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4155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对中在公共中心纵向轴线处的组件,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比如为容纳在噪声消减屏蔽罩内的水下桩,其中第一和第二元件两者都沿着该轴线延伸,并且其中对中系统设有用于将对中系统与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一个固定地联接的第一联接装置和用于与另一个管状元件接合以便将该另一个管状元件对中在中心轴线处的第二联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对中系统背景本专利技术涉及第一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比如被容纳在噪声消减屏蔽罩内的水下桩)与适合于使得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对中的对中系统的组件,并且其中该组件具有公共中心纵向轴线,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两者都沿着该轴线延伸。本专利技术特别地涉及具有对中系统的组件,其中该对中系统用于特别是在具有逐渐变细部分的管状元件的锤击期间使得具有逐渐变细部分或者不同直径部分的管状元件匕如伸缩粧)对中和/或保持对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使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比如被容纳在噪声消减屏蔽罩内的水下桩)对中在公共中心纵向轴线(第一和第二元件两者都沿着该轴线延伸)处的方法。US 2005/0083783 Al披露了一种水下能量衰减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竖直间隔的气泡产生单元。通过在不同深度处产生的气泡,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衰减来自于在高水流或者深水区域中的水下建设项目的声音和其他能量。US4, 102,147涉及用于打桩的潜水定位和引导装置。示出了使用液压缸将桩在定位框架内。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桩在框架中的定位是不充分的,留下了(例如)平行和角度的不对准。此外,液压缸的控制是麻烦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组件,其中至少部分地解决已知对中系统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替换的对中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这通过第一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比如被容纳在噪声消减屏蔽罩内的水下桩)与适合于使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对中的对中系统的组件实现,并且其中该组件具有公共中心纵向轴线,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两者都沿着该轴线延伸,并且其中该对中系统包括:-第一联接装置,所述第一联接装置用于固定地联接对中系统与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一个,和-第二联接装置,所述第二联接装置用于接合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另一个,用于将该另一个管状元件对中在公共中心纵向轴线处,和-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具有围绕公共中心纵向轴线设置的至少两个驱动装置,每个驱动装置具有作用线,所述作用线用于在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一个的圆周处朝向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的位于公共中心纵向轴线处的对中位置施加对中力,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驱动装置被相互联接,用于均衡地驱动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以便将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保持在其对中位置,并且其中,所述对中系统与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固定地联接,并且接合另一个管状元件,用于将该另一个管状元件对中在公共中心纵向轴线处,使得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与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之间的中间间隔对于噪声衰减是最佳的。这提供了以下可能性:将具有逐渐变细部分的桩相对于外管状元件保持在其对中位置,使得该桩与该外管状元件之间的中间间隔对于噪声衰减是最佳的。相互联接以均衡地驱动第一和第二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从而将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保持在其对中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驱动装置确保了保持最佳噪声衰减,而与施加到该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的外部负载(像水流或者涌浪)无关。当使用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中的一个作为用于另一个的模板(template)时,该组件的对中系统也是有用的。因此,所述一个管状元件提供了用于另一个管状元件的基准。在这方面,对中位置可以被宽广地解释为意味着:例如水下桩和噪声消减屏蔽罩两者都被对中在公共中心纵向轴线处,使得从桩到周围环境的噪声传播被衰减。在实践中,相当偏心的桩或者屏蔽罩仍然可以导致衰减了的噪声传播。对中系统能够适应在近海使用期间发生的相当的侧向力。在对中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联接装置联接对中系统与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另一个(2),使得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该另一个(2)的沿着中心轴线的纵向运动被允许。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驱动装置关于中心轴线对称地和/或均匀地分布。这对于以受控的方式使得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对中是更有益的。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驱动装置关于中心轴线相对地设置。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驱动装置的作用线与中心纵向轴线相交。这对于组件的有效性是有益的。[0021 ] 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系统包括三个驱动装置。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中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并且其中驱动系统是该液压系统的部分。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驱动装置中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并且该至少两个驱动装置中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一和第二液压缸在体积方面(volumetrically)相互耦合,用于均衡地驱动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以便将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保持在其对中位置。这在驱动装置的控制方面是有益的。因为该体积耦合,第一和第二缸被均衡地驱动。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液压缸被相互液压地串联耦合,以便均衡地驱动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从而将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保持在其对中位置。这在驱动装置的控制方面是更有益的。当对第一和第二液压缸中的一个供以动力时,也以均衡的方式驱动了另一个缸。在一个实施例中,组件包括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源,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朝向其对中位置偏压。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压流体源与第一和第二液压缸中的仅一个直接联接。这对于组件的操作和构建的容易性是有益的。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联接装置包括下列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杆装置、滚动装置和滑动装置,所述第二联接装置用于接合另一个管状元件以便将该另一个管状元件对中在中心轴线处。特别是,该杆装置确实有助于对中系统使得具有逐渐变细部分的管状元件对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组件包括沿着中心轴线设置的多个对中系统,用于使得第一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相互对准在中心轴线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使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比如容纳在噪声消减屏蔽罩内的水下桩)对中在公共中心纵向轴线处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元件两者都沿着该轴线延伸,并且其中该方法包括:-提供用于施加对中力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具有围绕中心轴线设置的至少两个驱动装置,-在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一个的圆周处朝向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的位于中心轴线处的对中位置施加对中力,-均衡地驱动该至少两个驱动装置,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保持在其对中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或在附图中示出的一个或者多个特性特征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或在附图中示出的一个或者多个特性特征的方法。这个专利中讨论的各个方面可以被组合以提供额外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对中系统与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的组件的截面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中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中系统的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和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中系统的实施例的细节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截面侧视图示出了对中系统11 (其被示意性地示出)与第一和第二管状元件的组件。图1示出了打桩装置1,管状元件(这里是桩元件2)可以通过该打桩装置I被打进水体4的底部3中。第二管状元件(这里是细长管5)围绕桩元件2设置。在该示例中,细长管5包括外壁6和内壁7。桩元件2和管5理想地沿着中心轴线13相对于彼此同心地设置,其中中间间隔8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2、5)与适合于使所述第一细长管状元件(2)和所述第二细长管状元件(5)对中的对中系统(11)的组件,所述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细长管状元件比如为容纳在噪声消减屏蔽罩内的水下桩,其中所述组件具有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两者都沿着所述轴线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对中系统包括:?第一联接装置(30a、30b、30c),所述第一联接装置用于固定地联接所述对中系统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一个,和?第二联接装置(31a、31b、31c),所述第二联接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另一个接合,用于将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对中在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处,以及?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具有围绕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设置的至少两个驱动装置(28a、28b、28c),每个驱动装置均具有作用线(32a、32b、32c),所述作用线用于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一个的圆周处朝向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的位于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处的对中位置施加对中力,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驱动装置被相互联接,用于均衡地驱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用于将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保持在其对中位置,并且其中,所述对中系统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固定地联接,并且与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接合以便将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对中在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处, 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与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之间的中间间隔(8)对于噪声衰减是最佳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22 NL 20069821.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第二细长管状元件(2、5)与适合于使所述第一细长管状元件(2)和所述第二细长管状元件(5)对中的对中系统(11)的组件,所述第一细长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细长管状元件比如为容纳在噪声消减屏蔽罩内的水下桩,其中所述组件具有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两者都沿着所述轴线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对中系统包括: -第一联接装置(30a、30b、30c),所述第一联接装置用于固定地联接所述对中系统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一个,和 -第二联接装置(31a、31b、31c),所述第二联接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另一个接合,用于将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对中在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处,以及 -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具有围绕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设置的至少两个驱动装置(28a、28b、28c),每个驱动装置均具有作用线(32a、32b、32c),所述作用线用于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一个的圆周处朝向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的位于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处的对中位置施加对中力,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驱动装置被相互联接,用于均衡地驱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用于将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保持在其对中位置, 并且其中,所述对中系统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固定地联接,并且与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接合以便将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对中在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一个与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之间的中间间隔(8 )对于噪声衰减是最佳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所述第二联接装置适合于将所述对中系统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 状元件中的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2)联接,用于允许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中的所述另一个管状元件(2)沿着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的纵向运动。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驱动装置关于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对称地和/或均匀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驱动装置关于所述公共中心纵向轴线(13)相对地设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德韦恩·卡斯珀·容约翰内斯·路易斯·莱昂纳德斯·赫塞尔斯
申请(专利权)人:IHC荷兰IE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