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琴专利>正文

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375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棒体、手柄,棒体内部前端安装有红色照明灯,还包括显示器,所述的棒体与手柄通过卡扣连接,卡扣连接处的棒体、手柄上分别设有连接簧片、导电触点;显示器背侧外壳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手柄内部设置有电源、信号传输器、信号发射器,电源、信号传输器、信号发射器和导电触点依次相连;棒体末端的红色照明灯一侧还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和红色照明灯分别与连接簧片连接。有益效果是:将显示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手柄连接在一起,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通过显示器可观察到气管插管路径,大大提高了插管成功率,避免盲探插管对软组织造成损伤。(*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麻醉插管光棒,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医学上对病人进行临床麻醉及抢救时常使用光棒作为气管插管的辅助器具。目前的光棒主要是由手柄与棒体组成,常用的棒体为金属导管,前端弯曲并装有灯泡,中后部呈一字形并在其尾部配有电池和开关,插管时,根据人体侧面剖面图,将光棒前部弯成合适的形状,利用颈部软组织透光的原理来引导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为盲探下气管插管提供了可视指标,因而能有效提高插管的成功率。使用中发现,现有光棒在盲探下气管插管时不能观察插管路径,容易损伤患者口腔内软组织,造成严重并发症,对颈部皮肤菲薄的患者(如女性和瘦弱患者等),根据颈前光亮点的变化进行光棒插管,有误入食道的可能;安装在手柄部位的蓄电池不能重复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有棒体和手柄连接牢靠无法拆卸,当棒体或手柄损坏时,需将整套设备全部报废,浪费严重;棒体前端容易被痰液、血液和分泌物污染,不利于临床浸泡消毒,容易造成病人之间的相互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可以让使用者观察到插管在气管内的进入路径,及时了解插管情况,同时也可避免插管时损伤患者软组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手柄,棒体内部前端安装有红色照明灯,还包括显示器,所述的棒体与手柄通过卡扣连接,卡扣连接处的棒体、手柄上分别相应的设有连接簧片、导电触点;所述的显示器背侧外壳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显示器依次连接;所述手柄内部设置有电源、信号传输器、信号发射器,所述的电源、信号传输器、信号发射器和导电触点依次相连;所述的棒体末端的红色照明灯一侧还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和红色照明灯分别与连接簧片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显示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手柄连接在一起,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通过显示器可观察到气管插管路径,大大提高了插管成功率,避免了盲探插管对软组织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手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显不器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棒体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B处手柄上卡扣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B处棒体上卡扣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棒体,2、卡扣,3、手柄,4、显示器,5、摄像头,6、电源,7、信号发射器,8、信号传输器,9、信号处理器,10、信号接收器,11、红色照明灯,12、内吸管,13、导电触点,14、连接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不,一种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1、手柄3,棒体I内部前端安装有红色照明灯11,还包括显示器4,所述的棒体I与手柄3通过卡扣2连接,卡扣2连接处的棒体1、手柄3上分别相应的设有连接簧片14、导电触点13 ;所述的显示器4背侧外壳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10、信号处理器9,信号接收器10、信号处理器9、显示器4依次连接;所述手柄3内部设置有电源6、信号传输器8、信号发射器7,所述的电源6、信号传输器8、信号发射器7和导电触点13依次相连;所述的棒体I末端的红色照明灯11 一侧还安装有摄像头5,摄像头5和红色照明灯11分别与连接簧片14连接。优选的,信号传输器8通过USB数据线与信号处理器9连接,可快速的将拍摄到的影像信息传递给信号处理器9并在显示器4上展示。优选的,显示器4为液晶显示器,可用于视频教学,观察使用效果好。优选的,电源6为充电电池,可以重复利用,提高了手柄3的利用率。优选的,摄像头5的分辨率为30万像素,价格低廉,降低了光棒的制造成本,满足了一次性使用要求,降低了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危险。优选的,摄像头5上覆盖有红色滤光薄膜,避免了红色照明灯在为气管插管提供可视指标时,易造成拍摄图像效果偏红的情况。优选的,棒体I内部的摄像头5—侧还安装有内吸管12,通过与吸痰器连接便于吸痰,减少痰液遮掩摄像头5,影响可视效果。根据患者不同,可以制造不同尺寸的光棒满足患者需求。使用插管光棒来辅助进行临床麻醉及抢救治疗时,将棒体I与手柄3通过卡扣2连接,此时棒体I上的连接簧片14与手柄3上的导电触点13接触,信号电路接通。棒体I末端的红色照明灯11发光,为摄像头5的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随着插管光棒在患者气管内的深入,摄像头5将棒体I的插管路径通过信号传输器8、信号发射器7传递给信号接收器10,再经过信号处理器9将图像清晰的展示在显示器4上,方便使用者及时了解插管光棒在气管内的进入路径及光棒的具体位置,大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避免了盲探插管对软组织造成损伤。为了更快的将图像信号从摄像头5传递到显示器4或在信号强度较弱无法通过无线信号实现图像传输时,可以使用USB数据线将信号传输器8与信号处理器9连接,以有线的方式完成图像传输。手柄3中的电池为充电电池,可以重复使用,利用率高。摄像头5的分辨率为30万像素,制造成本低,可以满足光棒一次性使用需求,有效预防了光棒重复使用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1)、手柄(3),棒体(1)内部前端安装有红色照明灯(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4),所述的棒体(1)与手柄(3)通过卡扣(2)连接,卡扣(2)连接处的棒体(1)、手柄(3)上分别相应的设有连接簧片(14)、导电触点(13);所述的显示器(4)背侧外壳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10)、信号处理器(9),信号接收器(10)、信号处理器(9)、显示器(4)依次连接;所述手柄(3)内部设置有电源(6)、信号传输器(8)、信号发射器(7),所述的电源(6)、信号传输器(8)、信号发射器(7)和导电触点(13)依次相连;所述的棒体(1)末端的红色照明灯(11)一侧还安装有摄像头(5),摄像头(5)和红色照明灯(11)分别与连接簧片(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I)、手柄(3),棒体(I)内部前端安装有红色照明灯(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4 ),所述的棒体(I)与手柄(3 )通过卡扣(2 )连接,卡扣(2 )连接处的棒体(I)、手柄(3 )上分别相应的设有连接簧片(14 )、导电触点(13);所述的显示器(4)背侧外壳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10)、信号处理器(9),信号接收器(10)、信号处理器(9)、显示器(4)依次连接;所述手柄(3)内部设置有电源(6)、信号传输器(8)、信号发射器(7),所述的电源(6)、信号传输器(8)、信号发射器(7)和导电触点(13)依次相连;所述的棒体(I)末端的红色照明灯(11) 一侧还安装有摄像头(5 ),摄像头(5 )和红色照明灯(11)分别与连接簧片(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殷琴程明月程成程跃田韩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殷琴程跃田韩志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