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16707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3:10
一种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由压力传感器、导向杆、压力数据采集仪和加压泵构成。压力传感器由压力感应胶囊和进液口构成;导向杆由PVC管、卡槽和快速接头构成。利用加压泵对压力感应胶囊加压使其膨胀但不与瓦斯抽采钻孔孔壁接触,钻孔在外力作用下收缩变形,通过压力感应胶囊与变形后钻孔壁的耦合接触来感应附近压力的变化,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压力数据,通过同一钻孔内多点压力监测评估钻孔全程的变形及塌孔情况,最终判定瓦斯抽采钻孔的稳定性,即有效使用寿命。结构及方法简单,易于现场操作,能实时监测瓦斯抽采钻孔孔径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对瓦斯钻孔稳定性的实时测试、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定在煤层中施工的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但煤层赋存条件差异大,含瓦斯煤层多,瓦斯储量大,同时,我国90 %以上的矿井为井工开采,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矿井总数的50 %以上。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瓦斯的涌出。特别是随着煤炭生产的高效集约化和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大,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最重要因素。解决高瓦斯煤层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瓦斯抽采,加强瓦斯抽采、实现“先抽后采”已被确立为瓦斯治理的治本之策。然而,我国煤层的构造复杂且多强烈变形,许多高瓦斯煤层又均属于低透气性软煤层,这就要求瓦斯抽采具有足够的抽采时间,即抽采钻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及有效使用期限,然而煤层尤其是软煤层由于流变性较强,造成钻孔成型后在较短时间内(有时可能仅几个小时)即被压实而失去抽采功能。目前,传统的评价钻孔稳定性(有效使用寿命)的方法主要通过该钻孔的瓦斯抽采参数(包括瓦斯浓度、流量、纯量等)实现,然而,瓦斯抽采参数受封孔质量、串孔、数据采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当一个钻孔的抽采参数不甚理想时,无法有效判断是哪个或哪几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不能确定钻孔是否完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煤矿瓦斯抽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导向杆、压力数据采集仪和加压泵;压力传感器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通过导管道与压力数据采集仪、阀门和加压泵顺序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感应胶囊和连接在一侧的进液口。所述的导向杆包括PVC管、卡槽和PVC管两端的快速接头;PVC管构成主管道网络,在主管道上围成有卡槽,在主管道上连接有快速接头; 所述的压力感应胶囊为圆柱形,长度为8(T120 mm,最大膨胀外径不大于60 mm,内部充入气体或者液体2种感应介质; 所述的PVC管外径为40?50 mm,内径为30?40 mm,每根长3?5 m,正中部有放置压力感应胶囊的卡槽,卡槽尺寸与压力感应胶囊尺寸相对应,卡槽的轴向上尺寸略大于压力感应胶囊的尺寸,使压力感应胶囊能卡入卡槽中,径向上不约束压力感应胶囊的膨胀;所述的PVC管强度大于感应胶囊的强度,且具有一定的柔韧度,能够满足瓦斯钻孔在走向方向上的较小曲折变化,同时,PVC管两端安装快速接头便于多根PVC管间的连接;所述的压力数据采集仪有4个通道,即可以同时采集4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的数据可通过USB数据存储器实时存储数据,也可通过标准信号输出接口与已有的KJ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分站连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本专利技术的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打钻地点,施工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 b.将压力感应胶囊通过进液口与橡胶软管连接,打开阀门利用加压泵向压力感应胶囊内注入感应介质,测试所有传感器及橡胶软管的密封性; c.撤去加压泵,打开阀门,使感应介质流出,若密封性良好,进行以下步骤,若密封性不佳,存在漏液现象,则处理后重复步骤(b),直到密封性良好为止; d.将压力感应胶囊放置在第1根PVC管的卡槽内; e.将连接好的第1根PVC管及压力感应胶囊送入钻孔,PVC管的一端位于孔口外侧0.5m ; f.用步骤d的方式处理第2根PVC管,之后通过快速接头将2根PVC管连接起来,继续向钻孔内部送入; g.以同样的方式连接、送管,直至第一根PVC管到达孔底; h.封孔; i.将数据采集仪与各管线相连接,利用加压泵依次向个压力感应胶囊注入感应介质,之后撤去加压泵,并封闭阀门,通过压力数据采集仪实时监测钻孔内部各压力感应胶囊所在位置钻孔的稳定性机塌孔情况。所述对压力感应胶囊加压的压力为0.3^0.5 MPa。有益成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瓦斯抽采钻孔内部布置的压力传感器测定附近煤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可直接反应传感器附近钻孔的收缩量、移近量,从而判定在该位置钻孔是否出现塌孔现象;在钻孔走向上每隔一段距离即布置上述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各传感器的压力信息综合判定钻孔是否失效,从而避免了之前通过瓦斯抽采参数间接反映钻孔的稳定性。所述对压力感应胶囊加压的压力为0.3^0.5 MPa。当压力感应胶囊对应的传感器读数上升40 %以上或者为零(说明此处煤体在外力作用下将胶囊压爆)时,说明压力感应胶囊对应位置出现塌孔;当80 %以上感应胶囊对应的传感器读数上升40 %以上时,说明该钻孔完全失效。其优点在于: (1)通过多点应力监测直接测试、评估瓦斯抽采钻孔的稳定性(即有效使用寿命),比其它间接测试方法相比更加准确,进而能更加有效的指导相似煤层及瓦斯赋存条件下的瓦斯抽采实践; (2)数据采集仪采用4通道,节约了采集仪个数,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3 )数据采集仪可以同时通过USB接口实时存储数据和通过标准信号输出接口与KJ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相连,使工作人 员能够在井上即可监测钻孔稳定性,当数据传输过程出现故障时,可以调用USB实施存储的数据,不至出现监测盲区; (4)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实时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实时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压力感应胶囊;2、进液口 ;3、PVC管;4、卡槽;5、快速接头;6、橡胶软管;7、压力数据采集仪;8、阀门;9、加压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该测试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导向杆、压力数据采集仪7和加压泵9。压力传感器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通过导管道与压力数据采集仪7、阀门和加压泵9顺序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感应胶囊I和连接在一侧的进液口 2 ; 所述的导向杆包括PVC管3、卡槽4和PVC管两端的快速接头5 ;PVC管3构成主管道网络,在主管道上围成有卡槽,在主管道上连接有快速接头; 所述的压力感应胶囊为圆柱形,长度为8(T120 mm,最大膨胀外径不大于60 mm,内部充入气体或者液体2种感应介质; 所述的PVC管外径为40?50 mm,内径为30?40 mm,每根长3?5 m,正中部有放置压力感应胶囊的卡槽,卡槽尺寸与压力感应胶囊尺寸相对应,卡槽的轴向上尺寸略大于压力感应胶囊的尺寸,使压力感应胶囊能卡入卡槽中,径向上不约束压力感应胶囊的膨胀;所述的PVC管强度大于感应胶囊的强度,且具有一定的柔韧度,能够满足瓦斯钻孔在走向方向上的较小曲折变化,同时,PVC管两端安装快速接头便于多根PVC管间的连接; 所述的压力数据采集仪有4个通道,即可以同时采集4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的数据可通过USB数据存储器实时存储数据,也可通过标准信号输出接口与已有的KJ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分站连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打钻地点,施工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 b.将压力感应胶囊通过进液口与橡胶软管连接,打开阀门利用加压泵向压力感应胶囊内注入感应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该测试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导向杆、压力数据采集仪和加压泵;压力传感器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通过导管道与压力数据采集仪、阀门和加压泵顺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该测试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导向杆、压力数据采集仪和加压泵;压力传感器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通过导管道与压力数据采集仪、阀门和加压泵顺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感应胶囊和连接在一侧的进液口 ;所述的压力感应胶囊为圆柱形,长度为8(Tl20 mm,最大膨胀外径不大于60 mm,内部充入气体或者液体种感应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杆包括PVC管、卡槽和PVC管两端的快速接头;PVC管构成主管道网络,在主管道上围成有卡槽,在主管道上连接有快速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PVC管外径为40~50 mm,内径为30~40 mm,每根长3~5 m,正中部有放置压力感应胶囊的卡槽,卡槽尺寸与压力感应胶囊尺寸相对应,卡槽的轴向上尺寸略大于压力感应胶囊的尺寸,使压力感应胶囊能卡入卡槽中,径向上不约束压力感应胶囊的膨胀;所述的PVC管强度大于感应胶囊的强度,且具有一定的柔韧度,能够满足瓦斯钻孔在走向方向上的较小曲折变化,同时,PVC管两端安装快速接头便于多根PVC管间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数据采集仪有4个通道,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元宋大钊刘贞堂李忠辉蔡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