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770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阀门领域的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包括:阀杆(1)、阀芯(2)、阀体(4)。阀杆(1)与阀芯(2)固连;其特征是:阀芯(2)上端是阀芯端盖(2-1),下端是阀芯圆柱(2-2),阀芯端盖(2-1)的下表面与阀体(4)上表面是平面密封的形式,在它们之间有密封圈(3),构成软密封形式;阀体(4)中心设计有流道(4-1),流道(4-1)与阀芯圆柱(2-2)采用间隙配合。阀芯圆柱(2-2)中心设计有盲孔(2-4),在阀芯圆柱(2-2)外表面设计有泄流口(2-5),泄流口(2-5)距离阀芯端盖(2-1)下表面有一段距离,并且泄流口(2-5)与盲孔(2-4)相贯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避免了对密封圈的冲刷,对流体流量有调节作用,密封性能可靠,阀门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阀门,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快速泄气阀门中,阀门储气室中储藏有大量高压气体,储气室与阀门外部压差大,要求气体释放时间短,因此,对阀门的密封性能和防冲刷性能要求高。若阀门采用金属硬密封的形式能起到抗冲刷性能,但不能对气体进行可靠的密封,因此不能满足要求;若采用软密封的形式对阀门进行密封,能够对气体进行有效的密封,但是密封圈不能够抗冲刷,在气体的冲刷下密封圈将会遭到破坏,阀门密封失效,阀门会产生泄漏。申请号201320125076.8公开的一种防止密封面受到冲刷的阀门结构,该结构通过在阀芯密封面外侧设计有防护罩实现防冲刷,但该结构防护罩加工困难,在阀门启闭的瞬间,不能够有效地防止密封面受到冲刷,而且采用金属硬密封,不能够对气体进行有效的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密封面能够抗冲刷,保护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对流体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从而阀门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包括:阀杆、阀芯、阀体。阀杆与阀芯固连。其特征是:阀芯上端是阀芯端盖,下端是阀芯圆柱,阀芯端盖的下表面与阀体上表面是平面密封的形式,在它们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构成软密封形式;阀体中心设计有流道,流道与阀芯圆柱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阀芯其特征是:在阀芯圆柱中心设计有盲孔,在阀芯圆柱外表面设计有泄流口,并且泄流口与盲孔相贯穿。所述的泄流口其特征是:泄流口距离阀芯端盖下表面有一段距离,在圆柱表面至少有一个这样的泄流口,泄流口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梯形、梯形和矩形组合形状,也可以是上端开口小下端开口大的任意形状。所述的软密封可以是在阀芯端盖上设计槽口,在阀体上表面设计密封座,密封圈装在槽口中,构成平面软密封;也可以是在阀体上设计槽口,在阀芯端盖上设计密封座,密封圈装在槽口中,构成平面软密封。所述的槽口可以为V形槽口,矩形槽口等。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避免了对密封圈的冲刷,由于阀芯圆柱有盲孔,并且在阀芯圆柱外表面有泄流口与圆孔贯穿,当阀门开启的瞬间,泄流口还在阀体上表面下面,气体只能够通过阀芯与阀体配合间隙流出阀门,此时流阻系数大,流速小,对密封圈没有冲刷;随着阀芯的上移,当泄流口移出阀体上表面时,这时密封圈距离阀体上表面一段距离,气体通过密封圈与阀体之间距离流入泄流口从而流出阀门,避免了对软密封圈的冲刷。2.对气体流量有调节作用,由于在阀芯圆柱上有泄流口,当提升阀杆时,阀芯向上移动,当泄流口移到阀体上表面以上,气体就会通过泄流口流出阀门,随着阀杆的提升,泄流口移出阀体上表面的距离越来越大,这时气体流出阀门的流量也越大,实现对流量的调节。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可靠,抗冲刷能力强,阀门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泄流口与盲孔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泄流口移出阀体上表面一段距离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槽口与密封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槽口与泄流口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泄流口示意图。图中序号:1:阀杆、2:阀芯、2-1:阀芯端盖、2-2:阀芯圆柱、2-3:槽口、2-4:盲孔、2-5:泄流口、2-6:密封座、3:密封圈、4:阀体、4-1:流道、4_2:密封座、4_3: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现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一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包括:阀杆(I)、阀芯(2)、阀体(4)。阀杆(I)与阀芯(2)固连。其特征是:阀芯(2)上端是阀芯端盖(2-1),下端是阀芯圆柱(2-2),阀芯端盖的(2-1)下表面设计有槽口(2-3),槽口(2-3)中装配有密封圈(3);阀体(4)上表面设计有密封座(4-2 ),密封座(4-2 )与阀芯端盖上(2-1)的槽口( 2-3 )配合;阀体(4)中心设计有流道(4-1),流道(4-1)与阀芯圆柱(2-2)采用间隙配合。本例工作原理:当阀门需要释放高压气体时,向上提升阀杆(I)带动阀芯(2)向上移动,当密封座(4-2)与密封圈(3)刚刚脱离时,阀芯圆柱(2-2)没有移出阀体(4)上表面仍与阀体(4)配合,由于阀体(4)与阀芯圆柱(2-2)采用间隙配合,会有少量的高压气体从阀体(4)与阀芯圆柱(2-2)配合间隙流出,但这时气体的流阻系数大,故气体流速小,对密封圈(3)没有冲刷作用;随着阀芯(2)的继续上移,阀芯圆柱(2-2)会移出阀体(4)上表面,而此时阀芯端盖(2-1)与阀体(4)之间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气体会直接通过阀体(4)与阀芯端盖(2-1)之间的距离间隙流入流道(4-1)从而流出阀门,避免了对密封圈(3)的冲刷,阀门密封过程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在阀门整个启闭的过程中避免了对密封圈(3)的冲刷,从而阀门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实施例二 本例中所述的阀芯圆柱(2-2 )上开设有盲孔(2-4 ),在阀芯圆柱(2-2 )外表面设计有泄流口( 2-5 ),泄流口( 2-5 )距离阀芯端盖(2-1)下表面有一段距离,并且泄流口( 2-5 )与盲孔(2-4)相贯穿。本例工作原理:当阀门需要释放高压气体时,向上提升阀杆(I)带动阀芯(2)向上移动,当密封座(4-2)与密封圈(3)刚刚脱离时,阀芯(2)上的泄流口(2-5)处于阀体(4)的上表面以下,由于阀体(4)与阀芯圆柱(2-2)采用间隙配合,会有少量的高压气体从阀体(4)与阀芯圆柱(2-2)配合间隙流出,但这时气体的流阻系数大,故气体流速小,对密封圈(3)没有冲刷作用;随着阀芯(2)的继续上移,阀芯圆柱(2-2)上的泄流口(2-5)会移出阀体(4)上表面一部分,而此时密封圈(3)与密封座(4-2)之间脱离了一段距离,高压气体就会通过密封面脱离的距离流入泄流口(2-5)进入盲孔(2-4)中从而流出阀门,但此时泄流口( 2-5)开口较小,对气体的流阻较大,起减缓气体流速的作用,而且阀芯端盖(2-1)距离阀体(4)上表面一段距离,气体会直接流入泄流口(2-5)流出阀门,此过程中避免了对密封圈(3)的冲刷;随着阀芯(2)的继续上升,泄流口(2-5)移出阀体(4)上表面距离逐渐增加,而密封圈(3)与密封座(4-2)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加大,当阀芯圆柱(2-2)与阀体(4)脱离时,气体会直接通过流道(4-1)流出阀门,对密封圈(3)没有冲刷作用;阀门密封过程是上述的逆过程。在整个启闭过程中,对气体流量有调节作用,避免了对密封圈(3)的冲刷,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实施例三 本例中所述的阀芯端盖(2-1)上设计有密封座(2-6),在阀体(4)上表面设计有槽口(4-3 ),其余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四 本例中所述的阀芯端盖(2-1)上设计有密封座(2-6),在阀体(4)上表面设计有槽口(4-3),其余同实施例二。实施例五 本例中泄流口(2-7)形状为矩形,其余同实施例二。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更好的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使用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包括有:阀杆(1)、阀芯(2)、阀体(4)。阀杆(1)与阀芯(2)固连;其特征是:阀芯(2)上端是阀芯端盖(2?1),下端是阀芯圆柱(2?2),阀芯端盖(2?1)的下表面与阀体(4)上表面是平面密封的形式,在它们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构成软密封形式;阀体(4)中心设计有流道(4?1),流道(4?1)与阀芯圆柱(2?2)采用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刷的阀门密封结构,包括有:阀杆(I)、阀芯(2)、阀体(4)。阀杆(I)与阀芯(2)固连;其特征是:阀芯(2)上端是阀芯端盖(2-1),下端是阀芯圆柱(2-2),阀芯端盖(2-1)的下表面与阀体(4)上表面是平面密封的形式,在它们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构成软密封形式;阀体(4)中心设计有流道(4-1),流道(4-1)与阀芯圆柱(2-2)采用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2)其特征是:在阀芯圆柱(2-2)中心设计有盲孔(2-4),在阀芯圆柱(2-2)外表面设计有泄流口( 2-5),并且泄流口( 2-5)与盲孔(2-4)相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彬姚进王万平许世法蒋正茂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