置室进水管道与杀菌室连通,且所述静置室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 水泵;所述静置室与鱼缸之间通过静置室出水管道连通,且所述静置室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杀菌室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明矾放置盒以及臭氧发生器;所述明矾放置盒与杀菌室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明矾放置电磁开关,所述紫外线发生器设置有紫外线电磁开关,且所述紫外线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香兵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睿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