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蓄能设备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8140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蓄能设备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机,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的输出与输入端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制冷剂循环泵、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制冷剂循环泵与第二控制阀之间的第一管道通过第二管道与板式换热器连接;第二控制阀与第三控制阀之间的第一管道通过第三管道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板式换热器通过第四管道与空调末端连接;第一管道分别通过第六管道及第七管道与蓄冰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而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冷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建筑物空调负荷的需要的空调系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蓄能设备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机,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的输出与输入端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制冷剂循环泵、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制冷剂循环泵与第二控制阀之间的第一管道通过第二管道与板式换热器连接;第二控制阀与第三控制阀之间的第一管道通过第三管道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板式换热器通过第四管道与空调末端连接;第一管道分别通过第六管道及第七管道与蓄冰桶连接。本技术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而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冷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建筑物空调负荷的需要的空调系统。【专利说明】一种利用蓄能设备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蓄能利用系统,具体为一种利用峰、谷电价高效节能能量储存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加剧,促使冰蓄冷技术迅速发展。主要在一些只在用电高峰时段使用空调的建筑物,如办公楼、大型商场内推广使用。80?90年代,除了转移尖峰用电时段的空调负荷目标外,又增加了利用冰蓄冷的“高品位冷能”,以提高空调制冷系统整体能效和降低制冷系统整体投资及建筑造价、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的目标。在夏季白天,空调设备的大面积使用是导致“电网峰值负荷”急速攀升的最直接因素。尤其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商超、影剧院、写字楼等大型商业建筑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央空调机组开始投入运行,致使日间电力需求激增,电网负荷增大,电网安全和电力供需矛盾凸显。目前现代城市的用电状况是,进入夏季电力负荷急剧增长,大中城市尤为明显。据统计,空调系统耗电量占建筑物总能耗的40%?50%,而大中城市空调用电量占城市总供电的30%以上。因此,空调用电负荷严重影响着城市供电的峰值负荷。电力部门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削峰填谷,目的在于,提高电网负荷效率,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且很多地方电力部门对于冰蓄冷空调系统在收取电力增容费方面给予优惠,冰蓄冷空调技术作为平衡电网、移峰填谷的重要手段受到了人们重视,是空调系统发展必然趋势。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冰蓄冷的空调系统,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而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冷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建筑物空调负荷的需要的空调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蓄能设备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机2,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2的输出与输入端的第一管道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a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制冷剂循环泵4、第二控制阀5及第三控制阀10 ;所述的制冷剂循环泵4与第二控制阀5之间的第一管道a通过第二管道h与板式换热器7连接;第二控制阀5与第三控制阀10之间的第一管道a通过第三管道f与板式换热器7连接;所述的板式换热器7通过第四管道g与空调末端9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a分别通过第六管道d及第七管道c与蓄冰桶11连接;所述的第二管道h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6 ;所述的空调末端9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7的输入端之间的第四管道g上设置有空调冷冻水循环泵8 ;所述的第一控制阀3与制冷剂循环泵4之间的第一管道a通过第五管道b与制冷机2的输出端的第一管道a连接;所述的第五管道b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I ;所述的第七管道c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12 ;所述的第三控制阀10设置在第六管道d与第七管道c与第一管道a的连接点之间的管道上。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减缓电力需求增速,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矛盾,平衡电网负荷,降低电厂装机容量;2、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起到了转移电力高峰用电负荷的作用。制冷机组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运行,贮存冷量,白天用电高峰时段,用贮存的冷量来供应全部或部分空调负荷,少开或不开制冷主机,提高系统制冷、供冷运行的可靠性;3、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制冷设备容量和装机功率比常规空调系统减少30% — 50% ;4、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初投资比常规系统要高,但如果计入供电增容费及用电资费等,投资基本相当或增加不多;5、具有应急功能,停电时利用自备电力启动水泵融冰供冷,维持空调系统运行;6、由于供电部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因此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要比常规空调系统低,并且分时电价差越大,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节省的费用就越多;7、提高工作空间的环境质量。采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可大幅度减少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有效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噪音,减少对隔音设备的要求和投资;8、实现制冷空调系统的节能。常规“机制即用”的制冷系统在负荷变化的工况下运行效率较低,而蓄冰空调系统可使制冷机组在稳定、高效的经济负荷下运行,且夜间环境温度的降低会使制冷设备的制冷系数有所提高,所以在总冷负荷相同的情况下,蓄冰系统比常规制冷系统运行效率更高;9、能够灵活控制制冷设备运行。由计算机控制冰蓄冷空调系统,通过负荷预测、控制和运行模式的优化,进一步实现空调系统节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第五控制阀1、制冷机2、第一控制阀3、制冷剂循环泵4、第二控制阀5、第四控制阀6、板式换热器7、空调冷冻水循环泵8、空调末端9、第三控制阀10、蓄冰桶11、第六控制阀12、第一管道a、第五管道b、第七管道C、第六管道d、第三管道f、第四管道g、第二管道h。【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蓄能设备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机2,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2的输出与输入端的第一管道a,所述的第一管道a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制冷剂循环泵4、第二控制阀5及第三控制阀10 ;所述的制冷剂循环泵4与第二控制阀5之间的第一管道a通过第二管道h与板式换热器7连接;第二控制阀5与第三控制阀10之间的第一管道a通过第三管道f与板式换热器7连接;所述的板式换热器7通过第四管道g与空调末端9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a分别通过第六管道d及第七管道c与蓄冰桶11连接;所述的第二管道h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6 ;所述的空调末端9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7的输入端之间的第四管道g上设置有空调冷冻水循环泵8 ;所述的第一控制阀3与制冷剂循环泵4之间的第一管道a通过第五管道b与制冷机2的输出端的第一管道a连接;所述的第五管道b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I ;所述的第七管道c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12 ;所述的第三控制阀10设置在第六管道d与第七管道c与第一管道a的连接点之间的管道上。实施例1当制冷机单独供冷时,机房主机系统关闭第六控制阀12、第二控制阀5、第五控制阀1,开启第三控制阀10、第四控制阀6、第一控制阀3,这时制冷剂乙二醇溶液在制冷机2和板式换热器7之间循环,制冷剂从制冷机2出来,通过管道第一管道a进入第三控制阀102,通过第三控制阀10进入板式换热器7,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7内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板式换热器7进行热量交换,接着通过第二管道h经过第四控制阀6,到达制冷剂循环泵4,经冷剂循环泵4增压之后,到第一控制阀3,通过第一控制阀3到达制冷机2,制冷剂2在主机内释放能量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蓄能设备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机(2),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2)的输出与输入端的第一管道(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a)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制冷剂循环泵(4)、第二控制阀(5)及第三控制阀(10);所述的制冷剂循环泵(4)与第二控制阀(5)之间的第一管道(a)通过第二管道(h)与板式换热器(7)连接;第二控制阀(5)与第三控制阀(10)之间的第一管道(a)通过第三管道(f)与板式换热器(7)连接;所述的板式换热器(7)通过第四管道(g)与空调末端(9)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a)分别通过第六管道(d)及第七管道(c)与蓄冰桶(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娟路明华廉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宇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