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348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包括雾化杯、连接罩、液体输送管、输液器接口、液体输送卡子、气体输送管、虹吸罩及输出管,所述雾化杯上端与所述连接罩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罩的上端与所述输出管连通;所述液体输送管一端与雾化杯连通;所述输液器接口位于所述液体输送管另外一端;所述气体输送管从所述雾化杯的底端中部穿入所述雾化杯;所述虹吸罩套设在所述雾化杯内的所述气体输送管上,且所述虹吸罩内壁与所述气体输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液体虹吸通道。该装置生产方便,输液器与输液器接口适配度高,且只需要将输液器或注射器与输液接口连接,既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补充或添加需要计量的药剂或药液,临床操作方便、加药准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的是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对呼吸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已经开始采用人工气道,其管道外口与外界大气形成直接通路,但是这会丧失气体经过鼻腔的过滤和湿化作用,导致气道湿化功能丧失。因此,存在对持续气道湿化的需求。然而,目前临床上的气道持续湿化手段有限。现有气道湿化方法通常加盖湿纱布、在气道内持续输注液体,这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并且在气道分泌物多时也不方便于分泌物的吸出。此外,现有的主动加热性气道湿化器价格昂贵且存在过度湿化。因此,目前临床上尚无经济的、有效的持续气道湿化方法,也无既能湿化又能雾化治疗的医疗装置。中国专利专利号:201220294478.6,专利人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公开了一种雾化湿化器,该雾化湿化器包括雾化杯、连接罩、液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和剂量设定装置,其中雾化杯与连接罩连接,液体输送管经由剂量设定装置与雾化杯连通,并且气体输送管经由雾化杯的端部与连接罩连通,雾化装置是通过在雾化杯中设置形状相似的隔离壁、隔离罩而形成的,并且由于设置有剂量设定装置,导致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杯、连接罩、液体输送管、输液器接口、液体输送卡子、气体输送管、虹吸罩及输出管,所述雾化杯上端与所述连接罩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罩的上端与所述输出管连通;所述液体输送管一端与所述雾化杯连通;所述输液器接口位于所述液体输送管另外一端;所述液体输送卡子设置在所述液体输送管上靠近所述输液器接口的位置;所述气体输送管从所述雾化杯的底端穿入所述雾化杯;所述虹吸罩套设在所述雾化杯内的所述气体输送管上,且所述虹吸罩内壁与所述气体输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液体虹吸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杯、连接罩、液体输送管、输液器接口、液体输送卡子、气体输送管、虹吸罩及输出管, 所述雾化杯上端与所述连接罩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罩的上端与所述输出管连通;所述液体输送管一端与所述雾化杯连通;所述输液器接口位于所述液体输送管另外一端;所述液体输送卡子设置在所述液体输送管上靠近所述输液器接口的位置;所述气体输送管从所述雾化杯的底端穿入所述雾化杯;所述虹吸罩套设在所述雾化杯内的所述气体输送管上,且所述虹吸罩内壁与所述气体输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液体虹吸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管上端面设置气体输送通孔;所述虹吸罩包括套筒部分,该套筒部分的内径比所述气体输送管的外径稍大,该套筒部分套装在所述气体输送管的上端部,在气体输送管的外壁和套筒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在所述套筒部分的顶端面形成有虹吸罩通孔,该虹吸罩通孔与所述气体输送通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套筒部分的顶端面内侧形成有微小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虹吸罩套筒部分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微小突起或者纵向凸条,所述突起或凸条抵靠所述雾化杯内的所述气体输送管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气流驱动型持续气道雾化湿化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于学忠郑亮亮朱华栋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