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测振仪加载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1337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作测振仪加载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撑板、成凹字形的下支撑板、两个竖直安装于支撑板两端的套筒、滑动插装于套筒内的长杆、通过螺纹竖直旋合固定于支撑板上的顶杆螺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下支撑板上的板弹簧以及用于固定工作测振仪的固定装置,顶杆螺杆以及长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六角螺栓头,长杆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利用扳手转动长杆的螺栓头部,使其下端的外螺纹旋入被测台面的螺孔中,通过上下调整下支撑板的高度,使工作测振仪的探头与被测台面相接触,之后锁紧下支撑板两侧的螺钉,实现下支撑板的位置固定,板弹簧压在工作测振仪的测量按钮上,实现工作测振仪始终保持工作状态。此时工作测振仪即可测量振动数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作测振仪加载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工作测振仪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工作测振仪是用于测量振动加速度、速度、位移的仪器,被广泛用于轴承、齿轮、电机、风扇、机床等机械设备故障的快速检查,并对一些重要的不能随便停机的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故障初步诊断。对于传感器探头与主机采用电缆连接的工作测振仪,可以使用螺栓、磁性座或粘合剂将探头与被测件连接。但对于探头与主机一体设计的测振仪,目前只能采用手持方式使用或检定,手持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很难保证探头与被测件成垂直角度,从而导致测量值偏差。二是在使用或检定过程中,无法保证对工作测振仪施加稳定的压力,特别在被测件振幅较大时,会造成读数不稳甚至难以读数。三是手持时需在压紧工作测振仪的同时始终按住测量钮,长期传至人体的振动会影响视觉和上肢操作灵活度,降低工作效率和增加事故发生的危险,并可能导致“白手指”的职业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拟手持状态使用的工作测振仪加载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工作测振仪加载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撑板、成凹字形的下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测振仪加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1)、成凹字形的下支撑板(3)、两个竖直安装于支撑板(1)两端的套筒(4)、滑动插装于套筒(4)内的长杆(5)、通过螺纹竖直旋合固定于支撑板(1)上的顶杆螺杆(6)、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下支撑板(3)上的板弹簧(17)以及用于固定工作测振仪的固定装置,所述顶杆螺杆(6)以及长杆(5)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六角螺栓头,所述长杆(5)的长度大于套筒(4)的长度,所述长杆(5)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支撑板(3)卡置于两个套筒(4)上并通过两端的螺钉固定,所述两个套筒(4)的底平面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测振仪加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I)、成凹字形的下支撑板(3)、两个竖直安装于支撑板(I)两端的套筒(4)、滑动插装于套筒(4)内的长杆(5)、通过螺纹竖直旋合固定于支撑板(I)上的顶杆螺杆(6)、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下支撑板(3)上的板弹簧(17)以及用于固定工作测振仪的固定装置,所述顶杆螺杆(6)以及长杆(5)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六角螺栓头,所述长杆(5)的长度大于套筒(4)的长度,所述长杆(5)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支撑板(3)卡置于两个套筒(4)上并通过两端的螺钉固定,所述两个套筒(4)的底平面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测振仪加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下支撑板(3)上的长孔(16)、两个L形的压板(15),所述压板(15)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块(15.1),所述凸块(15.1)的外径与长孔(16)的孔径相匹配,所述压板(15)上设置有通孔(15.2),所述压板(15)通过凸块(15.1)滑动插装于下支撑板(3)上的长孔(16)内且通过螺栓(14)穿过通孔(15.2)后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李万升赵玉成霍睿刘金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