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388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密炼机,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包括卸料门、卸料门垫块、连接螺栓及锁紧装置底座,在卸料门垫块工作面上有限位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卸料门垫块的工作面上增加限位凸台,当锁紧支杆处于死点的位置后被限位凸台挡住,使锁紧支杆不会冲过死点。另外在锁紧底座与整机底座之间安装定位键,使两者之间由单一的螺栓连接变为螺栓和定位键的复合连接,这样由于定位键会承受大部分的负载,连接螺栓的负荷大大的减轻,连接螺栓也就不容易松动,锁紧机构平稳性提高,不会向后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顶栓不会出现过锁现象,大大提高了密炼机的无故障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炼机,特别是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
技术介绍
: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一般由卸料门、卸料门垫块、锁紧垫块、支秆、锁紧油缸、连接螺栓及锁紧装置底座组成。目前公知的密炼机下顶栓装置,其卸料门垫块的工作面是平的,锁紧装置的底座与整机底座之间仅采用螺栓连接。在锁紧机构锁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过锁现象,尤其是规格在270升以上的大型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引起过锁的主要原因是在锁紧装置锁紧的时候,由于从上顶栓和转子传下来的力非常大,加上机器的震动,使连接螺栓很容易松动,导致锁紧装置向后移动。另外锁紧垫块与卸料门垫块之间有一个磨损余量,通常在新安装卸料门垫块和锁紧垫块时,要把锁紧支杆与卸料门垫块法面的a夹角调整为6度,这样,可以使卸料门垫块法面和锁紧垫块法面之间的摩擦角在6度以内,可以形成自锁,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以后,卸料门垫块和锁紧垫块之间不断摩擦,两者都必然的产生磨损,这样使得夹角a由6度逐渐的变小,当该角度变到0度时,锁紧支杆就处于了死点的位置,如果锁紧支杆再往前运动一点就会冲过死点,而且运-->动是不可逆的,这时锁紧机构也就失去了锁紧功能,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锁现象。一旦机器出现了过锁现象,就必须停车,进行检修,这样会给工厂带来很多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密炼机容易产生过锁的不足,提供一种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防止密炼机出现过锁现象。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包括卸料门、卸料门垫块、连接螺栓及锁紧装置底座,在卸料门垫块工作面上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卸料门垫块一体或分体。所述锁紧装置底座与整机之间螺栓连接,且安装有定位键。本技术采用在卸料门垫块的工作面上增加限位凸台,当锁紧支杆处于死点的位置后被限位凸台挡住,使锁紧支杆不会冲过死点。另外在锁紧底座与整机底座之间安装定位键,使两者之间由单一的螺栓连接变为螺栓和定位键的双重连接,这样由于定位键会承受大部分的负载,连接螺栓的负荷大大的减轻,连接螺栓也就不容易松动,锁紧机构平稳性提高,不会向后移动。因此本技术下顶栓不会出现过锁现象,大大提高了密炼机的无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由卸料门(1)、卸料门垫块(2)、锁紧垫块(3)、支秆(4)、锁紧油缸(5)、连接螺栓(6)及锁紧装置底座(7)组成,卸料门垫块(2)的工作面(M面)上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卸料门垫块(2)一体,锁紧装置底座(7)与整机之间用连接螺栓(6)连接,且安装有定位键(8)。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卸料门垫块(2)的工作面(M面)上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可与卸料门垫块(2)分体,便于调整限位凸台到死点的距离以及更换限位凸台,锁紧装置底座(7)与整机之间用连接螺栓(6)连接,且安装有定位键(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包括卸料门(1)、卸料门垫块(2)、连接螺栓(6)及锁紧装置底座(7),其特征是:卸料门垫块(2)的工作面M面上有限位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包括卸料门(1)、卸料门垫块(2)、连接螺栓(6)及锁紧装置底座(7),其特征是:卸料门垫块(2)的工作面M面上有限位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艾兵朱治桩张仁广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