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792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包括机身,机身包括前板和背板,背板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落地式空调器的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上,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的两侧,这样落地式空调器就采用后侧进风方式,第一进风口不再正对人员,有效减小了落地式空调器的正面噪音。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上,可有效增加第一进风口的有效进风面积,从而提升落地式空调器的风量,降低了风量对落地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的制约,使落地式空调器的换热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背板上,使得空调器的前板更加美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地式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落地式空调器的进风方式主要有前进风、前侧进风、前底部和前侧同时进风等几种,其中前进风的落地式空调器的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出风口附近,前侧进风式空调器的进风口设置在前侧面、前底部和前侧同时进风式的空调器的进风口也是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方向。采用这些进风方式的空调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进风口面积小,导致空调器风量低,影响了空调器整体的换热效果;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导致空调器的正面噪音较大;设置在空调器正面的进风口影响空调器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导致空调器的正面噪音较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包括机身,机身包括前板和背板,背板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的靠近背板的底部的一侧。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的高度小于等于背板的高度的一半。进一步地,背板包括中心部和设置在中心部的一侧或两侧的侧边缘部,侧边缘部相对中心部倾斜地设置,形成与落地式空调器的侧壁连接的斜板,第一进风口设置在侧边缘部上。进一步地,中心部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进一步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底座,底座与机身的底部连接,底座的横截面积大于机身的横截面积。[0011 ] 进一步地,底座沿前板朝向背板的方向突出于背板的外侧。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进风窗口。本技术的落地式空调器的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上,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的两侧,这样落地式空调器就采用后侧进风方式,第一进风口不再正对人员,有效减小了落地式空调器的正面噪音。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上,可有效增加第一进风口的有效进风面积,从而提升落地式空调器的风量,降低了风量对落地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的制约,使落地式空调器的换热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背板上,使得空调器的前板更加美观。此外,当机身靠墙设置时,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的侧部相比设置在背板正中的方式更不容易被遮挡,这样能够避免因为墙壁遮挡而导致进风量下降。【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后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落地式空调器的侧视图;以及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落地式空调器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0、机身;11、前板;12、背板;13、第一进风口 ;20、底座;121、中心部;122、边缘部;131、进风窗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机身10,机身10包括前板11和背板12,其特征在于,背板12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 13。本技术的落地式空调器的第一进风口 13设置在背板12上,如图1所示,第一进风口设置在背板12的两侧,这样落地式空调器就采用后侧进风方式,第一进风口 13不再正对人员,有效减小了落地式空调器的正面噪音。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 13设置在背板12上,可有效增加第一进风口 13的有效进风面积,从而提升落地式空调器的风量,降低了风量对落地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的制约,使落地式空调器的换热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 13设置在空调器的背板12上,使得空调器的前板11更加美观。此外,当机身10靠墙设置时,第一进风口 13设置在背板12的侧部相比设置在背板12正中的方式更不容易被遮挡,这样能够避免因为墙壁遮挡而导致进风量下降。优选地,第一进风口 13设置在背板12的靠近背板12的底部的一侧。优选的,第一进风口 13从背板12的两侧的底部向上延伸。第一进风口 13靠近落地式空调器的底部设置,而出风口设置在落地式空调器的靠近顶部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空气在机身10内保持更长的时间,以便落地式空调器充分对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落地式空调器的控温效率。优选地,第一进风口 13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进风窗口 131。将第一进风口 13设置成多个进风窗口 131可以尽量弱化第一进风口 13对背板12的强度的破坏,进而能提高机身10的整体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进风口 13的高度小于等于背板12的高度的一半。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背板12包括中心部121和设置在中心部121的一侧或两侧的侧边缘部122,侧边缘部122相对中心部121倾斜地设置,形成与落地式空调器的侧壁连接的斜板,第一进风口 13设置在侧边缘部122上。由于落地式空调器多靠墙设置,当机身10紧贴墙体时,背板12的中心部121会被遮挡,而将第一进风口 13设置在倾斜的边缘部122上,即使机身10紧贴墙体,第一进风口 13也不会被遮挡,不会影响落地式空调器的进风量,使落地式空调器能够稳定的工作。优选地,中心部121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带有第二进风口的落地式空调器未在附图中示出,第二进风口可以辅助第一进风口 13进风,进一步增加进风量,同时在任一进风口被遮挡的情况下,另一未被遮挡的进风口均可以将落地式空调器的进风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优选地,如图2和3所示,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底座20,底座20与机身10的底部连接,底座20的横截面积大于机身10的横截面积。较宽大的底座20可以保证机身10的稳定性,使机身10不易倾覆。优选地,底座20沿前板11朝向背板12的方向突出于背板12的外侧。当落地式空调器贴墙设置时,底座20会抵接在墙体上,以避免腔体遮挡住设置在背板12上的第一进风口 13或第二进风口,从而避免落地式空调器的进风量减小。使落地式空调器稳定的进行热交换。经试验证明,本技术的落地式空调器采用后侧进风方式,进风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前侧进风的空调器增加150%以上,这样使得落地式空调器单位时间内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量增大,充分发挥落地式空调器的热交换能力,并提高落地式空调器的加热和制冷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包括前板(11)和背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包括前板(11)和背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3)设置在所述背板(12)的靠近所述背板(12)的底部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3)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背板(12)的高度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包括中心部(121)和设置在所述中心部(121)的一侧或两侧的侧边缘部(122),所述侧边缘部(122)相对所述中心部(121)倾斜地设置,形成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煌张辉梁博叶务占金海元丘晓宏楚娟祺邹云辉程春雨何振健吕千浩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