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热合金热加工
,特别是涉及,适用于消除700°C蒸汽温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耐热合金管道制坯过程中由于未再结晶或局部再结晶导致的表面褶皱缺陷,改善制坯时表面质量,提高合金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技术背景我国600°C超超临界电站大口径管的制造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可以利用垂直挤压技术生产规格为0273~1066mm,壁厚20~130mm的钢管。700°C超超临界机组可以进一步节能减排,我国已经成立700°C先进超超临界燃煤火力发电技术创新联盟,着力于建设700°C超超临界示范电站。600°C超超临界电站用厚壁大口径管为铁素体系耐热钢,已经不能应用到700°C,必须选用镍基耐热合金制造厚壁大口径管。与铁素体系耐热钢相比,镍基耐热合金变形抗力大,热加工变形温度区间窄,大尺寸锭型难变形。目前,电站用厚壁大口径的热挤压技术已经成熟,并解决了600°C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外径0 273~1066mm,壁厚20~130mm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制造。铁素体系耐热钢大口径钢管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方法主要采用垂直挤压技术,详见专利CN 101706019 B[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耐热合金热加工表面褶皱的方法,适用于耐热合金的成分重量%为:Cr21?23%;Fe<1.0%;C0.03?0.08%;Mn≤0.5%;Si≤0.25%;Co11?13%;Mo8.0?10.0%;Ti0.3?0.5%;Al0.8?1.3%;Cu≤0.15%;P<0.012%;S<0.008%;B0.002?0.005%;Nb≤1.0%;V≤0.6%;W<2.0%;N≤0.015%;Ca≤0.01%;Zr≤0.02%;余量为镍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特征在于,工艺中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1)制管坯镦粗时要严格控制下限热加工温度,所述下限热加工温度为1050~1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耐热合金热加工表面褶皱的方法,适用于耐热合金的成分重量%为:Cr21-23% ;Fe < 1.0% ;C0.03-0.08% ;Mn ≤ 0.5% ;Si ≤ 0.25% ;Coll-13% ;Mo8.0-10.0% ;Ti0.3-0.5% ;A10.8-1.3% ;Cu ≤ 0.15% ;P < 0.012% ;S < 0.008% ;B0.002-0.005% ;Nb ≤1.0% ;V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东,陈正宗,包汉生,杨钢,干勇,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