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开省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776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日常用的烧柴燃器用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性高、体积小、易于搬移、操作简单的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包括灶体、灶脚、灶面、储灰室、进柴口及排烟口,所述灶面设于灶体上方,所述储灰室设于灶体底部,主要用于储存灰渣,所述灶脚设于灶体下方,所述灶脚采用水泥与钢筋浇注成型,与灶体分离;所述灶体内具有由水泥与钢筋浇注构成的灶膛,其形状为倒锥状,所述灶体外表面采用瓷砖铺设,其形状为棱台形上大下小,所述灶膛底部下凹处设有炉篦,炉篦下方设有储灰室,所述储灰室与灶膛之间设有炉篦,炉篦中间采用浇注锡铁芯隔离,所述灶膛底部设有相对应的进柴口与旋涡排烟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的燃器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大部份农村还是用旧式炉灶,其热能利用率极低仅在10%~12%上下,能源浪费相对比较严重,每年浪费的热能折合成标准煤就有1.5亿吨以上,导致农民烧柴严重浪费,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用柴严重短,最终使农民用柴需求比较困难,甚至有些农民通过砍伐森林、剥树皮来取材,这对大自然严重损害,因此必须解决农村长期烧柴问题。对此旧式炉灶采用砖土结构,其施工难度较大,内芯容易损坏,固定式的结构,更不方便移动,并且在使用时柴源浪费严重,还有技术不能大面积普及。随着技术的更新,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结构,如现有的一种烧柴灶如1999年10月29号公开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9249360.9的一种“铸铁芯高效节柴灶”其包括有底座、灶体和灶面,灶面安在灶体上,所述的灶体内具有铸铁芯构成的灶膛,灶膛底部具有炉篦;在灶体内灶膛下具有空腔,灶膛与空腔之间由炉篦隔开,在灶膛底部对应的灶体上具有进柴口,所述的灶面具有灶孔和出烟孔,所述的炉篦下的空腔内具有一隔板,隔板将空腔分为两部分,其上部分为风室,在风室对应的灶体上具有进风口 ;隔板下的空腔为储灰室,在隔板上具有落灰孔。此结构设计整体较为复杂,体积比较大,搬移较困难,烧柴时一部分烟将会从进柴口排出,不能全部从出烟口排出,导致灰尘到处散落,致使室内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家庭清洁,极不理想,需加以改进。其设计了保温棉,在使用频繁时经常处于高温条件下将导致保温棉不能经久耐用,容易损坏,维修更换保湿棉时必须全部拆除很不方便。炉篦上落灰孔或落灰洞采用铁芯隔开在高温条件时,铁芯容易变软,产生变形使落灰洞或落灰孔变大,导致火苗容易掉下风室与储灰室,使热能减少,不能取到节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设计合理、安全性高、体积小、易于搬移、操作简单、其灰土易于清洁又环保的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包括灶体、灶脚、灶面、储灰室、进柴口及排烟口,所述灶面设于灶体上方,所述储灰室设于灶体底部,主要用于储存灰渣,所述灶脚设于灶体下方,所述灶脚采用水泥与钢筋浇注成一体,与灶体分离,所述灶体内具有由水泥与钢筋浇注构成的灶膛,其形状为倒锥状,所述灶体外表面采用瓷砖铺设,其形状为棱台形上大下小,所述灶膛底部下凹处设有炉篦,炉篦下方设有储灰室,所述储灰室与灶膛之间设有炉篦,炉篦中间采用浇注锡铁芯隔离,炉篦上具有落灰孔或落灰洞,所述灶膛底部设有相对应的进柴口与旋涡排烟道。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灶面具有灶孔和排烟口,灶孔与灶体内的灶膛相对应,其排烟口通过旋涡排烟道与灶膛底部相连,进柴口与灶膛底部相通,进柴口处并设有相对应的灶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炉篦下方设有储灰室,在进柴口下方设有储灰室出灰口与进风口,其出灰口与进风口设为共用,同样出灰口还设有出灰嘴。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所述灶脚采用水泥与钢筋浇注成型,与灶体分离,所述灶体内具有由水泥与钢筋浇注构成的灶膛,外表面采用瓷砖铺设,其体积小、易于搬移、经久耐用;所述灶膛底部下凹处设有炉篦,炉篦下方设有储灰,所述储灰室与灶膛之间设有炉篦,炉篦中间采用浇注锡铁芯隔离,具有较高的硬度,高温时锡铁芯不会变形或变软,耐腐蚀,耐高温而且经久耐用,具有良好的恒温效果。所述灶膛底部具有相对应的进柴口与旋涡排烟道,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整个排烟结构顺着旋涡烟道排出,恰到好处,无烟目的,总热效率可达到68.86% ;快速升温,每分钟升温可达到69.91度,两斤柴,八分钟可烧三十斤水,使用时都必须要把东西准备好,才能开始下锅,效率比普通烧柴灶快了 45% ;所述灶体内具有由水泥与钢筋浇注构成的灶膛,其形状为倒锥状,增大锅底燃烧面积,使火力范围加大,燃烧时火力从下往上然后向四周均匀扩散,燃料充分燃烧,使锅受热均匀,提高能量利用,达到省柴目的;其技术及使用简单,省工、省时、省柴;所述炉篦下方设有储灰室,在进柴口下方设有储灰室出灰口与进风口,其出灰口与进风口设为共用,同样出灰口还设有出灰嘴,使其出灰方便,灰土易于清洁,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时室内无烟、无灰,节省了农民生活投资,节能又环保;本省柴灶价格低廉,操作方便,适应于大面积推广,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具使用时,具有如下五种功能及优点:1.本技术省柴灶的设计结构较简单、造价低廉,外形采用方形上大下小,外壳采用瓷砖铺设,适用范围较广。2.薄壁灶体、灶嘴采用水泥与钢筋铸成一体,耐腐蚀、耐高温、经久耐用而且不易损坏断裂,灶脚与灶体独立分开设计,同样采用水泥与钢筋铸成一体,整体设计简便,易于搬移。3.炉篦上落灰孔采用锡铁芯独立设计的,具有较高的硬度,高温时锡铁芯不会变形或变软,耐腐蚀,耐高温而且经久耐用,具有良好的恒温效果。4.炉膛内的燃烧系统采用水泥与钢筋浇注构成的灶膛,其形状为倒锥状,增大锅底燃烧面积,使火力范围加大,燃烧时火力从下往上然后向四周均匀扩散,燃料充分燃烧,使锅底四周受热较均匀,提高能量利用,达到省柴、无烟目的,储灰室较大,出灰方便。5.灶堂内排烟口采用旋涡设计,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整个排烟结构顺着旋涡烟道排出,恰到好处,总热效率可达到68.86% ;快速升温,每分钟升温可达到69.91度,两斤柴,八分钟可烧三十斤水,使用时都必须要把东西准备好,才能开始下锅,效率比普通烧柴灶快了 45%。【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A —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包括灶体1、灶脚2、灶面14、储灰室6、进柴口 51及排烟口 3,所述灶面14设于灶体I上方,所述储灰室6设于灶体I底部,所述灶脚2设于灶体I下方,所述灶脚2采用水泥与钢筋浇注成一体,与灶体I分离,方便搬移,所述灶体I内具有由水泥与钢筋浇注构成的灶膛5,其形状为倒锥状,所述灶体I外表面采用瓷砖铺设,其形状为棱台形上大下小,所述灶膛5底部下凹处设有炉篦4,炉篦4下方设有储灰室6,所述储灰室6与灶膛5之间设有炉篦4,炉篦4中间采用浇注锡铁芯41隔离,炉篦4上具有落灰孔或落灰洞42,所述灶膛5底部设有相对应的进柴口 51与旋涡排烟道31。采用旋涡排烟道设计,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整个排烟结构顺着旋涡烟道排出,恰到好处,总热效率可达到68.86% ;快速升温,每分钟升温可达到69.91度,两斤柴,八分钟可烧三十斤水,使用时都必须要把东西准备好,才能开始下锅,效率比普通烧柴灶快了 45%。所述灶面14具有灶孔7和排烟口 3,灶孔7与灶体I内的灶膛5相对应,其排烟口 3通过旋涡排烟道31与灶膛5底部连通,进柴口 51与灶膛5底部相通,进柴口 51处并设有相对应的灶嘴12与罩顶13,可有效防止火苗掉入地下,还能防止火焰较大露出灶面,能够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所述炉篦4下方设有储灰室6,在进柴口 51下方设有储灰室6出灰口 61与进风口 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包括灶体、灶脚、灶面、储灰室、进柴口及排烟口,所述灶面设于灶体上方,所述储灰室设于灶体底部,主要用于储存灰渣,所述灶脚设于灶体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脚采用水泥与钢筋浇注成一体,与灶体分离,?所述灶体内具有由水泥与钢筋浇注构成的灶膛,其形状为倒锥状,所述灶体外表面采用瓷砖铺设,其形状为棱台形上大下小,所述灶膛底部下凹处设有炉篦,炉篦下方设有储灰室,所述储灰室与灶膛之间设有炉篦,炉篦中间采用浇注锡铁芯隔离,炉篦上具有落灰孔或落灰洞,所述灶膛底部设有相对应的进柴口与旋涡排烟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锡铁芯省柴灶,包括灶体、灶脚、灶面、储灰室、进柴口及排烟口,所述灶面设于灶体上方,所述储灰室设于灶体底部,主要用于储存灰渣,所述灶脚设于灶体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脚采用水泥与钢筋浇注成一体,与灶体分离,所述灶体内具有由水泥与钢筋浇注构成的灶膛,其形状为倒锥状,所述灶体外表面采用瓷砖铺设,其形状为棱台形上大下小,所述灶膛底部下凹处设有炉篦,炉篦下方设有储灰室,所述储灰室与灶膛之间设有炉篦,炉篦中间采用浇注锡铁芯隔离,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坤山郑开省洪宝玉洪金发
申请(专利权)人:郑开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