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直线驱动往复式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751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6:44
一种直线驱动往复式柱塞泵。泵体内在腔吸口阀与排口阀之间的吸段、中段、排段空间形成圆柱活塞缸;吸端阀、永磁体N极端、永磁体S极端和排端阀通过连杆和连接架的联结结构构成圆柱活塞;活塞由驱动电路通过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驱动。吸口阀紧密装配在吸口的内侧,排口阀紧密装配在排口的内侧。吸端阀通过连杆与永磁体N极端连接;永磁体S极端通过连杆和连接架与排端阀连接。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分别套装在泵体的吸段和排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驱动往复式柱塞泵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塞泵结构。
技术介绍
许多泵,特别是柱塞泵以其泄漏小、适合压力高等诸多优势而成为广泛使用的产品。而柱塞泵均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旋转机械,再由旋转机械带动柱形活塞来运行的。它是首先将电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然后,再将旋转运动机械能转化为直线运动机械能。这两个过程除大量的能量损耗外,还有更大的机械损耗,造成了很低的能效和机械效率,加之复杂的结构造成的泄漏,综合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其广泛领域的使用面,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诸如电能、机械能、结构、材料等方面的节能、增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改变这种泵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使之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尽可能多地提高能效和机械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驱动往复式柱塞泵。泵体内在腔吸口阀与排口阀之间的吸段、中段、排段空间形成圆柱活塞缸;吸端阀、永磁体N极端、永磁体S极端和排端阀通过连杆和连接架的联结结构构成圆柱活塞;活塞由驱动电路通过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驱动。吸口阀紧密装配在吸口的内侧,排口阀紧密装配在排口的内侧。吸端阀通过连杆与永磁体N极端连接;永磁体S极端通过连杆和连接架与排端阀连接。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分别套装在泵体的吸段和排段。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泵体内腔在吸口阀与排口阀之间的吸段、中段、排段空间形成圆柱活塞缸;吸端阀、永磁体N极端、永磁体S极端和排端阀通过连杆和连接架的联结结构构成圆柱活塞;活塞由驱动电路通过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驱动。吸口作为气、液吸入口和与吸管配合的安装端,处于泵体的吸端;排口作为气、液排出口和与排管配合的安装端,处于泵体的排端。吸口阀作为单向助吸止排的静部件结构,紧密装配在吸口的内侧,即吸段的左端;排口阀作为单向助排止吸的静部件结构,紧密装配在排口的内侧,即排段的右端。吸端阀作为单向助吸止排的动部件结构和活塞吸端,通过连杆与作为吸段驱动部件机电转换结构的永磁体N极端连接。永磁体S极端作为排段驱动部件机电转换结构,通过连杆和连接架,与作为单向助排止吸动部件结构和活塞排端的排端阀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泵体结构大大简化,工作方式简单、直接,并且由此可使泄漏大大降低,效能/体积比大大提高;也由此而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广品维护难度大大减小,广品有效寿命大大提闻;在电能、机械能、结构、材料等方面广生可观的节能、增效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直线驱动柱塞泵剖视图。图2是柱塞泵驱动电路结构图。 图3是工作电源变换电路结构图。 图4是直线驱动柱塞泵配套示意图。在图1、2中:1.吸口,2.吸口阀,3.吸端阀,4.连杆,5.永磁体N极端,6.N极电磁线圈,7.接线室,P为N极电磁线圈同名接线端,g为电磁线圈接地端,η为S极电磁线圈异名接线端。8.S极电磁线圈,9.永磁体S极端,10.连接架,11.排端阀,12.排口阀,13.排口,14.调速器,15.电源线,16.电源开关按键。在图2中=R1为振荡器延时电阻,G1为振荡器延时调节电位器,R2为振荡器延时电阻,C1为振荡器延时电容,U1为555定时器芯片,C2为振荡器滤波电容,R3为振荡信号负载电阻,s为振荡信号接线端,G2为交跃调节电位器,LCp为正侧光耦器件,LCn为负侧光耦器件,TVS为隧道二极管,Rpi为正侧负载电阻,Rni为负侧负载电阻,Qp为P沟道MOSFET器件,E为正电源接线端,Rp2为正侧耦合电阻,Rn2为负侧耦合电阻,Qn为N沟道MOSFET器件,-E为负电源接线端,L1为N极电磁线圈等效电感,L2为S极电磁线圈等效电感,D1为电感L1续流二极管,D2为电感L2续流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直线驱动柱塞泵剖视图中:按从左至右顺序,将直线驱动柱塞泵泵体划分为吸端、吸段、中段、排段、排端。泵体内在腔吸口阀2与排口阀12之间的吸段、中段、排段空间形成圆柱活塞缸;吸端阀3、永磁体N极端5、永磁体S极端9和排端阀11通过连杆4和连接架10的联结结构构成圆柱活塞。活塞由驱动电路通过N极电磁线圈6和S极电磁线圈8驱动。吸口 I作为气、液吸入口和与吸管配合的安装端,处于泵体的吸端;吸口阀2作为单向助吸止排的静部件结构,紧密装配在吸口 I的内侧,即吸段的左端;吸端阀3作为单向助吸止排的动部件结构和活塞吸端,通过连杆4与作为吸段驱动部件机电转换结构的永磁体N极端5连接。N极电磁线圈6作为吸段驱动部件的机电转换结构,套装在泵体的吸段。接线室7作为N极电磁线圈6和S极电磁线圈8与驱动电力线连接的空间,配置在泵体的中段。在接线室7内,N极电磁线圈同名接线端P作为与驱动电力正极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到N极电磁线圈6的同名端;电磁线圈接地端g作为与驱动电力接地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到N极电磁线圈6的异名端和S极电磁线圈8的同名端;S极电磁线圈异名接线端η作为与驱动电力负极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到S极电磁线圈8的异名端。S极电磁线圈8作为排段驱动部件的机电转换结构,套装在泵体的排段。永磁体S极端9作为排段驱动部件机电转换结构,通过连杆4和连接架10,与作为单向助排止吸动部件结构和活塞排端的排端阀11连接;排口阀12作为单向助排止吸的静部件结构,紧密装配在排口 13的内侧,即排段的右端;排口 13作为气、液排出口和与排管配合的安装端,处于泵体的排端。在图2所示的柱塞泵驱动电路结构图中:柱塞泵驱动电路为以ΝΕ555型555定时器芯片UpP沟道MOSFET器件Qp和N沟道MOSFET器件Qn为核心器件的方波交变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产生、转换放大和开关执行三部分。振荡器延时电阻&的一端连接到正电源接线端E,振荡器延时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调速器14的振荡器延时调节电位器G1之一静臂端;调速器14的振荡器延时调节电位器G1之另一静臂端连接到振荡器延时电阻R2的一端,调速器14的振荡器延时调节电位器G1之动臂端连接到555定时器芯片U1的7脚;振荡器延时电阻R2的另一端与振荡器延时电容仏的正极端连接,该连接点同时与555定时器芯片U1的2、6脚连接。555定时器芯片U1的4、8脚同时连接到正电源接线端E,555定时器芯片U1的I脚接地,555定时器芯片U1的5脚通过振荡器滤波电容C2接地,555定时器芯片U1的3脚通过振荡信号负载电阻R3连接到正电源接线端E,并作为振荡信号接线端S,与交跃调节电位器G2的动臂端连接。正侧光耦器件LCp的I脚连接到正电源接线端E,正侧光耦器件LCp的2脚与交跃调节电位器G2的一静臂端连接,正侧光耦器件LCp的3脚接地,正侧光耦器件LCp的4脚通过正侧负载电阻Rpi连接到正电源接线端E。负侧光耦器件LCn的I脚与交跃调节电位器G2的另一静臂端连接,负侧光耦器件LCn的2脚与隧道二极管TVS的正极连接,负侧光耦器件LCn的3脚通过负侧负载电阻Rni连接到负电源接线端-E,负侧光耦器件LCn的4脚接地。P沟道MOSFET器件Qp的源极连接到正电源接线端E,P沟道MOSFET器件Qp的门极通过正侧耦合电阻Rp2与正侧光耦器件LCp的4脚连接,P沟道MOSFE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驱动往复式柱塞泵,其特征是:泵体内腔在吸口阀与排口阀之间的吸段、中段、排段空间形成圆柱活塞缸;吸端阀、永磁体N极端、永磁体S极端和排端阀通过连杆和连接架的联结结构构成圆柱活塞;活塞由驱动电路通过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驱动;?吸口作为气、液吸入口和与吸管配合的安装端,处于泵体的吸端;排口作为气、液排出口和与排管配合的安装端,处于泵体的排端;吸口阀作为单向助吸止排的静部件结构,紧密装配在吸口的内侧,即吸段的左端;排口阀作为单向助排止吸的静部件结构,紧密装配在排口的内侧,即排段的右端;吸端阀作为单向助吸止排的动部件结构和活塞吸端,通过连杆与作为吸段驱动部件机电转换结构的永磁体N极端连接;永磁体S极端作为排段驱动部件机电转换结构,通过连杆和连接架,与作为单向助排止吸动部件结构和活塞排端的排端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驱动往复式柱塞泵,其特征是:泵体内腔在吸口阀与排口阀之间的吸段、中段、排段空间形成圆柱活塞缸;吸端阀、永磁体N极端、永磁体S极端和排端阀通过连杆和连接架的联结结构构成圆柱活塞;活塞由驱动电路通过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驱动; 吸口作为气、液吸入口和与吸管配合的安装端,处于泵体的吸端;排口作为气、液排出口和与排管配合的安装端,处于泵体的排端;吸口阀作为单向助吸止排的静部件结构,紧密装配在吸口的内侧,即吸段的左端;排口阀作为单向助排止吸的静部件结构,紧密装配在排口的内侧,即排段的右端;吸端阀作为单向助吸止排的动部件结构和活塞吸端,通过连杆与作为吸段驱动部件机电转换结构的永磁体N极端连接;永磁体S极端作为排段驱动部件机电转换结构,通过连杆和连接架,与作为单向助排止吸动部件结构和活塞排端的排端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驱动柱塞泵,其特征是: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作为吸段和排段驱动部件的机电转换结构,分别套装在泵体的吸段和排段;接线室作为N极电磁线圈和S极电磁线圈与驱动电力线连接的空间,配置在泵体的中段;在接线室内,N极电磁线圈同名接线端作为与驱动电力正极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到N极电磁线圈的同名端;电磁线圈接地端作为与驱动电力接地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到N极电磁线圈的异名端和S极电磁线圈的同名端;S极电磁线圈异名接线端作为与驱动电力负极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到S极电磁线圈的异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驱动柱塞泵,其特征是:柱塞泵驱动电路为以NE555型555定时器芯片、P沟道MOSFET器件和N沟道MOSFET器件为核心器件的方波交变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产生、转换放大和开关执行三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驱动柱塞泵,其特征是:驱动信号产生部分的振荡器延时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到正电源接线端E,振荡器延时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调速器的振荡器延时调节电位器G1之一静臂端;调速器的振荡器延时调节电位器G1之另一静臂端连接到振荡器延时电阻民的一端,调速器的振荡器延时调节电位器G1之动臂端连接到555定时器芯片U1的7脚;振荡器延时电阻R2的另一端与振荡器延时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百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