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厅接地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934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直流输变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厅接地开关。该阀厅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导电杆和上传动基座,接地导电杆的一端与上传动基座转动配合,接地导电杆端部的转动轴线左右延伸,该开关还包括用于驱动接地导电杆绕转动轴线转动并相对阀厅墙面前后摆动的驱动机构,上传动基座的下方固设有下传动基座,驱动机构包括支撑于下传动基座与接地刀杆之间的活塞缸,活塞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的底部与下传动基座铰接连接,缸体底部的转动轴线左右延伸,活塞杆的一端插装于缸体内、另一端铰接于接地导电杆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阀厅接地开关采用活塞缸实现一级传动,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11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厅接地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输变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厅接地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阀厅中的直流穿墙套管、换流变压器套管等直流开关设备所采用的阀厅接地开关如中国专利CN 102832074 A公开的“直流阀厅接地开关”,其分、合闸过程采用伞齿轮及空间四连杆等机械传动方式,为了克服接地导电杆装配分、合闸过程中的重力,常采用在底座装配的传动轴上安装配重块,用来平衡接地导电杆装配分、合闸过程的重力矩,减少机构的操作力。随着直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的提高,例如前所未有的“±11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然而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厂家研制出与上述阀厅直流开关设备配套的± IlOOkV阀厅接地开关。若采用现有的阀厅接地开关,会出现以下问题:由于接地导电杆长度的加长,其分、合闸过程中产生的重力矩将会成倍增加,若采用原有伞齿轮及空间四连杆等机械传动方式,传动级数将会增加,结构也会变得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流体传动的阀厅接地开关,以解决现有的多级传动机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阀厅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导电杆和用于安装在相应阀厅墙面上部的上传动基座,接地导电杆的一端与上传动基座转动配合,所述接地导电杆端部的转动轴线左右延伸,该开关还包括用于驱动接地导电杆绕转动轴线转动并相对阀厅墙面前后摆动的驱动机构,上传动基座的下方固设有用于安装在相应阀厅墙面上的下传动基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于下传动基座与接地刀杆之间的活塞缸,活塞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的底部与下传动基座铰接连接,缸体底部的转动轴线左右延伸,活塞杆的一端插装于缸体内、另一端铰接于接地导电杆的中部。活塞缸为采用气压传动的且工作介质为空气的气缸。阀厅接地开关还包括用于控制活塞杆往复运动的操控机构,操控机构包括控制元件和气泵,操控机构和活塞缸之间设有用于向缸体输送气压以控制活塞杆往复运动的输气管。活塞缸上设有控制活塞缸排气的电磁阀,操控机构与电磁阀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包括活塞缸,活塞缸中活塞杆在流体压力的驱动下可以沿缸体的轴线延伸方向反复运动,活塞杆的强度高且使用寿命长,活塞杆对接地刀杆具有支撑作用,因而活塞杆可以直接驱动接地导电杆绕转动轴线相对阀厅墙面前后摆动而实现分合闸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阀厅接地开关采用活塞缸实现一级传动,该阀厅接地开关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11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进一步的,活塞缸为气缸,由于活塞缸米用气压传动,其工作介质是空气,而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空气获取比较容易,使用后的空气可以排到大气中去,不会污染环境;空气的粘度很低,所以流动阻力很小,压力损失小,便于集中和远距离控制;气动执行元件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具有传动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气压传动的自保持能力强,可靠性高寿命长,安全方便;阀厅中的强电磁场、高辐射、高噪声等环境因素对气体的影响较小。[0011 ] 进一步,通过操控机构可以实现对活塞缸的控制,该操控机构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阀厅接地开关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2所示:阀厅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导电杆3和用于安装在相应阀厅墙面上部的上传动基座2,接地导电杆3的一端用于安装相应的动触头、另一端固设有与上传动基座2转动配合的导电杆转轴,导电杆转轴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接地导电杆3的中部设有用于驱动接地导电杆3绕导电杆转轴的转动轴线转动并相对阀厅墙面前后摆动的驱动机构。接地导电杆3具有接地导电杆3的轴线与阀厅墙面平行的分闸位、接地导电杆3的轴线与阀厅墙面近似垂直的合闸位。该驱动机构包括支撑于下传动基座与接地刀杆之间的活塞缸5,活塞缸5包括缸体和用于沿缸体的轴线延伸方向反复运动的活塞杆。下传动基座4的下方固设有用于安装在相应阀厅墙面上的下传动基座4。缸体的底部固设有与下传动基座4转动配合的缸体转轴,缸体转轴与导电杆转轴平行,缸体转轴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活塞杆的一端插装于缸体内、另一端通过铰链7铰接于接地导电杆3的中部。阀厅接地开关还包括用于安装于相应直流开关设备上的、在合闸位时供动触头插入的静触头1,该相应的直流开关设备为阀厅内直流穿墙套管或换流变压器套管。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缸5采用气压传动,活塞缸为气缸,其工作介质为空气。阀厅接地开关还包括用于控制活塞杆往复运动的操控机构9,操控机构9包括控制元件和气泵,操控机构9和活塞缸5之间设有用于向缸体输送气压以控制活塞杆往复运动的输气管6。活塞缸5上设有控制活塞缸排气的电磁阀,操控机构9与电磁阀电连接,操控机构通过电磁阀实现对活塞缸5的控制。上传动基座2和下传动基座4上均设有用于屏蔽不均匀电场的均压环。阀厅接地开关还包括设置于阀厅墙面下部的用于屏蔽处于分闸位时接地导电杆3上的动触头附近电场的屏蔽环8。上述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合闸时,操作操控机构9的合闸按钮,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沿输气管6进入缸体的底部,气压推动活塞杆的端部向缸体外平稳移动,活塞杆的端部将推动接地导电杆3绕导电杆转轴的转动轴线相对阀厅墙面向前摆动,直到接地导电杆3上的动触头插到静触头I中,从而使阀厅接地开关完成合闸运动;分闸时,操作操控机构9的分闸按钮,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沿输气管6进入缸体的端部,将推动活塞杆的端部向缸体内平稳移动,活塞杆的端部将驱动接地导电杆3绕导电杆转轴的转动轴线相对阀厅墙面向后摆动,直到接地导电杆3平行于阀厅墙面,从而完成阀厅接地开关的分闸运动。在上述实施例1中,由于活塞缸5采用气压传动,其工作介质是空气,而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空气获取比较容易,使用后的空气可以排到大气中去,不会污染环境;空气的粘度很低,所以流动阻力很小,压力损失小,便于集中和远距离控制;气动执行元件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具有传动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气压传动的自保持能力强,可靠性高,寿命长,安全方便;阀厅中的强电磁场、高辐射、高噪声等环境因素对气体的影响较小。除上述实施例1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操控机构还可以只包括控制元件,不包括气泵,操控机构为一个独立的操作单元,气源采用空压机房集中供气,实现整个换流站共用一个气源,便于实现集中控制。除上述实施例1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活塞缸还可以采用液压传动,活塞缸为液压缸,其工作介质为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阀厅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导电杆和用于安装在相应阀厅墙面上部的上传动基座,接地导电杆的一端与上传动基座转动配合,所述接地导电杆端部的转动轴线左右延伸,该开关还包括用于驱动接地导电杆绕转动轴线转动并相对阀厅墙面前后摆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传动基座的下方固设有用于安装在相应阀厅墙面上的下传动基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于下传动基座与接地刀杆之间的活塞缸,活塞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的底部与下传动基座铰接连接,缸体底部的转动轴线左右延伸,活塞杆的一端插装于缸体内、另一端铰接于接地导电杆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阀厅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导电杆和用于安装在相应阀厅墙面上部的上传动基座,接地导电杆的一端与上传动基座转动配合,所述接地导电杆端部的转动轴线左右延伸,该开关还包括用于驱动接地导电杆绕转动轴线转动并相对阀厅墙面前后摆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传动基座的下方固设有用于安装在相应阀厅墙面上的下传动基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于下传动基座与接地刀杆之间的活塞缸,活塞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的底部与下传动基座铰接连接,缸体底部的转动轴线左右延伸,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旭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