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养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273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7:14
半自动养花装置,属于花卉供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自动养花装置供水量过多,造成植物死亡的问题。它包括花盆、隔离网、水泵、注水管、输水管和注水控制装置,隔离网设置在花盆内部,隔离网距离花盆的盆底为3厘米-4厘米,形成容水空间,花盆盆口处的侧壁上固定注水管的一端,注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泵的出水口,水泵的进水口与输水管相连接;注水控制装置由第一小球、第二小球、导电连杆、水泵连接导线、铁块、电磁铁、电磁铁连接导线、电源负极连接导线和螺母组成;水泵的两个供电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养花自动供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自动养花装置
本技术涉及半自动养花装置,属于花卉供水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自动养花装置一般是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来控制注水器给花浇水,这种养花装置的设备成本高,对一般家庭来说,不具有普及性。还有定时供水的养花装置,它在预设定的时间点给花浇水,并且浇水时刻以时间段为单位循环。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供水量大,导致对植物的供水供大于求,而造成植物因烂根而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自动养花装置供水量过多,造成植物死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半自动养花装置。本技术所述半自动养花装置,它包括花盆、隔离网、水泵、注水管、输水管和注水控制装置,隔离网设置在花盆内部,隔离网距离花盆的盆底为3厘米-4厘米,形成容水空间,花盆盆口处的侧壁上固定注水管的一端,注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泵的出水口,水泵的进水口与输水管相连接;注水控制装置由第一小球、第二小球、导电连杆、水泵连接导线、铁块、电磁铁、电磁铁连接导线、电源负极连接导线和螺母组成,注水控制装置设置在容水空间内,导电连杆、水泵连接导线、铁块、电磁铁、电磁铁连接导线、电源负极连接导线和螺母密封在密闭空间内,第一小球和第二小球悬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自动养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花盆(1)、隔离网(2)、水泵(3)、注水管(4)、输水管(5)和注水控制装置(6),隔离网(2)设置在花盆(1)内部,隔离网(2)距离花盆(1)的盆底为3厘米?4厘米,形成容水空间,花盆(1)盆口处的侧壁上固定注水管(4)的一端,注水管(4)的另一端连接水泵(3)的出水口,水泵(3)的进水口与输水管(5)相连接;注水控制装置(6)由第一小球(6?1)、第二小球(6?2)、导电连杆(6?3)、水泵连接导线(6?4)、铁块(6?5)、电磁铁(6?6)、电磁铁连接导线(6?7)、电源负极连接导线(6?8)和螺母(6?9)组成,注水控制装置(6)设置在容水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养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花盆(I)、隔离网(2)、水泵(3)、注水管(4)、输水管(5)和注水控制装置(6), 隔离网(2 )设置在花盆(I)内部,隔离网(2 )距离花盆(I)的盆底为3厘米-4厘米,形成容水空间,花盆(I)盆口处的侧壁上固定注水管(4)的一端,注水管(4)的另一端连接水泵(3)的出水口,水泵(3)的进水口与输水管(5)相连接; 注水控制装置(6)由第一小球(6-1)、第二小球(6-2)、导电连杆(6-3)、水泵连接导线(6-4 )、铁块(6-5 )、电磁铁(6-6 )、电磁铁连接导线(6-7 )、电源负极连接导线(6-8 )和螺母(6-9)组成, 注水控制装置(6)设置在容水空间内,导电连杆(6-3)、水泵连接导线(6-4)、铁块(6-5),电磁铁(6-6)、电磁铁连接导线(6-7)、电源负极连接导线(6-8)和螺母(6-9)密封在密闭空间内,第一小球(6-1)和第二小球(6-2)悬浮在容水空间内,并通过细线连接,第一小球(6-1)连接在导电连杆(6-3 ) 一端,导电连杆(6-3 )套接在螺母(6-9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文豪唐庆菊齐立涛张志平芦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