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212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耐久性及可挠性的可挠性电缆,其包含由多条软铜线与多条合金线绞合而成的导体(23)、由多条该导体(23)绞合而成的集合导体(21)、将该集合导体(21)以绝缘体(22)包覆而成的绝缘线芯(20)、由多条该绝缘线芯(20)绞合而成的电缆芯部(2)、以及覆盖在单条或多条该电缆芯部(2)的外侧的护套(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挠性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挠性电缆,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电气机器及各种自动组装或自动加工生产线中,连接各种装置可动部的可挠性电缆。
技术介绍
迄今,如专利文献I所示的可挠性电缆已广为人知。此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可挠性电缆是由以软铜线绞合的导体、绝缘体及护套所构成,且其护套的内侧面形成有导电性的金属薄膜。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平6-1766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上述的可挠性电缆虽对导体的断线有良好的耐久性,却因过度重视耐久性而使电缆本身变得较硬,而导致可挠性不理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以提供一种耐久性及可挠性优良的可挠性电缆为目的。 <解决问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是通过以下的手段达成的。此外,虽附有后述实施方式的元件符号,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权利要求1的可挠性电缆包含:多条软铜线23a与多条合金线23b绞合而成的导体23、由多条该导体23绞合而成的集合导体21、将该集合导体21以绝缘体22包覆而成的绝缘线芯20、由多条该绝缘线芯20绞合而成的电缆芯部2、以及覆盖在单条或多条该电缆芯部2的外侧的护套4、51。此外,权利要求2的可挠性电缆是在上述权利要求1的可挠性电缆中,该合金线23b为铜合金线,且在该导体23中该铜合金线的混和比例为10~70%。 <专利技术的效果>以下将本专利技术的效果配合附图的元件符号进行说明。首先,根据权利要求1的专利技术,将多条软铜线23a与作为加强线的多条合金线23b绞合而形成导体23,接着将多条该导体23绞合而形成集合导体21,再将该集合导体21以绝缘体22包覆而形成绝缘线芯20,再将多条该绝缘线芯20绞合而形成电缆芯部2。因此,得以提供耐久性及可挠性优良的可挠性电缆。再者,根据权利要求2的专利技术,不仅得以提供耐久性及可挠性优良的可挠性电缆,同时也可确保能耐受使用的导电性。此外,导体23中以铜合金线形成的合金线23b的混和比例若低于10%,则耐久性将会下降,而导体23中以铜合金线形成的合金线23b的混和比例若高于70%,则无法确保能耐受使用的导电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可挠性电缆的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同一实施例中集合导体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可挠性电缆的截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50-可挠性电缆,2-电缆芯部,3-静电电磁屏蔽层,4、51-护套,20-绝缘线芯,21-集合导体,22-绝缘体,23-导体,23a-软铜线,23b_合金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图1及图2,具体的对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电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挠性电缆1,是将电缆芯部2的外侧以借由镀锡软铜线等编织而成的静电电磁屏蔽层3使柔性乙烯基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护套4包覆而形成圆形。上述电缆芯部2如图1所示,是以多条绝缘线芯20 (图中所示为6条)绞合而成,而此绝缘线芯20如图1所示,是以绝缘体22包覆集合导体21而形成。此外,绝缘体22是由软质或半硬质聚氯乙烯、Teflon (注册商标)、交联聚乙烯等所形成。在此以图2针对上述绝缘线芯2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绝缘线芯20是通过将多条导体23 (图中所示为7条)绞合而成的集合导体21以绝缘体22包覆而形成。并且如图2所示,导体23是将多条软铜线23a与作为加强线的多条合金线23b绞合而形成。此外,合金线23b虽可使用任意的合金线,但以铜合金线较为优选。另外,在图2中虽只有一条导体23显示出多条软铜线23a与多条合金线23b,但剩余的导体23(图中所示的6条)也当然是通过将多条软铜线23a与多条合金线23b绞合而形成。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可挠性电缆1,是将多条软铜线23a与作为加强线的多条合金线23b绞合而形成导体23,接着将多条该导体23绞合而形成集合导体21,再将该集合导体21以绝缘体22包覆而形成绝缘线芯20,再将多条该绝缘线芯20绞合而形成电缆芯部2。因此,得以提供耐久性及可挠性优良的可挠性电缆。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性,因此各种设计变化也是可能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举出将电缆芯部2的外侧借由静电电磁屏蔽层3包覆的例子,但不借由静电电磁屏蔽层3而直接将电缆芯部2的外侧用护套4包覆也是可行的。此外,可挠性电缆并不限于形成圆形,就是形成如图3所示的矩形也是可行的。亦即,如图3所示,可挠性电缆50是由多条电缆芯部2 (图中所示的4条)并排设置,并将此并排设置的多条电缆芯部2的外侧采用柔性乙烯基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矩形护套51包覆,而形成矩形。因此,即便是如上述矩形的可挠性电缆,也可得到如前述圆形的可挠性电缆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0021 ] 接着,将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制作如图2所示的集合导体21。集合导体21是由7条导体23绞合而制成。此夕卜,导体23是由8条直径80 μ m的软铜线23a,以及作为合金线23b的2条直径80 μ m的铜合金线绞合而制成。另外,铜合金线采用含有锡0.20~0.40%质量百分比的含锡铜合金线。<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如图2所示的集合导体21。集合导体21是由7条导体23绞合而制成。此外,导体23是由7条直径80 μ m的软铜线23a,以及作为合金线23b的3条直径80 μ m的铜合金线绞合而制成。另外,铜合金线采用含有锡0.20~0.40%质量百分比的含锡铜合金线。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如图2所示的集合导体21。集合导体21是由7条导体23绞合而制成。此外,导体23是由5条直径80 μ m的软铜线23a,以及作为合金线23b的5条直径80 μ m的铜合金线绞合而制成。另外,铜合金线采用含有锡0.20~0.40%质量百分比的含锡铜合金线。 <比较例I>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如图2所示的集合导体21。集合导体21是由7条导体23绞合而制成。此外,导体23是由10条直径80 μ m的软铜线23a绞合而制成。将如上述内容制成的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I的集合导体,以IOmm弯折半径加上200g负重向左右90度弯折为I次,来测试经多少次这种弯折会造成破裂。此外,也测定集合导体21中每一导体的导电率。其结果如表1所示。此外,表1中以重复弯折次数来表示经多少次上述弯折会造成破裂。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电缆,其包含:导体,其由多条软铜线与多条合金线绞合而成;集合导体,其由多条所述导体绞合而成;绝缘线芯,其为以绝缘体包覆所述集合导体而成;电缆芯部,其由多条所述绝缘线芯绞合而成;以及护套,其覆盖在单条或多条所述电缆芯部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25 JP 2012-0129211.一种可挠性电缆,其包含: 导体,其由多条软铜线与多条合金线绞合而成; 集合导体,其由多条所述导体绞合而成; 绝缘线芯,其为以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直毅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