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007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箱体、中隔板、带有风叶的风机、冷凝器、压缩机和带有散热器的电控盒,中隔板设于箱体内并将该箱体间隔成左箱体和右箱体,风机和冷凝器安装在左箱体,压缩机安装在右箱体,电控盒纵向插接于中隔板上,电控盒的散热器纵向放置在左箱体内,电控盒的其它部分设于右箱体内。通过将电控盒纵向插接于中隔板上,不但便于电控盒的安装,而且也便于电控盒的拆卸维修,同时,该电控盒除了散热器部分设置在左箱体内,其它部分设于右箱体内,这样,可较佳地降低对冷凝器通风的阻挡,保证冷凝器的冷凝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外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频空调室外机,其所配设的电控盒一般置于间隔冷凝器与压缩机两者的中隔板上,并横跨风道侧以及压缩机侧,但是将电控盒安装在中隔板上时,普遍需要利用电机支架、螺钉等紧固固定,而这样的安装方式不但麻烦费事,且不利于电控盒的拆装维修。另外,目前的电控盒一般大部分或全部置于冷凝器的风机侧,借以通过风机带动电控盒的散热器散热,但由于受到空调室外机的箱体的高度限制,并且考虑到散热器与风机叶片的干涉,故,散热器的高度不能设计的过高,可是,如果散热器的高度达不到需求,则会影响其散热效果,这样,就难以保证压缩机的高频运行。还有,如果将电控盒一半以上的部分设于冷凝器供空气流通的风道侧,这样,会影响冷凝器的通风效果,降低其换热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控盒拆装麻烦、容易因其设置位置引发散热不良和影响空调室外机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箱体、中隔板、带有风叶的风机、冷凝器、压缩机和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箱体、中隔板、带有风叶的风机、冷凝器、压缩机和带有散热器的电控盒,所述中隔板设于所述箱体内并将该箱体间隔成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风机和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左箱体,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右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纵向插接于所述中隔板上,所述电控盒的散热器纵向设置在所述左箱体内,所述电控盒的其它部分设于所述右箱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箱体、中隔板、带有风叶的风机、冷凝器、压缩机和带有散热器的电控盒,所述中隔板设于所述箱体内并将该箱体间隔成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风机和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左箱体,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右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纵向插接于所述中隔板上,所述电控盒的散热器纵向设置在所述左箱体内,所述电控盒的其它部分设于所述右箱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还包括主盒体及辅盒体; 所述主盒体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中隔板设有与该第一插接部配合的第二插接部,所述主盒体通过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配合而插接于所述中隔板; 所述辅盒体枢接在所述主盒体上; 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冷凝器供空气流通的风道上且与所述主盒体底部相互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设于所述主盒体的一侧用以限制所述主盒体移动的第一插接片、设于所述主盒体的另一侧用以限制所述主盒体移动的第二插接片及设于所述主盒体的底侧用以定位所述主盒体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设于所述中隔板的一侧用以与所述第一插接片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槽、设于所述中隔板的另一侧用以与所述第二插接片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槽及设于自所述中隔板表面凸出的支撑凸块用以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所述中隔板沿其长度方向凹陷有一用以供所述主盒体容置的缺口,且该缺口延伸至所述支撑凸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珙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