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052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包括低温加热腔、中温加热腔和高温加热腔,低温加热腔位于中温加热腔的上方,高温加热腔位于中温加热腔的下方,低温加热腔、中温加热腔和高温加热腔内均设置有若干加热棒,低温加热腔通过第一连通管与中温加热腔相连通,中温加热腔通过第二连通管与高温加热腔相连通,高温加热腔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线圈,高温加热腔的底部设有出胶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能够保证经过高温加热腔流出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部分胶黏剂位于低温加热腔和中温加热腔中,避免胶黏剂长时间的高温加热,使得流出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同时节约了电能,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
】本技术涉及熔胶设备的
,特别是熔胶炉中的加热腔的
。【
技术介绍
】在胶粘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胶黏剂在熔胶炉中熔化成流动性良好的液体后涂布在硅油纸上,因此胶黏剂的粘结性和流动性是否良好决定了胶黏剂的涂布效果。目前市场上的加热腔中的胶黏剂长时间均处于高温加热状态,这样虽然能保证胶黏剂的具有一定的良好性,但是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会使得胶黏剂的粘结性能下降,使得生产出来的胶粘板的粘结性能不够理想,同时长时间使用高温加热胶黏剂需要耗费大量电能,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能够使胶黏剂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同时,保证胶黏剂良好的粘结性,同时节约了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包括低温加热腔、中温加热腔和高温加热腔,所述低温加热腔位于中温加热腔的上方,所述高温加热腔位于中温加热腔的下方,低温加热腔、中温加热腔和高温加热腔内均设置有若干加热棒,所述低温加热腔通过第一连通管与中温加热腔相连通,所述中温加热腔通过第二连通管与高温加热腔相连通,所述高温加热腔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线圈,高温加热腔的底部设有出胶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低温加热腔的底表面相连通,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中温加热腔的一侧相连通,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一阀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中温加热腔的底表面相连通,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高温加热腔的一侧相连通,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二阀门。作为优选,所述低温加热腔内设有I~3根加热棒,所述中温加热腔内设有4~6根加热棒,所述高温加热腔内设有7~10根加热棒。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加热腔的底表面为斜面结构,高温加热腔的底表面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5~15°,斜面结构的设计更加有利于胶黏剂从高温加热腔中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三个不同温度的加热腔,三个加热腔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可以通过控制阀门使得胶黏剂从低温加热腔流入中温加热腔,最后流入高温加热腔,保证经过高温加热腔流出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其余胶黏剂位于低温加热腔和中温加热腔中,避免胶黏剂长时间的高温加热,使得流出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同时节约了电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_低温加热腔、2-中温加热腔、3-高温加热腔、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加热棒、31-加热线圈、32-出胶口、41-第一阀门、51-第二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包括低温加热腔1、中温加热腔2和高温加热腔3,所述低温加热腔I位于中温加热腔2的上方,所述高温加热腔3位于中温加热腔2的下方,低温加热腔1、中温加热腔2和高温加热腔3内均设置有若干加热棒6,所述低温加热腔I通过第一连通管4与中温加热腔2相连通,所述中温加热腔2通过第二连通管5与高温加热腔3相连通,所述高温加热腔3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线圈31,高温加热腔3的底部设有出胶口 32所述第一连通管4的一端与低温加热腔I的底表面相连通,第一连通管4的另一端与中温加热腔2的一侧相连通,第一连通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41,所述第二连通管5的一端与中温加热腔2的底表面相连通,第二连通管5的另一端与高温加热腔3的一侧相连通,第二连通管5上设有第二阀门51所述低温加热腔I内设有I~3根加热棒6,所述中温加热腔2内设有4~6根加热棒6,所述高温加热腔3内设有7~10根加热棒6,所述高温加热腔3的底表面为斜面结构,高温加热腔3的底表面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5 ~15°。 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在工作过程中,打开第一阀门41,使得低温加热腔I内的胶黏剂通过第一连通管4流入中温加热腔2中进行预热,在需要输出胶黏剂时,打开第二阀门5,使得中温加热腔2内的胶黏剂流入高温加热腔3中,在高温加热腔3内的加热棒6和缠绕在高温加热腔3外表面的加热线圈31的共同加热下,使得胶黏剂迅速熔化成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的粘稠液体,然后胶黏剂从出胶口 32流出。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加热腔(1)、中温加热腔(2)和高温加热腔(3),所述低温加热腔(1)位于中温加热腔(2)的上方,所述高温加热腔(3)位于中温加热腔(2)的下方,低温加热腔(1)、中温加热腔(2)和高温加热腔(3)内均设置有若干加热棒(6),所述低温加热腔(1)通过第一连通管(4)与中温加热腔(2)相连通,所述中温加热腔(2)通过第二连通管(5)与高温加热腔(3)相连通,所述高温加热腔(3)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线圈(31),高温加热腔(3)的底部设有出胶口(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加热腔(I)、中温加热腔(2)和高温加热腔(3),所述低温加热腔(I)位于中温加热腔(2)的上方,所述高温加热腔(3)位于中温加热腔(2)的下方,低温加热腔(I)、中温加热腔(2)和高温加热腔(3)内均设置有若干加热棒(6),所述低温加热腔(I)通过第一连通管(4)与中温加热腔(2)相连通,所述中温加热腔(2 )通过第二连通管(5 )与高温加热腔(3 )相连通,所述高温加热腔(3 )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线圈(31),高温加热腔(3)的底部设有出胶口(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胶炉变温加热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4)的一端与低温加热腔(I)的底表面相连通,第一连通管(4)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煊孙云冲胡国康胡特波胡浓明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七星桥胶粘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