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凝镊擦拭干燥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431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凝镊擦拭干燥支座,包括底座,其关键在于:底座上有两个通孔,侧壁有第三电磁铁片,底部有容腔;容腔内壁有感应装置,顶部有液压缸,活塞杆上连接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其开口端对应设置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一电磁铁片,其上还具有内部通道,该内部通道上具有出液孔;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的内侧还附着有柔性擦拭层;容腔顶部有一根T型进水管,其垂直段与内部通道连通;通孔上方固定有第二X型铰接擦拭环,其开口端对应设置有第二金属片和第二电磁铁片,内侧附着有柔性干燥层;容腔上还具有出液口,底座上具有主控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消毒、擦拭和干燥效果好,其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凝镊擦拭干燥支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凝镊擦拭消毒和干燥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凝镊依次包括镊尖、绝缘镊杆和电极座,电极座后部的插头通过导线与外部的主机相连,电凝镊的镊尖向病灶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镊尖两端之间的蛋白质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两个镊尖之间,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在电凝镊使用完毕后,一般直接放在托盘内。再次使用之前,必须要对两个镊尖部分进行清洁消毒。通常的做法是人工使用浸过酒精或蒸馏水的棉球、医用纱布对镊尖进行擦拭,或者使用射线消毒、高温蒸汽消毒、或消毒液浸泡消毒等方法,但是此种方法需要人工专门来做,浪费时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凝镊擦拭干燥支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凝镊擦拭干燥支座,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有两个通孔,通孔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铁片,通孔底部有容腔;容腔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顶部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所述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的开口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一电磁铁片,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上具有内部通道,该内部通道上具有出液孔;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的内侧还附着有柔性擦拭层;所述容腔顶部还具有一根T型进水管,该T型进水管的垂直段与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的内部通道连通,水平段的两端延伸至底座外部;所述通孔上方还固定有第二 X型铰接擦拭环,第二 X型铰接擦拭环的开口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金属片和第二电磁铁片,第二 X型铰接擦拭环内侧附着有柔性干燥层;容腔上还具有出液口,底座上具有主控-H-* I I心/T O所述T型进水管的水平段两端出口处和容腔的出液口上均设置有受主控芯片控制的阀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消毒、擦拭和干燥效果好,其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X型铰接擦拭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凝镊擦拭干燥支座,包括底座1,底座I上有两个通孔2,通孔2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铁片5,通孔2底部有容腔3 ;容腔3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4,顶部固定有液压缸6,液压缸6的活塞杆7上连接有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8 ;所述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8的开口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金属片8-1和第一电磁铁片8-2,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8上具有内部通道8-3,该内部通道8-3上具有出液孔8-4 ;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8的内侧还附着有柔性擦拭层8-5 ;所述容腔3顶部还具有一根T型进水管10,该T型进水管10的垂直段与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8的内部通道8-3连通,水平段的两端延伸至底座I外部;所述通孔2上方还固定有第二 X型铰接擦拭环5,第二 X型铰接擦拭环5的开口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金属片5-1和第二电磁铁片5-2,第二X型铰接擦拭环5内侧附着有柔性干燥层5-3 ;所述容腔3上还具有出液口 9,底座I上具有主控芯片12。所述T型进水管10的水平段两端出口处和容腔3的出液口 9上均设置有受主控芯片12控制的阀门11。使用前,将T型进水管的水平段两端出口分别与外界盛装消毒液的容器和盛装清洁水的容器连通。使用时,将镊子通过通孔插入容腔内,当感应装置感应到镊子插入,即将信号传递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首先为第二 X型铰接擦拭环上的第二电磁体片通电,吸附对应端的第二金属片,使其将镊杆箍紧,起固定作用。接下来,主控芯片控制T型进水管与消毒液容器连接端的阀门打开,消毒液通过T型进水管进入,并最终通过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上的内部通道和出液孔流出。与此同时,主控芯片为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开口端的第一电磁铁片通电,使其能将对应端的第一金属片吸附过来,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合拢,紧箍住两个镊杆。然后,液压缸开始工作,带动活塞杆上下运动,实现对镊杆和镊尖的消毒工作。消毒完成后,主控芯片控制T型进水管与消毒液容器连接端的阀门关闭,并打开T型进水管与清洁水容器连接端的阀门,清洁水沿着T型进水管、内部通道和出液孔流出,液压缸继续工作,带动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实现对镊杆和镊尖的清洁擦拭工作。清洁擦拭完成后,关闭T型进水管上的阀门,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上的第一电磁铁片断电,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张开,活塞杆回复到初始位置。同时,打开出液口上的阀门,释放容腔内残留的液体后关闭。此时,使用者只需用力拔出镊子,拔出过程中,镊杆和镊尖会与第二 X型铰接擦环内侧的柔性干燥层发生摩擦,从而擦干镊子。当镊子被拔出后,感应装置再次传递信息给主控芯片,尤其控制第二电磁铁片断电,使得第二 X型铰接擦拭环张开,回复原位,以备下次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消毒和擦拭清洁效果好,其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凝镊擦拭干燥支座,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有两个通孔,通孔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铁片,通孔底部有容腔;容腔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顶部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所述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的开口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一电磁铁片,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上具有内部通道,该内部通道上具有出液孔;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的内侧还附着有柔性擦拭层;所述容腔顶部还具有一根T型进水管,该T型进水管的垂直段与第一X型铰接擦拭环的内部通道连通,水平段的两端延伸至底座外部;所述通孔上方还固定有第二X型铰接擦拭环,第二X型铰接擦拭环的开口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金属片和第二电磁铁片,第二X型铰接擦拭环内侧附着有柔性干燥层;容腔上还具有出液口,底座上具有主控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凝镊擦拭干燥支座,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有两个通孔,通孔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铁片,通孔底部有容腔;容腔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顶部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所述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的开口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一电磁铁片,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上具有内部通道,该内部通道上具有出液孔;第一 X型铰接擦拭环的内侧还附着有柔性擦拭层;所述容腔顶部还具有一根T型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雷周健王汉文刘斌刘灏李亚周邓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