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式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478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臂式吊具,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由两相交固定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组成,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相交呈直角,所述第一杆上设置有与吊机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杆上设置有用于勾住电容器的配合部。采用这种结构的吊具在使用时第一杆顶靠电容器的上端,第二杆上的配合部与电容器的凸缘配合,电容器为长方体形状而第一杆与第二杆相交呈直角,在起吊时电容器的上端顶靠第一杆,因此电容器不会旋转,而且操作时只要一个人操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悬臂式吊具
本技术属于起重设备
,涉及一种起吊物体时的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悬臂式吊具。
技术介绍
在电容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容器进行搬运,一般电容器的重量都很重,需要采用龙门吊等起吊设备,现有的起吊设备一般包括两个挂钩,在起重前将两个挂钩勾在电容器的两边,在起重前需要一边一个工人用手扶着才能平稳起吊,这样就需要两个工人同时工作,人力成本较大。同时由于电容器要两边挂上挂钩起吊,因此在电容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电容器壳体上两侧面均设置有凸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悬臂式吊具,这种悬臂式吊具只要一个人操作,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并且电容器生产时只要一侧设置有凸缘即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悬臂式吊具,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由两相交固定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组成,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相交呈直角,所述第一杆上设置有与吊机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杆上设置有用于勾住电容器的配合部。采用这种结构的吊具在使用时第一杆顶靠电容器的上端,第二杆上的配合部与电容器的凸缘配合,电容器为长方体形状而第一杆与第二杆相交呈直角,在起吊时电容器的上端顶靠第一杆,因此电容器不会旋转,而且操作时只要一个人操作。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为直杆,直杆更好的与电容器贴合。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配合部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杆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电容器上的凸缘配合的若干凸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原本的挂钩式的吊具改成两根呈直角相交的直杆,并且在第二杆上设置有与电容器凸缘配合的配合部,使得这种吊具在起吊过程中只要一个人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悬臂式吊具,包括折弯部1,所述折弯部I由两相交固定的第一杆2和第二杆3组成,所述第一杆2与所述第二杆3相交呈直角,所述第一杆2上设置有与吊机配合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杆3上设置有用于勾住电容器4的配合部31。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与电容器4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杆2和所述第二杆3均为直杆。由于本实施例中电容器4侧壁的凸缘41上设置有三个第二通孔42,这三个第二通孔42用于起吊时与吊具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31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杆3上的固定块32,所述固定块32上设置有与电容器4上的凸缘41配合的三个凸起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臂式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部(1),所述折弯部(1)由两相交固定的第一杆(2)和第二杆(3)组成,所述第一杆(2)与所述第二杆(3)相交呈直角,所述第一杆(2)上设置有与吊机配合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杆上(3)设置有用于勾住电容器的配合部(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式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部(1),所述折弯部(I)由两相交固定的第一杆(2)和第二杆(3)组成,所述第一杆(2)与所述第二杆(3)相交呈直角,所述第一杆(2)上设置有与吊机配合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杆上(3)设置有用于勾住电容器的配合部(31)。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融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