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宝专利>正文

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播种机属于一种农用播种机械。它主要由操作杆1、操作支杆2、种肥箱3、隔板4、机架6、刮种器7、地轮9、输种管10、开沟铲11、地轮轴12、排种轮13、限种板14、限肥板15、前横支杆17、后横支杆20及部分调整螺丝组成。由于输种管10向前倾斜,致使机体体积大大减小。行数及行距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安装、调试、使用方便,播种适用范围广泛,下种均匀,适于个体播种使用尤其适用于在分散的较小地块上播种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农业生产用的播种机械。目前,农业生产所使用的旱地播种机具主要有机动播种机、人(畜)力播种机和传统的木耧三种。种类不算少,但仍不能较好地适应目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机动播种机大多以九行为主,播种速度快、效率高,但机体宠大,结构复杂、造价高,只适应在农场或集体耕种的大面积地块上使用,且以播小麦为主,对其它农作物的播种适应性较差,又需机械动力牵引,不适宜在分散耕种的,因作物品种的不同、肥料的不同、整地速度不同的地块上使用,对不同畦宽的地块也很难适应。按农户各自地块的不同墒情,抢墒播种更为困难。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机体较小的播种机,结构也有改进,但仍需机械动力牵引,一般农户负担不起。人(畜)力播种机只是对机动播种机的缩小,由九行变为三行,主要结构及性能没有多大变化,造价也高,主要适应小麦播种,对其它作物适应性较差。在我国农村,旱地播种仍以传统的木耧为主,其主要原因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久耐用、造价低,可适应多种农作物播种使用,人力、畜力均可等优点。但木耧也有不少缺陷:下种量不均匀、不精确、下种量只能在播种过程中凭经验确定,不符合均匀下种的要求,在播种这一环节上已不利于农业增产。且木耧均为三行,有时为播二行,必堵一行,浪费了人(畜)力。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几种播种机具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适应性强,以人(畜)力为牵引动-->力的播种机,特别适合于分散经营的小块土地上使用。本技术主要由机架6、操作杆1、操作支杆2、地轮9、种肥箱3、输种管10和开沟铲11组成。具体是这样实现的:地轮9固定在地轮轴12的中间,机架6呈90度直角,且边两相等,安装时其直角内角靠近地轮轴12,机架6两边的端点分别经前行距调整螺丝19和后行距调整螺丝5与前横支杆17和后横支杆20连接,后横支杆20的中间与操作支杆2连接,操作支杆2的斜上方连接操作杆1。排种轮13与地轮9同轴,输种管10向前倾斜安装排种轮13的下部,排种轮13装在输种管10的上端内,输种管10的内侧与机架6相靠,带有隔板4的种肥箱3的下部与输种管10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6上,且种肥箱了的下部斜面部位与机架6紧靠,种肥箱3的下部将排种轮13套在中间。排种轮13的上部置有可通过限种板调整螺钉18调整的限种板14和通过限肥板调整螺钉16调整的限肥板15,排种轮13的上部置有刮种器7,刮种器7与排种轮13之间的间隙可通过刮种器调整螺丝8作无级调整。开沟铲11安装在输种管10的下部。行距可通过与前横支杆17及后横支杆20连接的机架6经前行距调整螺丝19和后行距调整螺丝5调整。为安装、调试方便,一般情况下,地轮轴12与前横杆17及后横支杆20的长度相等。根据需要,本技术播种机可置二行、三行、四行,甚至还可以再多一些。考虑到牵引问题,一般不宜设置更多的行数。从本技术的造型美观考虑,以置双行为宜。从全面(牵引、造型、实用)看,以二行为最佳,特殊情况下,置一行也可。一种由操作杆1、操作支杆2、种肥箱3、隔板4、机架6、刮种器7、刮种器调整螺丝8、开沟铲11、地轮轴12、排种轮13、限种板14、限-->肥板15、限种板调整螺钉18、限肥板调整螺钉16组成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输种管10向前倾斜,且只有一个地轮9,而播种的行数和行距可由机架6的两端与前横支杆17及后横支杆20经前行距调整螺丝19及后行距调整螺丝5根据需要增减或调整。本技术有如下主要优点:1、由于输种管10向前倾斜,使机体大大缩小。2、与类似播种机比较结构简单:地轮9和排种轮13同轴且只有一个地轮9。由于上述原因,该技术播种机成本较低。3、刮种器7和排种轮13之间的间隙可经刮种器调整螺钉8无级调整,因而适应多种作物的播种。4、播种量可由限种板14经限种板调整螺钉18无级调整,调整幅度大、调试方便。5、由于采用连续强制排种,故下种均匀。6、行数及行距可根据需要调节,节省了人(畜)力。7、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人(畜)力均可。8、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机体较少,造价低廉。附图为该技术播种机的实施例:图1为二行播种机的主视图。图2为二行播种机的侧视图。其中:1-操作杆2-操作支杆3-种肥箱4-隔板5-后行距调整螺丝-->6-机架7-刮种器8-刮种器调整螺丝9-地轮10-输种管11-开沟铲12-地轮轴13-排种轮14-限种板15-限肥板16-限肥板调整螺钉17-前横支杆18-限种板调整螺钉19-前行距调整螺丝20-后横支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操作杆1、操作支杆2、种肥箱3、隔板4、刮种器7、刮种器调螺丝8、开沟铲11、地轮轴12、排种轮13、限种板14、限肥板15、限种板调螺钉18、限肥板调整螺钉16组成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输种管10向前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操作杆1、操作支杆2、种肥箱3、隔板4、刮种器7、种器调螺丝8、开沟铲11、地轮轴12、排种轮13、限种板14、限肥板15、限种板调螺钉18、限肥板调整螺钉16组成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输种管10向前倾斜。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宝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