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网改善方案的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中心区路网结构基本成型,周边用地性质基本固定,交通需求量大,交通拥堵严重,针对此类路网实施路网升级改造、交通管理措施或政策,将导致路网大范围的交通重分布,因此,存在较大难度和实施风险。国内外研究者已提出诸多路网改善措施、提升策略和方法,然而,到底哪种方案效率更高、风险更低类似问题缺少相关理论支持和实用技术。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评估路网升级改造方案或措施效果的方法,从众多备选方案中遴选出效率更高的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和规避实施风险,减少交通管理、规划方案制定的盲目性,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决策水平。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路网运行状态、服务水平的评价上,但是缺少专门针对路网改善升级方案的评估理论与方法。现有关于路网状态和性能评估的成果主要有:荣建等提出的“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宏观路网交通状态评价方法”(CN101794507A),杨晓光等提出的“基于浮动车数据评估城市路网交通状态的方法”(CN101373559A),贾利民等提出的“基于实测的城市道路交通区域服务水平评估系统及方法”(CN101656020A),董红召等提出的“一种基于FCM的区域路网的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CN102592447A)。这些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缺陷包括:(I)基于调查数据,选择路网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评估路网运行整体状态和服务质量,由于数据采集手段、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均存在差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也未得到证实;(2)主要评估路网现状的运行状态和服务质量,由于缺少预测功能,无法对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路网交通改善方案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量化和获取评估指标,并形成初步的路网改善备选方案;步骤2:对路网改善备选方案进行遴选,即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对路网改善备选方案有效性排序,得到最优的路网改善方案;所述的步骤1中涉及的评估指标如下:(1)路网密度X5:研究区域内所有道路总长度与区域面积之比,单位为km/km2;(2)路网级配水平X1:为各等级道路等级指数与长度的加权平均值;l1为快速路长度,l2为主干道长度,l3为次干道长度,l4为支路长度;(3)非直线系数X2:γij为路网中i,j两节点间的非直线系数,其值为两点间实际路段长度与直线距离之比;N为道路网节点数量;(4)路网可达性指数X3:m为交通小区总数;Li为交通小区i内的道路总长(km);dik为交通小区i中心距离k方向干道的最短路径长度(km);(5)路网连通度指数X4:N为路网节点总数;mi为与节点i相接的边数;M为路网中路段总条数;(6)路网OD需求总量X6:O是指出行起点,D是指出行讫点。OD需求是指起讫点之间的需求;(7)路网平均饱和度y1:所有道路饱和度平均值;(8)路网运 ...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28 CN 201310263533.41.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路网交通改善方案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量化和获取评估指标,并形成初步的路网改善备选方案; 步骤2:对路网改善备选方案进行遴选,即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对路网改善备选方案有效性排序,得到最优的路网改善方案;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科军,徐珍明,曹倩霞,赵文秀,弓晋丽,周葵,肖向良,段熙,熊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广州市公路管理局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