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124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其包括一支撑箍,其还包括用于夹紧叶片的夹持装置、固定支架和第一锁紧装置;该夹持装置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支撑板,该叶片嵌设于两块该支撑板之间,并与各该支撑板贴合;该固定支架固定于该支撑箍上,并位于该支撑箍内;该第一锁紧装置包括一第一液压油缸和两个连接杆,该第一液压油缸包括一固定于该固定支架上的第一缸体和一第一输出轴,两个该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该第一输出轴相铰接,并且分别形成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各该连接杆与相应的该支撑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机构简单紧凑,叶片受到的压强减小,叶片使用寿命增加,安全性能增加,同时降低了叶片的旋转难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转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煤炭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及核能的安全隐患,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及区域稳定的重要问题。作为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对全球能源的贡献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迅猛,风电技术和机组性能不断改进和提高,单机容量不断增大。由于单机容量增大,叶片的尺寸不断加长,因此在制作过程中翻转很难实现。目前风电机组主要利用驱动装置带动支撑箍旋转,从而带动叶片翻转。但这种方式使得在翻转过程中叶片的受力面积小,受力较大,易受到损伤,另外,支撑箍为闭合的结构,叶片不易安装在支撑箍的内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在叶片翻转过程中叶片受力面积小、叶片易受到损伤以及叶片不便于安装等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包括一支撑箍,其特点在于,其还包括一用于夹紧叶片的夹持装置、一固定支架和一第一锁紧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所述叶片嵌设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与各所述支撑板贴合;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箍上,并位于所述支撑箍内;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一第一液压油缸和两个连接杆,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缸体和一第一输出轴,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铰接,并且分别形成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各所述连接杆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在本方案中,第一锁紧装置可灵活的控制两个支撑板与叶片之间锁紧和松开,其中,第一锁紧装置可以大幅度调节两个支撑板与叶片的距离,从而使得两个支撑板较大程度与叶片靠近;另外,固定支架的结构设计形式,可防止支撑箍变形。较佳地,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一第二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包括一第二液压油缸和若干形成有一内腔的传动轴,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二缸体和一固设有若干油管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与一所述连接杆相铰接,并且形成第三铰接点,各所述传动轴滑设于相应的连接杆上,且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固接,各所述油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缸体相连通,各所述油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传动轴的内腔相连通。在本方案中,第二锁紧装置可以微调两个支撑板与叶片的距离,进而使两个支撑板均与叶片紧密贴合,使得叶片在翻转过程中受力面积增大,降低了叶片受到的压强,避免了叶片受到损伤,减小了叶片的变形程度,提高了叶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较佳地,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一第二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包括若干螺杆传动机构,所述螺杆传动机构包括一螺杆和一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上。在本方案中,采用螺杆传动机构微调两个支撑板与叶片的距离,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靠。较佳地,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架、若干滚轮支座、若干与各所述滚轮支座对应的滚轮和一与各所述滚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各所述滚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滚轮支座铰接,各所述滚轮支座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各所述滚轮均与所述支撑箍相配合且传动连接。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提供支撑箍一动力,使得支撑箍旋转,从而带动叶片的旋转,降低了叶片旋转的难度。较佳地,所述滚轮支座的数量为3个,所述滚轮的数量为3个。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在叶片重量较大、外形尺寸较大的情况下该翻转装置各部件之间仍然能保持传动平稳,提高了该翻转装置的稳定性能。较佳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滑块,各所述滑块上设有一滑槽,所述支撑箍滑设于各所述滑槽内。较佳地,所述固定支架为钢制固定支架,所述支撑架为钢制支撑架。较佳地,所述支撑箍的形状为圆环状,所述支撑箍的环形周壁上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叶片的厚度。在本方案中,卡槽的设置使得叶片可穿过卡槽安装在支撑箍内,安装较方便。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机构简单紧凑,叶片受到的压强减小,叶片使用寿命增加,安全性能增加,同时降低了叶片的旋转难度,另外,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的设置可灵活的控制两个支撑板与叶片之间锁紧和松开,保证了叶片在旋转时的稳定性以及叶片在拆卸时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支撑箍:1 卡槽:11支撑架:2 滑块:21滚轮支座:3滚轮:4电机:5固定支架:6夹持装置-J支撑板:71第一锁紧装置:8第一液压油缸:81连接杆:82第一缸体:83第一铰接点:84第二铰接点:85第二锁紧装置:9第二液压油缸:91传动轴:92第二缸体:93第二输出轴:94第三铰接点:9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包括一支撑箍1、一支撑架2、若干滚轮支座3、若干与各滚轮支座3对应的滚轮4和一与各滚轮4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各滚轮4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滚轮支座3铰接。各滚轮支座3均固定在支撑架2上,各滚轮4均与所述支撑箍I相配合且传动连接。各所述滚轮4的旋转轴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各滚轮支座3均为轴承,这样能够使滚轮4与电机5平稳的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提供支撑箍I 一动力,使得支撑箍I旋转,从而带动叶片的旋转,降低了叶`片旋转的难度。另外,所述支撑架2为钢制支撑架,且通过钢材焊接而成,保证支撑架2的强度、刚度,减小了尺寸大、重量大的叶片在翻转过程中支撑架2的变形。此外,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包括一固定在支撑架2上的电机5、一皮带轮和若干皮带。所述皮带轮固定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各所述皮带均套设在皮带轮上,各所述皮带还分别套设在相应的滚轮4的旋转轴上。优选的,滚轮支座3的数量为3个,滚轮4的数量为3个。这样使得在叶片重量较大、外形尺寸较大的情况下该翻转装置各部件之间仍然能保持传动平稳,提高了该翻转装置的稳定性能。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若干滑块21。各滑块21上设有一滑槽,所述支撑箍I滑设于各所述滑槽内。在本实施例中,滑块21的数量为2个。更进一步,所述支撑箍I的形状为圆环状。支撑箍I的环形周壁上设有一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宽度大于所述叶片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1的设置使得叶片可穿过卡槽11安装在支撑箍I内,安装较方便。如图1所示,本技术还包括一用于夹紧叶片的夹持装置7、一固定支架6和一第一锁紧装置8。其中,所述夹持装置7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支撑板71,所述叶片嵌设于两块支撑板71之间,并与各支撑板71紧密贴合。优选的,各所述支撑板71的材料均为玻璃钢。玻璃钢别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玻璃钢为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材料,在本技术中不做过多赘述。其中,玻璃钢的刚度、强度大,同时韧性也较大,能够保证通过第二锁紧装置微调支撑板71,使得支撑板71与叶片紧密贴合。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包括一支撑箍,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用于夹紧叶片的夹持装置、一固定支架和一第一锁紧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所述叶片嵌设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与各所述支撑板贴合;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箍上,并位于所述支撑箍内;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一第一液压油缸和两个连接杆,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缸体和一第一输出轴,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铰接,并且分别形成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各所述连接杆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包括一支撑箍,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用于夹紧叶片的夹持装置、一固定支架和一第一锁紧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所述叶片嵌设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与各所述支撑板贴合; 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箍上,并位于所述支撑箍内; 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一第一液压油缸和两个连接杆,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缸体和一第一输出轴,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铰接,并且分别形成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各所述连接杆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一第二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包括一第二液压油缸和若干形成有一内腔的传动轴,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二缸体和一固设有若干油管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与一所述连接杆相铰接,并且形成第三铰接点,各所述传动轴滑设于相应的连接杆上,且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固接,各所述油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缸体相连通,各所述油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传动轴的内腔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