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定距螺杆,所述定距螺杆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A,另一端焊接有定位螺杆B;所述定位螺杆A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A,所述定位螺杆B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B;所述套筒B外壁上均匀分布有3条定位棱条。所述定距螺杆上还套有塑料套,塑料套两端分别抵靠底座A和底座B。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定距螺杆、定位螺杆以及套筒极易从浇筑物中拆卸出来,定距螺杆、定位螺杆以及套筒能多次重复利用,不仅节约了大量钢材,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拉螺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拉螺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模板连接支撑的对拉螺杆。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物的现浇混凝土施工中,一般都会采用对拉螺杆装置。常规结构的对拉螺杆,包括有定距螺杆、两根定位螺杆和两个套筒,浇筑前,首先将定距螺杆和定位螺杆安装在套筒两侧,然后将定位螺杆的自由端贯穿模板,最后通过夹具和螺母将定位螺杆与模板夹持固定。但这种对拉螺杆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O当混凝土浇注工作完成后,不仅定距螺杆无法取出,同时为防止模板被破坏和保证浇铸成型后墙体的平整度,还需要将伸出墙体两侧的螺杆切除,不但造成了大量钢材的浪费,而且工人的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低; (2)由于通常采用将定位螺杆旋出的方式来拆卸置于混凝土内的定距螺杆和定位螺杆,该旋出的拆卸方式很容易造成距螺杆和定位螺杆在混凝土内共转,使得定距螺杆和定位螺杆不能旋出; (3)定距螺杆的螺纹与定位螺杆的螺孔结合部位容易被锈蚀或堵塞,造成螺纹和螺孔难以进退,以致不易拆装; (4)水泥、浆砂等物质的腐蚀成分容易锈蚀定距螺杆,或者附着在定距螺杆上,致使定距螺杆报废或者不易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螺杆可重复拆卸使用,不仅定位螺杆拆下后能重复使用,定距螺杆也能拆下重复使用的对拉螺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拉螺杆,包括定距螺杆,所述定距螺杆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A,另一端焊接有定位螺杆B ; 所述定位螺杆A由底座A、基座A和螺杆A组成,底座A上开有与定距螺杆螺纹相配合的螺孔,所述基座A前端为六角头状;操作时,通过对基座A前端六角头状施力实现定位螺杆A和套筒A的旋出拆除,拆卸方便,对套筒的损耗减少,缩短了拆模时间,提供了施工效率。所述底座A、基座A和螺杆A的横截面依次变小; 所述定位螺杆A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A,套筒A内圈中下部设置有与基座A相配合的通孔A,所述通孔A内周面均布有若干齿条,该若干齿条能在径向将定位螺杆A固定,防止定位螺杆A和套筒A之间出现空转;所述通孔A底端与套筒A内壁构成一凹台A,所述底座A嵌入凹台A内,该凹台A和底座A的配合方式起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能有效防止水泥浆砂通过套筒A和定位螺杆A结合部渗漏;所述通孔A中上端通过若干加强筋A固定在套筒A内壁,该加强筋A的设置不仅提高了通孔附着在套筒A内壁的强度,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用料,节约了成本。所述定位螺杆B由底座B,基座B和螺杆B组成,其基座B为六棱柱; 所述底座B、基座B和螺杆B的直接依次变小; 所述定位螺杆B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B,套筒B内圈中下部设置有与基座B相配合的六角头通孔B,所述六角头通孔B底端与套筒B内壁构成一凹台B,所述底座B嵌入凹台B内;所述六角头通孔B中上端通过若干加强筋B固定在套筒B内壁; 所述套筒B外壁上均匀分布有3条定位棱条。所述定距螺杆上还套有塑料套,塑料套两端分别抵靠底座A和底座B。最优的,所述套筒A和套筒B为PE塑料套筒。使用时,即在浇筑前,首先将塑料套套在定距螺杆上,然后将定位螺杆A与定距螺杆螺纹旋接,再分别为定位螺杆A和定位螺杆B套上套筒A和套筒B,将螺杆A和螺杆B贯穿模板,最后通过夹具和螺母将螺杆A和螺杆B与模板夹持固定。浇筑完成后,首先采用与基座A前端六角头状相匹配的施力工具,将定位螺杆A和套筒A旋出,由于在套筒B的外壁上均勻设置有3条定位棱条,该定位3条定位棱条能在径向将套筒B、定位螺杆B以及定距螺杆牢牢固定,使其不能旋转,故而很轻松就将将定位螺杆A和套筒A旋出。此时再采用与定位螺杆B相匹配的施力工具,将套筒B、定位螺杆B以及定距螺杆从浇筑物中抽出来,此时,套筒B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3条定位棱条又在轴向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套筒B、定位螺杆B以及定距螺杆很容易从浇筑物中抽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定距螺杆、定位螺杆以及套筒极易从浇筑物中拆卸出来,定距螺杆、定位螺杆以及套筒能多次重复利用,不仅节约了大量钢材,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2)在一端的套筒外表面上设置的定位棱条,其在径向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能有效防止在旋出另一端的定位螺杆时由于共转带来的拆卸困难问题,也在轴向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套筒B、定位螺杆B以及定距螺杆很容易从浇筑物中抽出。(3)在定距螺杆上套有塑料套,该塑料套两端分别抵紧底座A和底座B。首先,该塑料套能有效的防止附着在定距螺杆上,避免定距螺杆不能拔出的现象;也能避免定距螺杆被水泥、油漆等物质粘接后不易消除,导致螺杆报废的现象。其次,该塑料套也能有效防止水泥浆砂中的腐蚀成分锈蚀定距螺杆,还能起到很好的防渗漏效果。再者,该塑料套还能避免定距螺杆的螺纹与定位螺杆的螺孔结合部位被锈蚀或堵塞,不会造成螺纹和螺孔难以进退,以致出现不易拆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为去除套筒和塑料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螺杆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螺杆B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的左视结构不意图; 图7为套筒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套筒B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距螺杆;2、定位螺杆A ;2.1、底座A ;2.2、基座A ;2.3、螺杆A ;3、定位螺杆B ; 3.1、底座B ;3.2、基座B ;3.3、螺杆B ;4、套筒A ;4.1、通孔A ;4.2、凹台A ;4.3、加强筋A ;5、套筒B ;5.1、六角头通孔B ;5.2、凹台B ;5.3、加强筋B ;6、定位棱条;7、塑料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对拉螺杆,包括定距螺杆1,定距螺杆I 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A2,另一端焊接有定位螺杆B3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定位螺杆A2由底座A2.1、基座A2.2和螺杆A2.3组成,底座A2.1上开有与定距螺杆I螺纹相配合的螺孔,基座A2.2前端为六角头状;底座A2.1、基座A2.2和螺杆A2.3的横截面依次变小;定位螺杆A2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A4,如图7所示,套筒A4内圈中下部设置有与基座A2.2相配合的通孔A4.1,通孔A4.1内周面均布有若干齿条,通孔A4.1底端与套筒A4内壁构成一凹台A4.2,底座A2.1嵌入凹台A4.2内;通孔A4.1中上端通过若干加强筋A4.3固定在套筒A4内壁。结合图5和图6所示,定位螺杆B3由底座B3.1,基座B3.2和螺杆B3.3组成,其基座B3.2为六棱柱;底座B3.1、基座B3.2和螺杆B3.3的横截面依次变小;定位螺杆B3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B5,结合图8和图9所示,套筒B5内圈中下部设置有与基座B3.2相配合的六角头通孔B5.1,六角头通孔B5.1底端与套筒B5内壁构成一凹台B5.2,底座B3.1嵌入凹台B5.2内;六角头通孔B5.1中上端通过若干加强筋B5.3固定在套筒B5内壁;套筒B5外壁上均匀分布有3条定位棱条6。定距螺杆I上还套有塑料套7,且塑料套7两端分别抵靠底座A2.1和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拉螺杆,包括定距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螺杆(1)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A(2),另一端焊接有定位螺杆B(3);所述定位螺杆A(2)由底座A(2.1)、基座A(2.2)和螺杆A(2.3)组成,底座A(2.1)上开有与定距螺杆(1)螺纹相配合的螺孔,所述基座A(2.2)前端为六角头状;?所述定位螺杆A(2)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A(4),套筒A(4)内圈中下部设置有与基座A(2.2)相配合的通孔A(4.1),所述通孔A(4.1)内周面均布有若干齿条,所述通孔A(4.1)底端与套筒A(4)内壁构成一凹台A(4.2),所述底座A(2.1)嵌入凹台A(4.2)内;所述通孔A(4.1)中上端通过若干加强筋A(4.3)固定在套筒A(4)内壁;所述定位螺杆B(3)由底座B(3.1),基座B(3.2)和螺杆B(3.3)组成,其基座B(3.2)为六棱柱;所述定位螺杆B(3)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B(5),套筒B(5)内圈中下部设置有与基座B(3.2)相配合的六角头通孔B(5.1),所述六角头通孔B(5.1)底端与套筒B(5)内壁构成一凹台B(5.2),所述底座B(3.1)嵌入凹台B(5.2)内;所述六角头通孔B(5.1)中上端通过若干加强筋B(5.3)固定在套筒B(5)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拉螺杆,包括定距螺杆(I),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距螺杆(I)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A (2),另一端焊接有定位螺杆B (3); 所述定位螺杆A (2)由底座A (2.1)、基座A (2.2)和螺杆A (2.3)组成,底座A (2.1)上开有与定距螺杆(I)螺纹相配合的螺孔,所述基座A (2.2)前端为六角头状; 所述定位螺杆A (2)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A (4),套筒A (4)内圈中下部设置有与基座A (2.2)相配合的通孔A (4.1),所述通孔A (4.1)内周面均布有若干齿条,所述通孔A (4.1)底端与套筒A (4)内壁构成一凹台A (4.2),所述底座A (2.1)嵌入凹台A(4.2)内;所述通孔A (4.1)中上端通过若干加强筋A (4.3)固定在套筒A (4)内壁; 所述定位螺杆B (3)由底座B (3.1),基座B (3.2)和螺杆B (3.3)组成,其基座B(3.2)为六棱柱; 所述定位螺杆B (3)上套有中空圆台结构的套筒B (5),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喆,程晓波,肖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晟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