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1860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包括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所述存储功能卡包括: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第一射频传输单元;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包括第二射频传输单元、主控单元、安全芯片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需要数据读写传输时,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之间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应用程序数据通过所述通道更新到客户识别功能卡中的安全芯片单元,完成应用程序更新。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了移动终端对SIM卡的访问限制,用户可以通过无线射频传输通道自由下载更新SIM卡内的应用程序,而且优选的,用户还可以通过此通道对SIM卡内数据进行自由读写操作,扩展了SIM卡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是一种在移动终端中的用于用户身份识别的智能卡,卡内的安全芯片单元存储了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客户进行身份鉴别,并对客户通话语音信息进行加密。其安全芯片单元具备的运算能力与存储能力,完全可以用于除了移动通信以外的其他领域,可以扩展诸如圈存、消费、身份认证等功能。目前行业内已有多种基于SIM卡的多功能智能芯片卡,比如移动支付SIM卡,其已广泛应用于公交、地铁、超市等电子现金应用领域。用户可在同一张SIM卡上安装不同的应用程序,应对不同环境的应用需求。但是现有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限制了终端对SIM卡的自由访问,基本只开放了针对通话应用功能的接口,使得用户只能对SIM卡完成移动通信相关的功能操作,而无法通过移动终端自行下载更新SIM卡内其它行业应用。用户只能前往运营商营业厅使用专用的智能卡读卡器完成诸如圈存、消费、身份认证等应用程序的安装更新,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包括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所述存储功能卡包括: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以及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用于受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激活后,与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将来自于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的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客户识别功能卡;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包括:第二射频传输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接收来自于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的射频信号,从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包括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所述存储功能卡包括: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以及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用于受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激活后,与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将来自于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的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客户识别功能卡;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包括:第二射频传输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接收来自于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的射频信号,从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的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安全芯片单元,用于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以及在交易操作时对存放的数据进行安全操作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中存储有相同的唯一识别码,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向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发送带有识别码的配对信号,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受所述配对信号激活,当第二射频传输单元接收到的识别码与本地存储的识别码一致时,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功能卡还包括用于存储各类数据的存储芯片单元,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与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中存储有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还用于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中读取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5.如权利要求3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还包括用于与外界非接触读卡终端进行近场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军熊传光付积存杨斐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