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及使用其的扫描仪光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748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及使用其的扫描仪光学组件。一种光源模块包含支托座、第一导光柱、第二导光柱、第一发光组件以及第二发光组件;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串联地安装于支托座上,支托座局部包覆着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第一导光柱具有第一出光面,第二导光柱具有第二出光面;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第一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第一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第一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第一出光面射出的第一线状光。第二发光组件邻近第二导光柱的第一终端设置,第二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第二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第二出光面射出的第二线状光。一种使用上述光源模块的扫描仪光学组件也同时进行说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及使用其的扫描仪光学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源模块及使用其的扫描仪光学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截式导光柱之光源模块及使用其的扫描仪光学组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由于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省电、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已经广泛被应用当作光源。就扫描仪而言,LED所发出的光线为点状光,需要通过导光柱转换成线状光,才能提供扫描原稿时所需要的照明光线。一般导光柱均以导光为目的,所以大多为透明压克力射出成型品,而射出成型品都有进浇点以便于射出成型。就长条状的导光柱而言,进浇点通常位于射出成型品的一端,以便于设计者有效控制变形、紊乱及内应力的残留等。这样的导光柱若是使用单侧入光的照明光源,则进浇点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导光柱的照明质量。近来,为使线型光源模块两端的照明度更高,渐渐有人使用双LED的光源模块,将LED放置在导光柱的两端。但如此一来,导光柱必须进行额外加工修除有进浇点的一端,否则LED的光线无法有效率地射入导光柱中,间接影响导光柱的照明度。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及使用其的扫描仪光学组件,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及使用其的扫描仪光学组件,本技术可提升线状光源模块的整体亮度,且方便生产者调整光源模块的光线亮度曲线以符合不同产品对光源亮度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包括支托座、第一导光柱、第二导光柱、第一发光组件,以及第二发光组件,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串联地安装于支托座上,支托座局部包覆着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第一导光柱具有第一出光面,第二导光柱具有第二出光面;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第一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第一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第一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第一出光面射出的第一线状光;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第二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第二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第二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第二出光面射出的第二线状光。此外,本技术更提供一种扫描仪光学组件,包括壳体、上述光源模块、反射镜模块、透镜及影像传感器。光源模块安装于壳体上,反射镜模块、透镜及影像传感器设置于壳体中。光源模块将第一线状光及第二线状光照射在原稿上,原稿所反射的光线经由反射镜模块反射,通过透镜到达影像传感器,使影像传感器获得代表原稿的图像的光学信号。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扫描仪光学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导光柱、第二导光柱、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透镜组以及影像传感器。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串联地设置于壳体内,第一导光柱具有第一出光面,第二导光柱具有第二出光面;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第一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第一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第一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第一出光面射出的第一线状光;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第二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第二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第二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第二出光面射出的第二线状光。第一线状光及第二线状光照射在原稿上,原稿所反射的光线通过透镜组到达影像传感器,使影像传感器获得代表原稿图像的光学信号。根据本技术光源模块及使用该光源模块的扫描仪光学组件,利用两截缩短的导光柱来配合双侧入光式设计,其变形翘曲量也相对容易控制,有效提高射出成型产品的生产效率,且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并具有自动化大量生产及成本降低的优势。另外,本技术中,射出成型的导光柱上不可避免的进浇点不需要再进行加工,便可直接组装至光源模块中,这可以降低传统导光柱一端的进浇点需额外加工修除的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扫描仪光学组件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扫描仪光学组件的配置示意图。图3为图1的光源模块的立体图。图4为图1的光源模块的前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前视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前视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前视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导光柱的光反射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扫描仪光学组件的配置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DL:纵长方向L1:直线LB1、LB3:光线LB2、LB4:线状光M:原稿1、I'、1、1,:光源模块10:支托座20:第一导光柱21:第一出光面22,32:第一终端23、33:第二终端24、34:进浇点25、35:入光面26、36:倒角30:第二导光柱31:第二出光面40:第一发光组件50:第二发光组件60:消光组件70、80:反射层90:光反射结构100:扫描仪光学组件110:壳体120:反射镜模块121、122、123:反射镜130:透镜140:影像传感器150、160:侧板200:扫描仪光学组件210:壳体230:透镜组240:影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光源模块采用串联排列的两个导光柱来实现两侧入光的功能及上述目的。图1显示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扫描仪光学组件100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扫描仪光学组件100的配置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扫描仪光学组件100包含壳体110、光源模块1、反射镜模块120、透镜130以及影像传感器140。光源模块I安装于壳体110上,用于提供第一线状光LB2及第二线状光LB4。反射镜模块120、透镜130及影像传感器140设置于壳体110中。本实施例以反射镜模块120包含三个反射镜121、122、123作为例子说明,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反射镜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减,甚至可以使用单一反射镜。光源模块I将第一线状光LB2及第二线状光LB4照射在原稿M上,原稿M所反射的光线经反射镜模块120反射后,通过透镜130到达影像传感器140,影像传感器140即可获得代表原稿M的图像的光学信号。也就是,第一线状光LB2照射在原稿M上以后,由原稿M反射至反射镜122,在反射镜122与121之间反射行进数次后,再由反射镜123反射后通过透镜130而到达影像传感器140。本实施例中,影像传感器140 为电荷稱合组件影像传感器(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type image sensor)。图3为图1的光源模块I的立体图,图4为图1的光源模块I的前视图。如图3与图4所不,光源模块I包含支托座10、第一导光柱20、第二导光柱30、第一发光组件40以及第二发光组件50,此外,扫描仪光学组件100还包括侧板150和侧板160,侧板150和侧板160架设于壳体11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40及第二发光组件50均以发光二极管作为例示,但非限制性例子进行说明。第一发光组件40及第二发光组件50分别设置于侧板150和侧板160 上。第一导光柱20及第二导光柱30串联地安装于支托座10上,且排列在沿着支托座10的纵长方向DL延伸的直线LI上;第一导光柱20具有第一出光面21,第二导光柱30具有第二出光面31 ;支托座10局部包覆第一导光柱20及第二导光柱30,并露出第一出光面21、第二出光面31。第一发光组件40设置于靠近第一导光柱20的第一终端22位置,第一发光组件40所发射的光线LBl经第一导光柱20的反射被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托座;?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串联地安装于所述支托座上,所述第一导光柱具有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导光柱具有第二出光面,所述支托座局部包覆所述第一导光柱及所述第二导光柱;?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射出的第一线状光;以及?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所述第二出光面射出的第二线状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托座; 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及第二导光柱串联地安装于所述支托座上,所述第一导光柱具有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导光柱具有第二出光面,所述支托座局部包覆所述第一导光柱及所述第二导光柱; 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射出的第一线状光;以及 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导光柱的第一终端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导光柱的反射被转换成由所述第二出光面射出的第二线状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导光柱的所述第一终端分别形成有可透光的入光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柱具有第二终端及所述第二导光柱具有第二终端,所述第一导光柱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所述第一终端相对,且所述第二导光柱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导光柱的所述第一终端相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消光组件,所述消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托座的中段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柱与所述第二导光柱之间,用于消除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第二终端以及从所述第二导光柱的第二终端发出的光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第二终端以及所述第二导光柱的第二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倒角,用于提升所述第一线状光或所述第二线状光相对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亮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两截式导光柱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 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倒角上,用于反射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少澜郑松柏
申请(专利权)人: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