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小型电连接器,端子适合以组装的方式组装于绝缘壳体内。
技术介绍
由于电连接器配合电子装置的小型化发展,体积愈来愈小,另一面传输速度愈来愈快。埋入射出工艺(Insert Molding)作为一种特殊的成型工艺,具有传统成型未能达到的优点,如增加保持力、小间距(Pitch)、超薄件等都需用埋入射出工艺来满足。然而埋入射出工艺一直以制造成本及不良率高被许多工程人员拒之门外。一方面,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例如人工将金属件置于模穴中。再者,由于埋入射出工艺中增加端子或金属片等,相当于将装配的负荷工序提前进行,不良率仍非常高。之后还需要将端子焊接于导线的步骤。埋入射出工艺的良率不容易管控,成本较高。埋入射出工艺特有的不良问题,例如两根端子之间的间距过小,在成型过程中,端子经过封胶模仁固定,靠进模穴入口的端子受力最大,弯曲量也最大,当弯曲量超过两端子之间的间隙后,就形成搭接短路。再者,端子在成型过程中,在高速高压的融胶冲击下,当成型完成后,部分端子裸露在塑料外面,成品装配中与金属壳体接触短路。此外,由于端子与模具有干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子槽;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所述第一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段、一转折段及一连接段;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二端子槽,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堆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且压住所述第一端子的转折段;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所述第二端子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转折段的长度,且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转折段的上方,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一压接件,所述压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子槽; 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所述第一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段、一转折段及一连接段; 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多个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二端子槽,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堆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且压住所述第一端子的转折段; 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沿着纵向方向相对应地组装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所述第二端子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转折段的长度,且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转折段的上方,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 一压接件,所述压接件堆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 '及 一缆线,所述缆线具有多条导线,所述导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连接段及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连接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一垫高部,所述垫高部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段相对应,所述垫高部上形成有多个固持孔,所述固持孔邻近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缘,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段由所述转折段的前端向上并水平地延伸,每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段均形成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对应地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固持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端子槽之间形成有多个分隔岛,中间的分隔岛在邻近的所述第一端子槽的上方向两侧各形成一横挡块,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横挡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垫高部与所述分隔岛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对侧壁,每一个所述侧壁的内侧面形成一朝向所述分隔岛的侧挡块,所述侧挡块挡止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连接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内侧面进一步各形成一定位块及至少一组合卡勾,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面各形成一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至少一组合卡勾卡合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