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及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90596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将提浓工段产生的废水进入丁酯回收釜加热至96-98℃,气相经过丁酯板换冷凝后的液体进入丁酯分离器分层,分层的丁酯放至提浓釜,分层的水放入丙酮回收釜中,加热至80℃,丙酮回收釜中的气相进入丙酮冷却器,冷却后的丙酮液体进入丙酮分离器,分离后的丙酮流入丙酮储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情况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丁酯消耗由以前吨双乙烯酮10公斤降至3公斤左右,丙酮不需要直排,对大气和污水的污染也得到了极大的控制,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及回收装置
: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 如图1所示,现有的双乙烯酮提浓工段,从裂化吸收岗位和水解岗位的稀酸进入淡酸槽,然后经过变频泵打入提浓釜内,酸含量大概在43飞3%左右。以稀酸:醋酸丁酯=4:1的比例加入提浓釜内,开蒸汽加热,蒸汽压力控制在0.02MPa,釜压控制在2飞KPa之间。缓慢升温,当釜顶温度达到89、0°C,釜温达到108°C时,取样分析,当废水含酸量在1%以下,提浓酸含量大于85%,就可以正常投料和排废水。釜压控制在fllKPa。如果达不到,继续升温,回流,直到达到为止。废水(含有1%酸及少量丁酯)经过酯水分离器排出,酸流回提浓釜内,经下过料进入蒸馏釜内,加热形成醋酸气体,经冷却器冷却成提浓酸。进入成品槽,固废进入水解岗位。因此,现有的双乙烯酮提浓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及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提浓废水造成的污染,提供的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及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包括双乙烯酮提浓工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a、提浓工段产生的废水进入丁酯回收釜,加热至釜温达96°C—98°C;加热后的气相经过丁酯板换冷凝后,冷凝液进入静置器进行静置处理,静置后的液体进入丁酯分离器分层,再将分层的丁酯缓慢放至提浓工段的提浓釜; b、将丁酯分离器中分层的水放入丙酮回收釜,再次加热温度控制在75°C—80°C;丙酮回收釜中加热后的气相进入丙酮冷却器,冷却后的液体进入丙酮分离器,分离后的丙酮流入丙酮储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丙酮回收釜中加热后剩余的废水流回丁酯回收釜循环蒸馏。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一个丁酯回收釜,丁酯回收釜上部连接换热器、顶部连接丁酯板换,换热器连接提浓釜蒸汽夹套,丁酯板换下方连接两个并联的静置器,两个并联的静置器下方连接一个丁酯分离器,丁酯分离器与提浓釜连接; b、一个丙酮回收釜,丙酮回收釜的上部与丁酯分离器的底部连接、底部与丁酯回收釜连接,丙酮回收釜的顶部连接丙酮冷却器,丙酮冷却器连接丙酮分离器,丙酮分离器连接丙酮储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情况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丁酯消耗由以前吨双乙烯酮10公斤降至3公斤左右,丙酮不需要直排,并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对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对大气和污水的污染也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将丙酮的间断式处理方法,变成连续性生产。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提浓工段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丁酯及丙酮的回收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装置,包括: a、一个丁酯回收釜,丁酯回收釜的下部连接提浓废水的换热器、顶部连接丁酯板换,换热器连接提浓釜蒸汽夹套,丁酯板换下方连接两个并联的静置器,两个并联的静置器下方连接一个丁酯分离器,丁酯分离器与提浓釜连接; b、一个丙酮回收釜,丙酮回收釜的上部与丁酯分离器的底部连接、底部与丁酯回收釜连接,丙酮回收釜的顶部连接丙酮冷却器,丙酮冷却器连接丙酮分离器,丙酮分离器连接丙酮储槽。二、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 将提浓工段产生的废水(含量1%的醋酸和少量丁酯及丙酮),通过换热器加热至96-98°C后进入丁酯回收釜(一般情况下利用提浓釜的余热蒸汽即可加热至96-98°C,冬天温度较低时补充加蒸汽加热釜温至98°C);气相经过丁酯板换冷凝冷凝至40-50°C时,待丁酯板换有下液后,下液进入静置器进行静置处理(两个静置器串联),静置后的液体进入下面的丁酯分离器分层,再将分层的丁酯缓慢放至提浓工段的提浓釜; 将丁酯分离器分层的水放入丙酮回收釜中,再次加用蒸汽热温度控制在80°C (也可以利用利用提浓釜的余热蒸汽加热至80°C);丙酮回收釜加热后的气相进入丙酮冷却器(浅冷盐水-10°C,冷却后液体温度控制在10°C以内),冷却后的丙酮液体进入丙酮分离器(气液分离),分离后的丙酮与水解工段产生的丙酮由同一根管道流入丙酮储槽。另外,根据丁酯分离器(酯水分层)放下来的总水量,可以开丙酮回收釜的底部阀门,放入丁酯回收釜,提纯后的废水从丁酯回收釜经U弯排走,防止丁酯回收釜溢满冲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包括双乙烯酮提浓工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a、提浓工段产生的废水进入丁酯回收釜,加热至釜温达96℃—98℃;加热后的气相经过丁酯板换冷凝后,冷凝液进入静置器进行静置处理,静置后的液体进入丁酯分离器分层,再将分层的丁酯放至提浓工段的提浓釜;b、将丁酯分离器中分层的水放入丙酮回收釜,再次加热温度控制在75℃—80℃;丙酮回收釜中加热后的气相进入丙酮冷却器,冷却后的液体进入丙酮分离器,分离后的丙酮流入丙酮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丁酯及丙酮的回收方法,包括双乙烯酮提浓工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a、提浓工段产生的废水进入丁酯回收釜,加热至釜温达96°C—98°C;加热后的气相经过丁酯板换冷凝后,冷凝液进入静置器进行静置处理,静置后的液体进入丁酯分离器分层,再将分层的丁酯放至提浓工段的提浓釜; b、将丁酯分离器中分层的水放入丙酮回收釜,再次加热温度控制在75°C— 80°C ;丙酮回收釜中加热后的气相进入丙酮冷却器,冷却后的液体进入丙酮分离器,分离后的丙酮流入丙酮储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乙烯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长文葛恒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