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及其变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0181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22:47
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及其变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质剂及其变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变质剂存在使R14铝合金的板块初晶硅和长针片状共晶硅组织粗大,使R14铝合金力学性能低,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由Cu-14P与Al-10RE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的变质方法:一、熔炼;二、精炼;三、加入Cu-14P;四、加入Al-10RE;五、浇注及铸锭,即得到变质后的R14铝合金。优点:使R14铝合金的板块初晶硅和长针片状共晶硅组织细化,合金力学性能提高,无毒。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及其变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及其变质方法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质剂及其变质方法。
技术介绍
R14铝合金是一种过共晶型Al-Si合金,具有热膨胀系数小、比重低、耐磨耐蚀性好和良好的导热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压铸行业。未变质R14铝合金组织中初晶硅颗粒十分粗大,共晶硅相为长针状,导致合金机械性能下降,抗拉强度为200MPa~220MP,延伸率为0.5%~0.8%,另外硅相形态和分布也对性能有影响。因此,必须对R14合金进行变质处理,改善初晶硅和共晶硅形态并细化,从而提高R14合金的力学性能。对R14铝合金中的初晶硅有变质作用的元素有P、S、As等,其中,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P变质剂。微量P的加入,可以使初晶硅尺寸减小,分布均匀,由板片状或多角状等不规则的形状变为规则形状。含P变质剂有许多种,如赤磷、磷盐和含磷中间合金等。加入少量的赤磷或磷盐便具有较好的变质效果,而且成本低,添加方式简单。但是在变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严重环境污染。综上所述,现有变质剂存在使R14招合金的板块初晶娃和长针片状共晶娃组织粗大,使R14铝合金力学性能低,抗拉强度为200MPa~22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其特征在于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由Cu?14P与Al?10RE组成;所述的R14铝合金与Cu?14P的质量比为1:(0.2~0.86);所述的R14铝合金与Al?10RE的质量比为1:(2~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其特征在于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由CU-14P与A1-10RE组成;所述的R14铝合金与Cu_14P的质量比为1: (0.2~0.86);所述的R14铝合金与A1-10RE的质量比为1: (2~13)。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的变质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的变质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熔炼:在熔炼温度为720°C~750°C下,将R14铝合金融化搅拌,得到R14铝合金熔体;二、精炼:在温度为720°C~750°C下,将六氯乙烷分3次~5次加至R14铝合金熔体中,搅拌均匀,然后在温度为720V~750°C下精炼保温IOmin~20min,最后去除R14铝合金熔体表面的浮渣,得到精炼后的R14铝合金熔体;步骤一中所述的R14铝合金与步骤二中所述的六氯乙烷的质量比为1: (0.006~0.01);三、加入CU-14P:在熔炼温度为760°C~850°C下,向精炼后的R14铝合金熔体中加入CU-14P,搅拌均匀,并在熔炼温度为760°C~850°C下保温5min~30min,得到加入Cu_14P的R14铝合金熔体;步骤一中所述的R14铝合金与步骤三中所述的CU-14P的质量比为1: (0.2~0.86);四、加入A1-10RE:将熔炼温度从760°C~850°C降温至730°C~830°C,并在熔炼温度为730°C~830°C下,向 加入CU-14P的R14铝合金熔体中加入A1-10RE,搅拌均匀,并在熔炼温度为730°C~830°C下保温5min~30min,得到加入Cu_14P和A1-10RE的R14铝合金熔体;步骤一中所述的R14铝合金与步骤四中所述的A1-10RE的质量比为1: (2~13);五、浇注及铸锭:将浇注模具预热到200°C~250°C,然后将温度为700°C~740°C的加入CU-14P和A1-10RE的R14铝合金熔体浇注,铸锭,即得到变质后的R14铝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14铝合金的变质剂的变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志林贾爱民陈玉勇朱明冬花卫东陈善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中铝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