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婉婷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013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3:39
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多个第一端子、第二壳体、多个第二端子、压接件及一缆线。第一壳体形成多个第一端子槽;这些第一端子组装于这些第一端子槽内,这些第一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段、一转折段及一连接段;第二壳体形成多个第二端子槽,且堆叠地设于第一壳体的顶面;这些第二端子组装于这些第二端子槽内,这些第二端子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转折段的长度且位于转折段的上方,每一个第二端子具有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压接件堆叠地设置于第二壳体的顶面;缆线具有多条导线分别连接于这些第一端子的连接段及这些第二端子的连接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不需要使用金属埋入射出方式成型零件,可降低生产成本及提升产品良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小型电连接器,端子适合以组装的方式组装于绝缘壳体内。
技术介绍
由于电连接器配合电子装置的小型化发展,体积愈来愈小,另一面传输速度愈来愈快。埋入射出工艺(Insert Molding)作为一种特殊的成型工艺,具有传统成型未能达到的优点,如增加保持力、小间距(Pitch)、超薄件等都需用埋入射出工艺来满足。然而埋入射出工艺一直以制造成本及不良率高被许多工程人员拒之门外。一方面,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例如人工将金属件置于模穴中。再者,由于埋入射出工艺中增加端子或金属片等,相当于将装配的负荷工序提前进行,不良率仍非常高。之后还需要将端子焊接于导线的步骤。埋入射出工艺的良率不容易管控,成本较高。埋入射出工艺特有的不良问题,例如两根端子之间的间距过小,在成型过程中,端子经过封胶模仁固定,靠进模穴入口的端子受力最大,弯曲量也最大,当弯曲量超过两端子之间的间隙后,就形成搭接短路。再者,端子在成型过程中,在高速高压的融胶冲击下,当成型完成后,部分端子裸露在塑料外面,成品装配中与金属壳体接触短路。此外,由于端子与模具有干涉,模具钢的硬度大于铜材的硬度,容易将端子破坏导致露出金属铜,影响端子的性质。当成品报废,不但包含塑料的材料成本、成型人工成本,而且包含整个端子(含电镀)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整个电连接器工艺以零件组装方式制作,不需要使用埋入射出方式成型零件,工艺管控比较稳定,便于自动化生产作业,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及提升品质良率。为达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子槽;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第一端子槽内,第一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段、一转折段及一连接段;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二端子槽,并且第二壳体堆叠地设置于第一壳体的顶面且压住第一端子的转折段;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第二端子槽内,第二端子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转折段的长度,且第二端子位于转折段的上方,每一个第二端子均具有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一压接件,该压接件堆叠地设置于第二壳体的顶面;及一缆线,缆线具有多条导线,导线分别连接于第一端子的连接段及第二端子的连接段。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形成一垫高部,垫高部与第一端子的接触段相对应,垫高部上形成有多个固持孔,固持孔邻近第一壳体的前端缘,第一端子的接触段由转折段的前端向上并水平地延伸,每一个第一端子的接触段均形成有一固定部,固定部对应地延伸并固定于固持孔内。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在第一端子槽之间形成有多个分隔岛,中间的分隔岛在邻近的第一端子槽的上方向两侧各形成一横挡块,第一端子的连接段位于横挡块的下方,第二壳体位于垫高部与分隔岛之间。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具有一对侧壁,每一个侧壁的内侧面形成一朝向分隔岛的侧挡块,侧挡块挡止最外侧的第一端子的连接段。进一步地,侧壁的内侧面进一步各形成一定位块及至少一组合卡勾,第二壳体的外侧面各形成一定位槽,定位块分别位于定位槽内,至少一组合卡勾卡合于第二壳体的侧面。进一步地,第二壳体的前端形成多个T形的防脱槽,第二端子的接触段的前端分别向下弯折形成一 T形的前挡部,前挡部对应地延伸至防脱槽内。进一步地,第二壳体向上形成位于第二端子槽的两侧的多个隔墙、及一连接隔墙的顶端的顶墙,其中,每一个隔墙的底部均形成朝后的至少一固持槽,其中,第二端子的连接段形成一对邻近接触部的肩部,肩部对应地设置于固持槽内。进一步地,第二壳体形成有多个限位槽,第二端子的连接段的侧缘分别向下且向后突出形成一限位突片,限位突片延伸至限位槽内。进一步地,电连接器为USB3.0规格的电连接器,第一端子的数量为四根且兼容于USB2.0规格,第二端子的数量为五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由连接段向上形成一刺破部,任意两个相邻的刺破部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两根外侧的第一端子的连接段向外弯折再向后延伸,第一端子的刺破部形成三个第一间距,其中,位于两个外侧的第一间距大于位于中间的第一间距,其中,第二端子的刺破部形成四个第二间距,位于两个外侧的第二间距小于位于中间的两个第二间距。进一步地,压接件具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理线孔、及多个由压接件的底面向上凹设且对应连通至理线孔的刺破槽,导线分别设置于理线孔内,刺破部通过刺破槽以致于刺破并接触导线。进一步地,电连接器为USB3.0规格的电连接器,第一端子的数量为四根且兼容于USB2.0规格,第二端子的数量为五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由连接段向上形成一焊接部,其中,压接件具有五个压接凸部,压接凸部分别压抵于第二端子,并且压接凸部位于第二端子的接触段与焊接部之间。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第一、第二端子以组装方式结合于第一、第二壳体内。不需要使用金属埋入射出方式成型零件,可降低生产成本及提升产品良率。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以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举例并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部分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另一部分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分开俯视图。图7A为本技术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组合后的俯视图。图7B沿着图7A中7A — 7A线的剖视图。图7C为图7B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1OA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部分组合图。图1OB及图1OC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压接块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分开俯视图。 图1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组合后的俯视图。【符号说明】第一壳体10、10’第一端子槽11垫高部12固持孔 120侧壁14侧挡块142勾合凸块 143定位块144组合卡勾146、148分隔岛16横挡块比2第一端子20、20’接触段22固定部222转折段24连接段26刺破部262焊接部264第二壳体30、30’第二端子槽31限位槽312防脱槽32隔墙33固持槽330定位槽34顶墙35对位缺槽352横向肋部354辅助限位凸肋36第二端子40、40’接触段42前挡部422连接段46肩部461刺破部462限位突片463焊接部464压接件50、50,理线孔51刺破槽52勾合板53凸块54分隔槽540楔块542对位凸条56横向凹槽560缆线60导线61金属外壳70绝缘外壳80第一间距D11、D12、D13第二间距D21、D22、D23、D24间距Df第一模块Ml第二模块M2【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考图1,其示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以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 3.0规格,并以USBStandar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子槽;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所述第一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段、一转折段及一连接段;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二端子槽,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堆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且压住所述第一端子的转折段;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所述第二端子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转折段的长度,且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转折段的上方,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一压接件,所述压接件堆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及一缆线,所述缆线具有多条导线,所述导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连接段及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连接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子槽; 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所述第一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段、一转折段及一连接段; 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二端子槽,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堆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且压住所述第一端子的转折段; 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所述第二端子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转折段的长度,且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转折段的上方,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 一压接件,所述压接件堆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 '及 一缆线,所述缆线具有多条导线,所述导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连接段及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连接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一垫高部,所述垫高部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段相对应,所述垫高部上形成有多个固持孔,所述固持孔邻近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缘,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段由所述转折段的前端向上并水平地延伸,每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段均形成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对应地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固持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端子槽之间形成有多个分隔岛,中间的分隔岛在邻近的所述第一端子槽的上方向两侧各形成一横挡块,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横挡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垫高部与所述分隔岛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对侧壁,每一个所述侧壁的内侧面形成一朝向所述分隔岛的侧挡块,所述侧挡块挡止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连接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内侧面进一步各形成一定位块及至少一组合卡勾,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面各形成一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至少一组合卡勾卡合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婉婷
申请(专利权)人:林婉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