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640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用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基沉降对桩和承台带来的危害。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架、连接杆和连接架。上述方案中顶架用于与桩连接,连接架则可与板、梁等其他构件连接,通过更换连接杆等方式即可改变顶架与连接架之间距离,进而可通过此方式来调整适应沉降对桩及附设构件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粧用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建筑施工领域基坑柱上连接板、梁等其他构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中可设有地桩,而地桩上通常需要连接板材等构件以搭建承台,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现有技术中搭建承台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地基沉降是常见的现象,但是沉降给地桩带来的影响却是难以处理的,沉降后地桩的空间位置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整个承台的稳定,在承台设计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整个承台的垮塌。地基沉降通常的处理思路均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地基的强度,如改变地基性质、加深地桩入地深度等等。但沉降一旦发生,往往对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桩用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基沉降对桩和承台带来的危害。专利方案:本方案中的桩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架、连接杆和连接架。上述方案中顶架用于与桩连接,连接架则可与板、梁等其他构件连接,通过更换连接杆等方式即可改变顶架与连接架之间距离,进而可通过此方式来调整适应沉降对桩及附设构件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为螺杆,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架和连接架通过螺母连接,基于此机构,当桩的上下位置变动后,不需拆装即可通过螺纹来调节顶架、螺杆和连接架之间的相对距离,以此适应抵消桩的位移给整个体系带来的影响,避免了结构变形,提高了稳定性性。进一步,顶架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桩连接的转台,转台可以与顶架发生相对转动,此方案提高了调整的灵活性,不仅可以调整桩与构件之间的直线相对位置,还可以调整桩与构件之间的角度相对位置,可以适应沉降等现象带来的更为复杂的结构形变。进一步,连接架上设有用于承接构件用的承接部,承接部上设有与构件相贴的承接面,承接面上设有风速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在结构体系正常稳定的情况下,承接面与构件之间应当是紧密贴合无间隙的。如果由于某些原因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形,承接面与构件之间则很有可能产生位移,造成其两者之间的间隙,而方案中设置风速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则可以用于检测所述间歇的产生。一旦存在间隙,则会产生空气流动,风速传感器则可用于捕捉空气流动的发生进而推断出间隙产生;一旦存在间隙,空气中的水分子也可进入间隙内,湿度传感器则可用于捕捉水分子的存在进而推断出间隙产生,如果遇到雨天则灵敏度更高,即便不是雨天,为了临时加强结构体系变形的检测,还可以人工喷洒水来提高检测手段的灵敏度。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还可以在承接面的四周设适当厚度的密封条,避免传感器误判,当然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多个传感器数据的大小综合分析形变产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在承接面上设有用于检测构件和承接面之间相对角度及距离的角度距离传感器,螺杆上设有自动螺母拧紧装置并连接所述角度距离传感器,顶架上设有数控马达以驱使转台步进旋转并连接所述角度距离传感器。此方案中自动螺母拧紧装置和数控马达可以根据角度距离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判断结构体系的变形情况,自动动作以抵消平衡变形对结构体系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台从下往上斜视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立桩1、顶架2、转台21、桩座211、角度锁定盘212、压力轴承22、螺杆3、连接架4、三角板41、桩护板42、U型螺栓43、承接板44。如图1、2、3、4、5、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桩用连接器包括通过两根螺杆和四个螺母连接的顶架和连接架,连接架上的承接板是用于与其他板、梁等附设构件进行连接。顶架主体为一段向下开口的槽钢,顶架的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台,转台的下方的桩座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嵌固立桩顶用的方形凹槽(如图8所示),转台的上方通过六方杆连接角度锁定盘,六方杆穿过顶架腰板上的孔,压力轴承的可相对转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转台和顶架固定连接。角度锁定盘上依圆心圆周整列有八个定位孔,顶架腰板上也另设有与角度锁定盘上定位孔匹配的定位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工具旋转六方杆或是角度锁定盘来改变转台与顶架的相对角度,从而间接实现调整附设构件与立桩在平面上的相对角度。压力轴承用于减小转台与顶架在转动时的滑动摩擦,当角度人工调整到位后,可以通过定位销贯穿转台与顶架上的定位孔以锁定其相对角度。连接架的本体是用上下两块角钢焊接呈阶梯形,同时用两块三角板焊接加固。上角钢的上部的平板为承接板,三角板的上尖高于承接板的上平面,可以起到辅助定位构件的作用,如将板材搭置在承接板上时即可用板材的侧面顶紧三角板的上尖以保证对齐,同时还可承受少量来自的板材侧向的压力。下角钢的平板上设有一个大通孔和两个用于穿固螺杆的孔,大通孔的四周焊固有圆筒状的桩护板,桩护板可用于增大立桩与连接架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压强避免破坏。下角钢的立板上设有两个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有U型螺栓,U型螺栓用以将立桩与连接架加强固定在一起,也可在需要时进行拆卸。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在承接板上表面中心部分嵌设有风速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承接板上表面四周设两毫米厚的密封条,风速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外部的读数显示器电连接。同时在承接板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附设构件和承接板之间相对角度及距离的角度和距离传感器,角度和距离传感器与一单片机连接,螺杆上设有自动螺母拧紧装置,顶架上设有可驱使转台步进旋转的数控马达,自动螺母拧紧装置和数控马达均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桩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架、连接杆和连接架。

【技术特征摘要】
1.桩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架、连接杆和连接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用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为螺杆,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架和连接架通过螺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用连接器,其特征是:顶架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桩连接的转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用连接器,其特征是:连接架上设有用于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符云钢陈红王安立王简弘郝晓培李友叨
申请(专利权)人:北城致远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