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734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包括短节基体,短节基体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孔,还包括自上而下设置于短节基体内的上基体、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上基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内滑套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一空腔;下基体开设有第二空腔及通孔,第二空腔的下端封闭,内滑套密封连接于下基体上,且第一空腔连通第二空腔,连接孔与通孔相对应;滑动密封体包括桶状主体及密封件,该桶状主体滑动连接在内滑套上,密封件设置在桶状主体的上端,且密封件与开口相适配;短节基体的内侧壁与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之间还设置有连通开口及短节基体下端的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钻井过程中的压力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设备的配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
技术介绍
钻井的根本目的是采用破岩钻井工具,破碎底层岩石,为开发地下资源形成通道,钻井过程中喷、漏、塌、卡等井下复杂情况,仍是当前钻井技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问题。在钻井作业中,连接单根或者立柱的过程中需要停泵3-5分钟,在这段时间泥浆循环会停止,泥浆的短暂停止可能造成大块地岩屑的下落而埋住钻头,很可能造成卡钻事故,此外,钻井时的保持井内的稳定性也是个突出的问题,例如,钻井中造成环空中动态压差,导致钻井液循环漏失,而且井底压力下降,有时会引起井涌,在循环恢复时井底压力突增对敏感性地层可能引起循环漏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更好的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包括短节基体,所述短节基体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孔,还包括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短节基体内的上基体、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所述上基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 ;所述内滑套沿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包括短节基体,所述短节基体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短节基体内的上基体、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所述上基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所述内滑套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一空腔;所述下基体开设有第二空腔及连通第二空腔的通孔,所述第二空腔的下端封闭,所述内滑套密封连接所述下基体上,且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滑动密封体包括桶状主体及密封件,该桶状主体滑动连接在内滑套上,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桶状主体的上端,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开口相适配;所述短节基体的内侧壁与所述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之间还设置有连通开口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包括短节基体,所述短节基体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短节基体内的上基体、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 所述上基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 所述内滑套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一空腔; 所述下基体开设有第二空腔及连通第二空腔的通孔,所述第二空腔的下端封闭,所述内滑套密封连接所述下基体上,且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 所述滑动密封体包括桶状主体及密封件,该桶状主体滑动连接在内滑套上,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桶状主体的上端,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开口相适配; 所述短节基体的内侧壁与所述滑动密封体、内滑套及下基体之间还设置有连通开口及短节基体下端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球面型凸起,所述开口设置有与所述球面型凸起相适配的凹陷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用导柱式连续循环连接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外侧设置第三空腔,所述滑动密封体与所述短节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辇郭德林贾银鸽栾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东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