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987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6:59
实现电压施加时的放电响应性优良的放电管。一种放电管(10),具有平行配置的第1电极(12)、第2电极(14)、第3电极(16)、和包括夹在第1电极(12)与第2电极(14)之间的第1筒状体(18)、夹在第2电极(14)与第3电极(16)之间的第2筒状体(20)的气密外围器(22),在上述第2电极(14)中,形成使第1筒状体(18)和第2筒状体(20)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贯通孔(24),并且在第1电极(12)以及第3电极(16)中,形成朝向气密外围器(22)的中心突出并设置放电间隙(28)而对向配置的放电电极部(26),进而,向气密外围器(22)内封入了放电气体,其中,将上述第1电极(12)的放电电极部(26)以及第2电极(14)的放电电极部(26)插入配置于上述第2电极(14)的贯通孔(24)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电管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80024894.2、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2年11月20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60728、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5月1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放电管”的PCT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用作用于向投影仪、汽车的金属卤化物灯等高压放电灯、煤气调理器等点火塞供给点亮用或者点火用的恒压的开关放电管、或者被用于吸收浪涌电压的气雷器(避雷管)的放电管,特别涉及三极构造的放电管。
技术介绍
作为该种放电管,本 申请人:之前提出了技术第3122357号。该放电管60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具有平行配置的第I电极62、第2电极64、第3电极66、和包括夹在上述第I电极62与第2电极64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I圆筒管68、夹在上述第2电极64与第3电极66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2圆筒管70的气密外围器72。在配置于中央的第2电极64中,形成有使第I圆筒管68和第2圆筒管70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通气孔74。另外,左右配置的第I电极62、第3电极66具备朝向气密外围器72的中心突出地配置于气密外围器72内的放电电极部76,在第I电极62以及第3电极66的放电电极部76、76之间形成了放电间隙78。另外,在第I电极62、第3电极66的外侧面,形成了凹陷 62b、66b。上述第I电极62、第2电极64、第3电极66、和第I圆筒管68、第2圆筒管70经由密封材料(未图示)气密地接合。上述第I电极62、第2电极64、第3电极66的周缘62a、64a、66a从第I圆筒管68、第2圆筒管70的外周面68a、70a向外方伸出。在上述气密外围器72内,封入有规定的放电气体。在上述放电管60中,如果对第I电极62以及第3电极66之间施加该放电管60的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电压,则在放电间隙78中产生放电。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第31223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放电管60是具备第I电极62、第2电极64、第3电极66的三极构造的放电管,在配置于两端的第I电极62-第3电极66之间生成放电,但在第I电极62与第3电极66之间介有第2电极64的结果,在第I电极62-第2电极64之间、第3电极66-第2电极64之间,形成比第I电极62-第3电极66之间的上述放电间隙78小的放电间隙。因此,在放电间隙小的第I电极62-第2电极64之间、第3电极66-第2电极64之间中的放电生成后,转移到第I电极62-第3电极66之间的放电间隙78中的放电生成,所以产生电压施加时的放电响应性变得不佳的事态。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往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电压施加时的放电响应性优良的放电管。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I提供一种放电管,具有:平行配置的第I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和包括夹在所述第I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I筒状体、夹在所述第2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2筒状体的气密外围器,在所述第2电极形成使第I筒状体和第2筒状体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贯通孔,并且在所述第I电极以及第3电极形成朝向气密外围器的中心突出并设置规定的放电间隙而对向配置的放电电极部,进而,向所述气密外围器内封入放电气体,所述放电管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第I电极的放电电极部以及第3电极的放电电极部插入配置于所述第2电极的贯通孔内。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I的放电管中,其特征在于,插入到配置于所述第2电极的贯通孔内的第I电极以及第3电极的放电电极部的插入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放电间隙的间隙长度的2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提供一种放电管,具有:平行配置的第I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和包括夹在所述第I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I筒状体、夹在所述第2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2筒状体的气密外围器,在所述第2电极形成使第I筒状体和第2筒状体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贯通孔,并且在所述第I电极以及第3电极形成朝向气密外围器的中心突出并设置规定的放电间隙而对向配置的放电电极部,进而,向所述气密外围器内封入放电气体,所述放电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电电极部的前端面,形成了含有硝酸铯、硝酸铷、氧化镁以及玻璃的覆膜。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的放电管中,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硝酸铯、硝酸铷、氧化镁以及玻璃的含有比例,硝酸铯是0.01?50重量%、硝酸铷是0.01?50重量%、氧化镁是0.01?50重量%、玻璃是0.01?50重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5提供一种放电管,具有:平行配置的第I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和包括夹在所述第I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I筒状体、夹在所述第2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2筒状体的气密外围器,在所述第2电极形成使第I筒状体和第2筒状体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贯通孔,并且在所述第I电极以及第3电极形成朝向气密外围器的中心突出并设置规定的放电间隙而对向配置的放电电极部,进而,向所述气密外围器内封入放电气体,所述放电管的特征在于:由40?80体积%的氖、5?50体积%的氩、I?50体积%的氢构成所述放电气体,并且使向气密外围器的封入气压成为25?lOOkPa。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6提供一种放电管,具有:平行配置的第I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和包括夹在所述第I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I筒状体、夹在所述第2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2筒状体的气密外围器,在所述第2电极形成使第I筒状体和第2筒状体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贯通孔,并且在所述第I电极以及第3电极形成朝向气密外围器的中心突出并设置规定的放电间隙而对向配置的放电电极部,进而,向所述气密外围器内封入放电气体,所述放电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I筒状体的内壁面形成后端与第I电极直接连接的第I触发放电膜、和后端与第2电极直接连接的第2触发放电膜,并且在第2筒状体的内壁面形成后端与第3电极直接连接的第I触发放电膜、和后端与第2电极直接连接的第2触发放电膜。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6的放电管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I筒状体的内壁面中形成的第I触发放电膜、和第2筒状体的内壁面中形成的第2触发放电膜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将第2筒状体的内壁面中形成的第I触发放电膜、和第I筒状体的内壁面中形成的第2触发放电膜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I记载的放电管中,将设置规定的放电间隙而对向配置的第I电极的放电电极部以及第3电极的放电电极部插入到配置于第2电极的贯通孔内。因此,不会如以往的放电管那样在第I电极-第2电极之间、第3电极-第2电极之间生成放电,而能够在第I电极的放电电极部-第3电极的放电电极部之间的放电间隙中立即生成放电,并且放电生成的放电间隙配置于第2电极的贯通孔内,从而电场增加,所以电压施加时的放电响应性提高。另外,在技术方案I记载的放电管中,如果将插入到配置于第2电极的贯通孔内的第I电极以及第3电极的放电电极部的插入长度设定为大于等于放电间隙的间隙长度的2倍,则放电间隙配置于贯通孔内部中的电场高的位置,所以对放电响应性的提高作出贡献。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记载的放电管中,在放电电极部的前端面,形成了含有硝酸铯、硝酸铷、氧化镁以及玻璃的覆膜,从而能够提高电压施加时的放电响应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管,具有:平行配置的第1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和包括夹在所述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1筒状体、夹在所述第2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2筒状体的气密外围器,在所述第2电极形成使第1筒状体和第2筒状体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贯通孔,并且在所述第1电极以及第3电极形成朝向气密外围器的中心突出并设置规定的放电间隙而对向配置的放电电极部,进而,向所述气密外围器内封入放电气体,所述放电管的特征在于:由40~80体积%的氖、5~50体积%的氩、1~50体积%的氢构成所述放电气体,并且使向气密外围器的封入气压成为25~100kPa。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5.27 JP 2010-003566U;2010.05.27 JP 2010-0031.一种放电管,具有:平行配置的第I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和包括夹在所述第I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I筒状体、夹在所述第2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2筒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孝一花村义和西泻刚
申请(专利权)人:冈谷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