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去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8633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桃去皮机,属于果实去皮技术领域。所述核桃去皮机,包括底板、支架、出料口、转轴、进料口、去皮箱Ⅰ、皮带、电动机、去皮箱Ⅱ、刀片;去皮箱Ⅱ一端设置有出料口、去皮箱Ⅱ内设置有转轴、去皮箱Ⅰ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去皮箱Ⅱ下方设置有孔、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Ⅰ与轴承Ⅱ、在轴承Ⅰ与轴承Ⅱ之间的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凸楞、在螺旋凸楞与轴承Ⅰ、轴承Ⅱ之间设置有凸块、转轴一端设置有凹槽Ⅴ、去皮箱Ⅰ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Ⅱ与凹槽Ⅲ、去皮箱Ⅱ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Ⅰ与凹槽Ⅳ。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大批量的将青核桃去皮,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设置的活动刀片防止核桃在去皮时破碎。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简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去皮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实去皮
,尤其是一种核桃去皮机。
技术介绍
现今核桃种植户越来越多,种植核桃的量也越来越大,而怎样快速有效的去掉刚 采摘来的核桃的青皮,又不损伤到核桃,成为种植户的一个难题。市场上的青核去皮机适用 性不强,操作难度大,去皮效果不佳,在去皮的过程中核桃的损坏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高效、大批量的去掉青核桃 的皮,在去皮的过程中又不损伤核桃的核桃去皮机。一种核桃去皮机,包括底板(I)、支架(2 )、出料口( 3 )、转轴(6 )、进料口( 10 )、去皮 箱I (11)、皮带(18)、电动机(19)、去皮箱II (20)、刀片(21);所述支架(2)固定在底板(I) 上,支架(2)支撑去皮箱II (20),去皮箱II (20)—端设置有出料口(3),去皮箱II (20)内设 置有转轴(6),去皮箱I (11)一端设置有进料口( 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箱II (20)下方 设置有孔(4),转轴(6)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I (7)与轴承II (13),在轴承I (7)与轴承II (13)之间的转轴(6)上设置有螺旋凸楞(16),在螺旋凸楞(16)与轴承I (7)、轴承II (13) 之间设置有凸块(15),转轴(6) —端设置有凹槽V (14),去皮箱I (11)两端分别设置有凹 槽II (8)与凹槽III (12),去皮箱II (20)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 (5)与凹槽IV (17)。所述刀片(21)的刀刃为锯齿形。所述孔(4)为长方形。所述孔(4)至少为I个。所述螺旋凸楞(16 )至少为I条。所述去皮箱I(Il)上设置有进水孔II (9)。所述转轴(6)上的凹槽V (14)通过皮带(18)与电动机连接。所述去皮箱II (20)至少放置I把刀片。所述去皮箱I (11)两端的凹槽II (8)、凹槽111(12)分别与去皮箱II (20)两端的凹 槽I (5)、凹槽IV (17)卡住转轴(6)两端的轴承I (7)、轴承II (13)。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的设置,此种核桃去皮机能够高效、大批量的 将采摘来的青核桃去皮,且不损伤到核桃,尤其是将采摘回来3至4天的青核桃去皮效果最 佳;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刀片与转轴的距离,来处理不同大小的青核桃;本专利技术设置简 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_底板,2-支架,3-出料口,4-孔I,5-凹槽I,6_转轴,7-轴承I,8-凹槽II,9-进水孔II,10-进料口,11-去皮箱I,12-凹槽III,13-轴承II,14-凹槽V,15-凸块, 16-螺旋凸楞,17-凹槽IV,18-皮带,19-电动机,20-去皮箱II,21-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一:一种核桃去皮机,包括底板1、支架2、出料口 3、转轴6、进料口 10、去 皮箱I 11、皮带18、电动机19、去皮箱II 20、刀片21 ;所述支架2固定在底板I上、支架2 支撑去皮箱II 20、去皮箱II 20 一端设置有出料口 3、去皮箱II 20内设置有转轴6、去皮箱 I 11 一端设置有进料口 10,所述去皮箱II 20下方设置有孔4、转轴6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 I 7与轴承II 13、在轴承I 7与轴承II 13之间的转轴6上设置有螺旋凸楞16、在螺旋凸楞 16与轴承I 7、轴承II 13之间设置有凸块15、转轴6 —端设置有凹槽V 14、去皮箱I 11两 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I 8与凹槽III 12、去皮箱II 20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 5与凹槽IV 17。实施方式二:一种核桃去皮机,包括底板1、支架2、出料口 3、转轴6、进料口 10、去 皮箱I 11、皮带18、电动机19、去皮箱II 20、刀片21 ;所述支架2固定在底板I上、支架2 支撑去皮箱II 20、去皮箱II 20 一端设置有出料口 3、去皮箱II 20内设置有转轴6、去皮箱 I 11 一端设置有进料口 10,所述去皮箱II 20下方设置有孔4、转轴6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 I 7与轴承II 13、在轴承I 7与轴承II 13之间的转轴6上设置有螺旋凸楞16、在螺旋凸楞 16与轴承I 7、轴承II 13之间设置有凸块15、转轴6 —端设置有凹槽V 14、去皮箱I 11两 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I 8与凹槽III 12、去皮箱II 20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 5与凹槽IV 17。所述刀片21的刀刃为齿形。所述孔4为I个。所述去皮箱II 20放置I把刀片。所述螺旋凸楞16至少为I条。所述去皮箱I 11两端的凹槽II 8、凹槽III 12分别与去皮箱II 20两端的凹槽I 5、 凹槽IV 17卡住转轴6两端的轴承I 7、轴承II 13。实施方式三:一种核桃去皮机,包括底板1、支架2、出料口 3、转轴6、进料口 10、去 皮箱I 11、皮带18、电动机19、去皮箱II 20、刀片21 ;所述支架2固定在底板I上、支架2 支撑去皮箱II 20、去皮箱II 20 一端设置有出料口 3、去皮箱II 20内设置有转轴6、去皮箱 I 11 一端设置有进料口 10,所述去皮箱II 20下方设置有孔4、转轴6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 I 7与轴承II 13、在轴承I 7与轴承II 13之间的转轴6上设置有螺旋凸楞16、在螺旋凸楞 16与轴承I 7、轴承II 13之间设置有凸块15、转轴6 —端设置有凹槽V 14、去皮箱I 11两 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I 8与凹槽III 12、去皮箱II 20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 5与凹槽IV 17。所述孔4为3个。所述去皮箱II 20对置放置2把刀片。所述螺旋凸楞16至少为2条。实施方式四:一种核桃去皮机,包括底板1、支架2、出料口 3、转轴6、进料口 10、去 皮箱I 11、皮带18、电动机19、去皮箱II 20、刀片21 ;所述支架2固定在底板I上、支架2 支撑去皮箱II 20、去皮箱II 20 一端设置有出料口 3、去皮箱II 20内设置有转轴6、去皮箱 I 11 一端设置有进料口 10,所述去皮箱II 20下方设置有孔4、转轴6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I 7与轴承II 13、在轴承I 7与轴承II 13之间的转轴6上设置有螺旋凸楞16、在螺旋凸楞 16与轴承I 7、轴承II 13之间设置有凸块15、转轴6 —端设置有凹槽V 14、去皮箱I 11两 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I 8与凹槽III 12、去皮箱II 20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 5与凹槽IV 17。所述去皮箱I 11上设置有进水孔II 9。所述转轴6上的凹槽V 14通过皮带18与电动机连接。所述孔4的宽度小于去皮后的核桃宽度。上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 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桃去皮机,包括底板(1)、支架(2)、出料口(3)、转轴(6)、进料口(10)、去皮箱Ⅰ(11)、皮带(18)、电动机(19)、去皮箱Ⅱ(20)、刀片(21);所述支架(2)固定在底板(1)上,支架(2)支撑去皮箱Ⅱ(20),去皮箱Ⅱ(20)一端设置有出料口(3),去皮箱Ⅱ(20)内设置有转轴(6),去皮箱Ⅰ(11)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箱Ⅱ(20)下方设置有孔(4),转轴(6)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Ⅰ(7)与轴承Ⅱ(13),在轴承Ⅰ(7)与轴承Ⅱ(13)之间的转轴(6)上设置有螺旋凸楞(16),在螺旋凸楞(16)与轴承Ⅰ(7)、轴承Ⅱ(13)之间设置有凸块(15),转轴(6)一端设置有凹槽Ⅴ(14),去皮箱Ⅰ(11)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Ⅱ(8)与凹槽Ⅲ(12),去皮箱Ⅱ(20)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Ⅰ(5)与凹槽Ⅳ(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去皮机,包括底板(I)、支架(2)、出料口(3)、转轴(6)、进料口(10)、去皮 箱I (11)、皮带(18)、电动机(19)、去皮箱II (20)、刀片(21);所述支架(2)固定在底板(I) 上,支架(2)支撑去皮箱II (20),去皮箱II (20)—端设置有出料口(3),去皮箱II (20)内设 置有转轴(6),去皮箱I (11)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箱II (20)下方 设置有孔(4),转轴(6)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I (7)与轴承II (13),在轴承I (7)与轴承II(13)之间的转轴(6)上设置有螺旋凸楞(16),在螺旋凸楞(16)与轴承I (7)、轴承II (13) 之间设置有凸块(15),转轴(6) —端设置有凹槽V (14),去皮箱I (11)两端分别设置有凹 槽II (8)与凹槽IIK12),去皮箱II (20)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I (5)与凹槽IV (17)。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佩印王博王景高艳梅双凡宋旻英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