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16213 阅读:347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2-27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布匹斜轧机、布匹纠偏机和布匹整型机,所述布匹整型机在整型箱前部设有整型纠偏机构;所述布匹斜轧机,包括机架A、上料辊A、张紧辊以及轧辊组,所述刷辊组包括一个主动辊和一个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相切,且主动辊的轴线与从动辊的轴线连成的面与水平面相倾斜,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轧辊组前端的水浴槽,所述水浴槽中设有一个浸料辊;还包括一个刷辊,所述刷辊与所述主动辊相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轧染工艺而设计,为适应连续化生产而设计,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为布匹快速染色快速定型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水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染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布匹基本都采用水浴染色,染色后晾干或烘干,然后进入整型工序。现 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涂料染色的工艺,是采用刮浆的工艺,将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通过刮刀 涂覆在布料上,整型后形成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布料,通常也带有色彩。但是采用刮浆工艺 制得的面料,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多的消费者都都喜欢染色的布料,因为它不仅 色牢度高,而且没有涂层,不影响布料本身具有的肌肤亲和性等自然性能。但是现有技术的 水浴染色需要用掉大量的水,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对环境是一种威胁。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轧染技术,如申请号为201110370363.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 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经浸轧染液后即行烘干,随即 再进行热熔处理。在200°C高温作用下,沉积在织物上的染料可以单分子形式扩散进入纤维 内部,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涤纶的染色。若是涤棉混纺织物,则可通过热熔处理使沾在棉 上的染料以气相或接触的方式转移到涤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连续化轧染生产 方式为主,生产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布匹斜轧机、布匹纠偏机和布匹整型机,所述布匹整型机在整型箱前部设有整型纠偏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布匹斜轧机、布匹纠偏机和布匹整型机,所述布匹整型机在整型箱前部设有整型纠偏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匹斜轧机,包括机架A、上料辊A、张紧辊以及轧辊组,所述刷辊组包括一个主动辊和一个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相切,且主动辊的轴线与从动辊的轴线连成的面与水平面相倾斜,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轧辊组前端的水浴槽,所述水浴槽中设有一个浸料辊;还包括一个刷辊,所述刷辊与所述主动辊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匹纠偏机包括机架B、上料B辊、纠偏辊组件和出料辊组,所述上料辊和纠偏辊组件之间设有定位对辊组,所述定位对辊组的两个辊子的轴线连成的面与地面水平,所述上料辊设置在定位辊组的上方,所述纠偏辊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辊组的下方,所述上料辊B、定位辊组和纠偏辊组件三者形成一个角度为170~190°的角;还包括一个表面光滑的底辊,所述底辊设置在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建方舒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吴兴东仁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3月06日 21:32
    轧染定义织物浸渍液后受轧辊压力,使染液透入织物并去除余液的染色方法。轧染方法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的染液,使染料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上染是(或主要是)在以后诸如汽蒸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织物浸在染液里一般只有几秒到几十秒,浸轧后织物上带的染液(通常称轧余率,以干布重的百分率计)不多,在30%~100%之间。(合纤30%左右,棉65%~70%左右,粘胶90%左右)。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