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971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包括: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和五角形星骨架;所述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内;一钢丝紧密地绕包于屏蔽层外表面形成铠装层;所述五角形星骨架内具有若干个气孔,且气孔的介电常数1.0<ε<2.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易开裂、遇水不分解、抗拉伸、耐腐蚀等特点,大大增加了电缆因使用环境特殊;降低了信号相互干扰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保证通信电缆产品传输特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电缆因信号干扰、拉伸而影响使用性能的能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据线缆,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
技术介绍
普通的单一型通信电缆的结构:电缆其主要结构为铜导体外挤包一层绝缘,单线对绞后成缆,外面采用聚烯烃外护套的结构,由于通信电缆的上述结构局限,在室外装修集散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中,造成拉伸较大、质量不稳定、布线繁琐,不可靠而影响使用性倉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此异型线缆具有不易开裂、遇水不分解、抗拉伸、耐腐蚀等特点,大大增加了电缆因使用环境特殊;降低了信号相互干扰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保证通信电缆产品传输特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电缆因信号干扰、拉伸而影响使用性能的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包括:由位于松套管内的四根通信光纤组成的光纤单元、四根包覆有绝缘层的第一铜导线两两绞合形成作为信息通信的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四根包覆有绝缘层的第二铜导线两两绞合形成作为电力传输的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和五角形星骨架;所述五角形星骨架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所述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内;一屏蔽层包覆所述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和五角形星骨架;一钢丝紧密地绕包于所述屏蔽层外表面形成铠装层,一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铠装层外表面;所述五角形星骨架内具有若干个气孔,且气孔的介电常数1.0< ε〈2.3,此结构有利于减小材料对电容指标的影响。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绞线对的节距为15~15.5mm,所述第二通信绞线对的节距为13.5^13.9mm,所述第一电力绞线对的节距为14.2^14.6mm,所述第二电力绞线对的节距为 12.7~13.1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采用钢丝作为主要的抗拉伸元件,采用星型的骨架作为主要的抗干扰元件,电缆与光缆的混合型结构,耐腐蚀的聚烯烃材料,具有不易开裂、遇水不分解、抗拉伸、耐腐蚀等特点。2.本技术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具有替代传统的单一型通信电缆的特点,其传输特性可满足相应的传输要求,由于电缆采用了抗干扰及抗拉伸的新型结构,由于电缆的护套层遇水不分解,大大方便了应急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及维修质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产品,产品的性能指标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要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松套管;2、通信光纤;3、光纤单元;4、第一铜导线;41、第一通信绞线对;42、第二通信绞线对;5、第二铜导线;51、第一电力绞线对;52、第二电力绞线对;6、五角形星骨架;61、第一腔体;62、第二腔体;63、第三腔体;64、第四腔体;65、第五腔体;71、绝缘层;72、绝缘层;8、屏蔽层;9、钢丝;10、护套层;11、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一种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包括:由位于松套管I内的四根通信光纤2组成的光纤单元3、四根包覆有绝缘层71的第一铜导线4两两绞合形成作为信息通信的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四根包覆有绝缘层72的第二铜导线5两两绞合形成作为电力传输的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 ;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内;一屏蔽层8包覆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 ;一钢丝9紧密地绕包于所述屏蔽层8外表面形成铠装层,一护套层10包覆于所述铠装层外表面;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内具有若干个气孔(11),且气孔(11)的介电常数1.0〈 ε <2.3。上述第一通信绞线对41的节距为15.2mm,所述第二通信绞线对42的节距为13.7mm,所述第一电力绞线对51的节距为14.4mm,所述第二电力绞线对52的节距为12.9mmο实施例2:—种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包括:由位于松套管I内的四根通信光纤2组成的光纤单元3、四根包覆有绝缘层71的第一铜导线4两两绞合形成作为信息通信的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四根包覆有绝缘层72的第二铜导线5两两绞合形成作为电力传输的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 ;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内;一屏蔽层8包覆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 ;一钢丝9紧密地绕包于所述屏蔽层8外表面形成铠装层,一护套层10包覆于所述铠装层外表面;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内具有若干个气孔(11),且气孔(12)的介电常数1.0< ε〈2.3,此结构有利于减小材料对电容指标的影响。上述第一通信绞线对41的节距为15.4mm,所述第二通信绞线对42的节距为13.6mm,所述第一电力绞线对51的节距为14.2mm,所述第二电力绞线对52的节距为13mm。采用上述多功能的异型线缆时,其采用钢丝作为主要的抗拉伸元件,采用星型的骨架作为主要的抗干扰元件,电缆与光缆的混合型结构,耐腐蚀的聚烯烃材料,具有不易开裂、遇水不分解、抗拉伸、耐腐蚀等特点;其次,该多功能星型光电数据线缆,具有替代传统的单一型通信电缆的特点,其传输特性可满足相应的传输要求,由于电缆采用了抗干扰及抗拉伸的新型结构,由于电缆的护套层遇水不分解,大大方便了应急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及维修质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产品,产品的性能指标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要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位于松套管(1)内的四根通信光纤(2)组成的光纤单元(3)、四根包覆有绝缘层(71)的第一铜导线(4)两两绞合形成作为信息通信的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四根包覆有绝缘层(72)的第二铜导线(5)两两绞合形成作为电力传输的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内;一屏蔽层(8)包覆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一钢丝(9)紧密地绕包于所述屏蔽层(8)外表面形成铠装层,一护套层(10)包覆于所述铠装层外表面;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内具有若干个气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耐腐蚀抗压多功能的异型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位于松套管(I)内的四根通信光纤(2)组成的光纤单元(3)、四根包覆有绝缘层(71)的第一铜导线(4)两两绞合形成作为信息通信的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四根包覆有绝缘层(72)的第二铜导线(5)两两绞合形成作为电力传输的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6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校金春敏王存良叶亚军陆荷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