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196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撑开器,它设有支架、固定叶片、活动叶片、调节板、调节旋钮、支撑杆和脚座;所述的支架设有连接固定叶片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端部与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侧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交汇处设有插槽;所述的调节板穿插在插槽内,并通过调节旋钮与支架固定并可沿着支架上下移动;所述的活动叶片设于调节板下方;所述的支撑杆穿插于第二安装板上并可相对其上下移动和被固定;所述的脚座安装于支撑架底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撑开器能实现手术切口的上抬、上缘的外翻、宽度的调整、倾斜角度的调整,可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稳固性好,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撑开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撑开器。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一些病人需通过外科手术获得治疗。但是由于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特殊性,需开胸和体外循环进行手术,手术的创伤主要与体外循环有关,其次是切口的大小。微创心脏手术通过避免体外循环,或减小、避免手术切口,能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微创技术被应用于许多心脏病的心脏外科治疗,包括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在不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在主动脉和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之间用自体的血管建立一个新的血管通道,被比喻成“在跳动的心脏上架起生命的彩虹”。由于不用体外循环,避免了体外循环导致的对心、脑、肾、凝血系统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大大降低了搭桥术的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成为冠心病外科手术的未来趋势。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通常需要使用撑开器,以撑开肋间组织切口、显露手术视野,获取乳内动脉。现有的撑开器主要有非微创切口撑开器和固定挡板小切口撑开器。非微创切口撑开器要求切口大,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固定叶片、活动叶片、调节板、调节旋钮、支撑杆和脚座;所述的支架设有连接固定叶片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端部与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侧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且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交汇处设有插槽;所述的调节板穿插在插槽内,并通过调节旋钮与支架固定并可沿着支架上下移动;所述的活动叶片设于调节板下方;所述的支撑杆穿插于第二安装板上并可相对于第二安装板上下移动和被固定;所述的脚座安装于支撑架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固定叶片、活动叶片、调节板、调节旋钮、支撑杆和脚座;所述的支架设有连接固定叶片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端部与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侧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且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交汇处设有插槽;所述的调节板穿插在插槽内,并通过调节旋钮与支架固定并可沿着支架上下移动;所述的活动叶片设于调节板下方;所述的支撑杆穿插于第二安装板上并可相对于第二安装板上下移动和被固定;所述的脚座安装于支撑架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的调节板上方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下端设有一侧带U形卡齿的长方形的调节槽;所述的调节旋钮设有两根拨杆,所述的两根拨杆一端的端面设有限位盖;所述的限位盖和拨杆插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在拨杆和卡齿的配合下将调节板相对固定于支架上并可沿着支架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