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伟清专利>正文

针头隔离式一次性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986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18:09
本新型涉及一种针头隔离式一次性注射器,为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推杆和活塞、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以下简称针筒)、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以下简称内套)和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以下简称外套)。注射前,注射针以螺旋方式固定于内套和针筒,增加了针筒与注射针间的密封性并能有效防止注射针脱落。注射完毕后,沿针筒上的“7字形”凹槽轨迹,将外套相对于针筒旋转后向前端推动外套,当外套完全将注射针套入内部时,外套前端圆孔内的金属弹片从原先折叠压缩的状态中自动弹开,遮蔽圆孔。继续推动外套过程中,内套与注射针螺旋形连接结构被带劫向外脱出,注射针被封闭在分离出的内、外套中,达到防止针刺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头隔离式一次性注射器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特别涉及一种隔离并分离注射针的注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工作中针刺伤是医疗工作中最常见一种职业性伤害,针尖刺破医护人员的皮肤到达深部组织,以致受伤者担负感染乙肝、艾滋等病毒的风险。根据《中华护理杂志》2009年2月第44卷第2期中易宜芳等人的《临床护士针刺伤及针刺伤低报告现象的原因综述》一文中发现:国内年人均针刺伤3.5次,其中被污染的针头占60%。在201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聂圣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北京三级综合医院一年里60.5%的护士发生过针剌伤,此研究还并未包括初护士外的医务人员。可见针剌伤的问题急需解决。武迎宏等学者在《北京地区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及对策》对北京地区124所二、三级医院上报的医护人员锐器伤种类的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注射器针头刺伤为导致锐器伤害率最高的器械种类的结论,其构成比为33.8%,在所有医疗器具伤害中占三分之一,其论文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第22卷第7期发表,可见临床工作中对防止针刺伤发生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注射针的安全问题。目前,通常对于注射针防针刺的解决办法是对针尖部进行设计,对于针梗部、尾部,以及注射针与针筒整合设计的思路和创新并不多,以至于注射针制造工艺的难度系数提高并且大大增加成本。对于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尤其是接触过有传染性体液的一次性注射针,应当进行完全隔离,且要达到有效、快捷、简易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不能完全隔离注射针以防止针刺伤的发生,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针筒),该一次性注射器仅需在注射针筒上进行改良设计就可以达到对注射针的安全隔离,且更加有效、快捷、简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针筒外壁上设计一组内、外套。注射完毕后,推动外套,注射针会被套入外套中;外套继续向前推动的时候,内套被外套带动,内套抵住注射针底部并向外移动使其分离针筒;向前推动的过程中,外套前端超过注射针尖时,外套前端的金属单片自动弹开,挡住出口,以防止注射针突破。注射针底部无法从内套前端脱出。内、外套将注射针封闭在其中,达到安全隔离注射针以防止针刺伤及体液传播感染危险的效果。本技术为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针筒),包括:推杆和活塞、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以下简称针筒)、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以下简称内套)和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以下简称外套)。注射前,注射针(通用)以螺旋方式固定于针筒前端,注射针尾部突出部分与内套内壁螺纹契合并旋紧,增加了针筒与注射针间的密封性与防止注射针脱落的效果;此时注射针与内套成一体。注射完毕后,沿针筒上的“7字形”凹槽活动轨迹,S卩外套相对于针筒向右旋转后向前端推动外套,当外套完全将注射针套入内部时,外套前端圆孔内的金属弹片从原先折叠压缩的状态中自动弹开,以遮蔽圆孔。继续推动外套的过程中,带动内套向外脱出,内套与注射针因螺旋固定而同时脱出,注射针被封闭在分离出的内、外套(保护组合套)中,达到防止针刺的目的。其中,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简称针筒),其特征是:注射针筒表面有两条相对的垂直折线轨迹(“7”字形)的凹陷型槽;用于与内套和外套向内突出部分进行运动轨迹上的嵌合。垂直于针筒的轨迹用以固定内套和外套,使其不易向外脱出,平行于针筒的轨迹则是内套和外套脱出的活动路径。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简称内套),其特征是:处于外套和针筒之间,能紧密套住针筒前端;内套尾端两处相对的向内突出部分嵌合于针筒表面凹槽内,能按折线轨迹滑动;内套前段圆形开口内壁为螺纹结构,用以螺旋方式固定注射针于针筒,增加了密封性与防止脱落的效果。此时,注射针与内套螺旋固定呈一组合体,注射针紧套于针筒前端突出部分。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简称外套),其特征是:完全环绕内套和针筒圆柱体部分,外套尾端两处相对的向内突出部分呈小正方形,并嵌合于针筒表面凹槽内,能按折线轨迹滑动;前段圆形开口能且仅能使注射针平行通过;开口内有侧壁有折叠金属单片,当外套离开初始位置后,原先折叠金属弹片会自动展开直到完全挡住外套前端开口。注射针为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通用)的一次性注射针,无特殊设计。针筒内活塞和推杆为目前临床上一次性注射器的推杆,无特殊设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达到安全隔离注射针以防止针刺伤及体液传播感染危险的效果,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结构简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注射器结构,附图中注射器的活塞及推杆未画出。图1是针头隔离式一次性注射器剖面图。图2是外套沿轨迹向外移动带动内套与注射针移动的剖面图。图3是内套、外套包含注射针分离剖面图。图4是外套向前移动时,前端弹片离开内套压迫而自动弹开的三视图。图5是外套前端弹片完全展开并完全遮挡前端圆孔并与针筒分离的三视图。图6是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针筒)的三视图;针筒外表面有2条垂直折线凹槽。图7是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外套)的三视图;外套前端小孔旁有金属弹片(折叠状态),尾部内壁有有2处向内凸起小正方体。图8是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内套)的三视图;中央小孔内壁为螺纹结构,内套内壁有2处向内凸起长方体;右下角为立体视图。图9是外套前端圆孔内的金属弹片(弹片)的三视图;左上三幅图为折叠状态的弹片,2处小长方体部分固定于外套前端环形侧壁上;右下角为弹片展开状态。图10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针的三视图。连接方式:图8内套环形内径约等于图6针筒圆柱体外径,且图8内套向内突出部分的长度等于图6针筒凹槽型轨迹的深度,使得图8内套于图6针筒前端并从外部套合针筒,且内套不会从针筒上掉落。图7外套的内径约等于图6针筒圆柱体外径加上图8内套侧壁厚度,且图7外套向内突出部分的长度等于图6针筒凹槽型轨迹的深度与图8内套侧壁厚度之和,使得图7外套环绕图6针筒及图8内套,且外套、内套与针筒两两之间固定无松动。内、外套两处向内突出部分位于针筒凹形轨迹内并可沿轨迹运动。图9金属弹片与图7外套前端圆孔内部侧壁相固定,处于内套与外套之间,故呈折叠状态;当外套被推动时,弹片离开内套后自动展开一定角度直至弹片充分展开覆盖外套前端圆孔呈90°展开。图8内套外径加上图9弹片折叠时厚度等于图7外套内径,且图7弹片折叠时的厚度非常小,小于0.5mm。图10注射针尾部针与图6针筒前端针栓相固定并与图8内套前端内壁螺旋方式结合,即针筒前端针栓外径等于注射针尾部内径,注射针尾部外径等于内套前端圆孔螺纹内径,使得内套被带动时,注射针因与内套固定而移动并脱离针筒。【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针筒前端套有内套;内套与针筒外层套有外套;针筒内套、外套内壁突出部分与针筒上凹槽嵌合并能沿轨迹运动,即外套运动轨迹为“7”字形,内套运动轨迹为“I”字形。外套内壁突出部分起始位置为针筒凹槽部分“7”字形左上方顶端,故外套不在前后移动轨迹内,起到注射时固定作用,即外套、内套无法前后移动;当外套内壁突出部分被旋转到直线轨迹上针筒外套可以向外脱出。注射针以旋转的方式与针筒、内套连接,注射针与注射针筒连接紧密。在图2中,当注射完毕后,将外套沿着凹槽轨迹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头隔离式一次性注射器,为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带有针套的注射针、推杆和活塞、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和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其特征是:注射前,临床上通用型号的注射针以螺旋方式固定于注射器前端,注射针与内套内壁螺纹契合并旋紧,此时注射针与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成螺旋连接结构;注射完毕后,沿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上的“7字形”轨迹旋转90°后向前推动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当其针筒外套完全将注射针套入内部时,其前端圆孔内的金属弹片从原先折叠压缩的状态中自动弹开,遮蔽圆孔;继续推动其针筒外套的过程中,带动注射针与内套的螺旋连接结构向外脱出,使得注射针被封闭在分离出的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和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头隔离式一次性注射器,为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带有针套的注射针、推杆和活塞、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和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其特征是:注射前,临床上通用型号的注射针以螺旋方式固定于注射器前端,注射针与内套内壁螺纹契合并旋紧,此时注射针与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成螺旋连接结构;注射完毕后,沿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上的“7字形”轨迹旋转90°后向前推动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当其针筒外套完全将注射针套入内部时,其前端圆孔内的金属弹片从原先折叠压缩的状态中自动弹开,遮蔽圆孔;继续推动其针筒外套的过程中,带动注射针与内套的螺旋连接结构向外脱出,使得注射针被封闭在分离出的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和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隔离式一次性注射器,其中所述的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其特征是:针筒表面有垂直折线“7”字形轨迹的凹陷型槽,用于与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和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向内突出部分嵌合,且可按照其“7”字形运动轨迹活动;垂直于其注射针筒的轨迹用以固定其内、外套,使其不易向外脱出,平行于其注射针筒的轨迹则为其内、外套脱出的活动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隔离式一次性注射器,其中所述的具有金属保护性弹片的针筒外套,其特征是:完全环绕内壁具有螺纹的针筒内套和带有活动轨迹凹槽的注射针筒的圆柱体部分,其针筒外套尾端两处向内突出部分呈小长方体,并嵌合于其注射针筒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伟清
申请(专利权)人:倪伟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