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井专用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9810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6:09
电缆井专用爬梯,包括固定在井壁上的纵向爬梯,所述纵向爬梯包括两根纵向爬梯侧梁及连接在两根纵向爬梯侧梁之间的若干根爬梯横梁;其特征是:所述两根纵向爬梯侧梁的底端分别连接一根倾斜爬梯侧梁,且所述每根纵向爬梯与相连接的倾斜爬梯侧梁之间交叉呈钝角;两倾斜爬梯侧梁的底端与井底地面接触;两倾斜爬梯侧梁之间也设置有若干根爬梯横梁;两倾斜爬梯侧梁及之间的爬梯横梁构成倾斜爬梯;该爬梯还包括附加梯子,该附加梯子由两根侧梁和固接在两根侧梁之间的横梁组成,所述两根侧梁的顶端设为向后弯曲的钩状,两侧梁的底端设置一段外径小于所述纵向爬梯侧梁内径的插接杆。该电缆井专用爬梯使用时使用稳定性好,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井专用爬梯
本技术涉及电力检修领域用梯子,尤其是进出电缆井用的爬梯。
技术介绍
电缆井主要是为了便于施工、检查和维修电缆线路。工作人员在定期检查和维修电缆线路时,需要通过梯子到达井下进行作业。目前,上下电缆井,以绝缘梯为主,在使用时,倚靠在井壁上,没有任何的固定措施,稳定性及安全性不高,底部固定不牢时,随着人员上下震动,爬梯可能会移动,造成人员坠落。常用绝缘梯长度为3或4米,部分5米的电缆井,无法使用。若利用井壁爬梯上下,由于爬梯固定在井壁上不能高出井口,因此工作人员下井时,需要先在井口处蹲下,然后用手扶住井口,背对爬梯先下到爬梯上,然后再转身下行,整个过程中,没有可靠的抓扶部分,容易跌落,增加了作业的危险性。同时,部分井壁爬梯长时处于封闭空间,锈迹斑斑,不够牢固,也增加了运维人员上下电缆井过程中的坠落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井专用爬梯,该电缆井专用爬梯使用时使用稳定性好,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缆井专用爬梯,包括固定在井壁上的纵向爬梯,所述纵向爬梯包括两根纵向爬梯侧梁及连接在两根纵向爬梯侧梁之间的若干根爬梯横梁;所述两根纵向爬梯侧梁的底端分别连接一根倾斜爬梯侧梁,且所述每根纵向爬梯与相连接的倾斜爬梯侧梁之间交叉呈钝角;两倾斜爬梯侧梁的底端与井底地面接触;两倾斜爬梯侧梁之间也设置有若干根爬梯横梁;两倾斜爬梯侧梁及之间的爬梯横梁构成倾斜爬梯;该爬梯还包括附加梯子,该附加梯子由两根侧梁和固接在两根侧梁之间的横梁组成,所述两根侧梁的顶端设为向后弯曲的钩状,两侧梁的底端设置一段外径小于所述纵向爬梯侧梁内径的插接杆。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爬梯和/或纵向爬梯上设置有扶手。更进一步的:所述扶手为平面连杆机构构成的折叠扶手;在折叠扶手的一端设置有自锁结构及与该自锁结构相对应的控制按钮。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爬梯侧梁至少一根的底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固定在井底地面上的底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上下方便,降低了坠落风险,消除了安全隐患,设置了倾斜爬梯部分,使工作人员上下爬梯更安全。而且设置了扶手,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爬梯上的扶手可以折叠伸缩,使得使用更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高,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加梯子不使用时的挂放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扶手上设置自锁结构的一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折叠扶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中构成折叠扶手的平面连杆机构的铰接处的自锁结构示意图(放大):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中:1纵向爬梯,11纵向爬梯侧梁,12爬梯横梁,2倾斜爬梯,21倾斜爬梯侧梁,22爬梯横梁,3附加梯子,31侧梁,32横梁,33钩状,34插接杆,4 井壁,5扶手,51连杆,52连杆,53铰接轴,54弹簧,55圆球,56球面凹槽,57盲孔,6 底脚,7井底地面,8蹬杆,9扶手,91横杆,92纵杆,93壳体,94控制按钮,95锁止销,96固定套筒,961插孔,97铰接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为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例,该电缆井专用爬梯,主要包括纵向爬梯1、倾斜爬梯2、附加梯子3。所述纵向爬梯I固定在井壁4上,包括两根纵向爬梯侧梁11及连接在两根纵向爬梯侧梁11之间的若干根爬梯横梁12。两根纵向爬梯侧梁11中空的管制成。所述两根纵向爬梯侧梁11的底端分别连接一根倾斜爬梯侧梁21,且所述每根纵向爬梯I与相连接的倾斜爬梯侧梁21之间交叉呈钝角;两倾斜爬梯侧梁21的底端与井底地面接触;两倾斜爬梯侧梁21之间也设置有若干根爬梯横梁22 ;两倾斜爬梯侧梁21及之间的爬梯横梁22构成倾斜爬梯2。该爬梯还包括附加梯子3,该附加梯子3由两根侧梁31和固接在两根侧梁31之间的横梁32组成,所述两根侧梁31的顶端设为向后弯曲的钩状33,两侧梁31的底端设置一段外径小于所述纵向爬梯侧梁11内径的插接杆34。下井作业时,将附加梯子3的插接杆34插接在两根纵向爬梯侧梁11的顶端上,这样附加梯子的顶端露出井口一定高度,工作人员下井时,即可扶着附加梯子,进行下井动作,增加了安全性。下井作业完毕后,工作人员出井,然后将附加梯子两根侧梁利用其钩状33钩挂在纵向爬梯上或者是钩挂在井壁上现有的蹬杆8上即可,如图3所示。不会妨碍盖上井盖。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爬梯2和纵向爬梯I上设置有扶手9。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只在倾斜爬梯或纵向爬梯上设置扶手,甚至,可以只在倾斜爬梯或纵向爬梯的一侧设置扶手,都可以,但其使用均不如该实施例使用安全方便。更进一步的:该实施例中,所述扶手9为平面连杆机构构成的折叠扶手;在扶手9的一端设置有自锁结构及与该自锁结构相对应的控制按钮94。如图4所不,该扶手包括横杆91、纵杆92 ;横杆91的一端安装壳体93 ;纵杆92的上端在铰接点97处铰接在该壳体93上,纵杆上部还安装有固定套筒96 ;固定套筒的一侧设置一凸台并在凸台上设置一上下方向的插孔961,壳体93内设置一与插孔961配合的锁止销95,锁止销95插入插孔961,即可起到扶手9的自锁作用,锁止销95上升脱离插孔961后,扶手即可折叠;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控制该锁止销95与插孔961配合、脱离的控制按钮94。该自锁结构及其控制按钮等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进一步详细描述。扶手另外的实施方式:如图4、5所示,该扶手为剪刀式的折叠方式;构成扶手的平面连杆机构中的两根连杆51、52铰接处,铰接轴53的圆周面上设置一径向的盲孔57,盲孔57内固定弹簧54的一端,弹簧54的另一端连接一圆球55,圆球55的直径小于该盲孔57的直径。两根连杆51、52内与铰接轴配合的圆孔表面沿径向设置有与所述圆球55配合的球面凹槽56。当平面连杆机构伸展开时,即扶手打开时,圆球55卡入球面凹槽56内,弹簧54可对圆球有一定的压紧作用,从而使扶手5实现自锁,工作人员扶着扶手更安全。当扶手不用时,需要折叠起来,则在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平面内可用力推拉平面连杆机构,因为圆球55与球面凹槽56是球面配合,所以只要推拉的力度达到一定值,圆球55即可脱离球面凹槽56,圆球55被连杆51、52的圆孔内壁压入所述盲孔57内。自锁机构,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例如棘轮棘爪的结构形式,限定单向转动一定角度即实现自锁,反向不能转动,这样扶手只能是向上或向下的单向折叠,棘轮棘爪机构都是公知的技术,不再详细赘述。除此之外,自锁机构也还可以采用另外的设计方式实现,不再一一举例说明。进一步的,所述两根倾斜爬梯侧梁21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例如螺栓、螺母)连接有固定在井底地面7上的底脚6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梯子的稳定可靠性,提高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缆井专用爬梯,包括固定在井壁上的纵向爬梯,所述纵向爬梯包括两根纵向爬梯侧梁及连接在两根纵向爬梯侧梁之间的若干根爬梯横梁;其特征是:?所述两根纵向爬梯侧梁的底端分别连接一根倾斜爬梯侧梁,且所述每根纵向爬梯与相连接的倾斜爬梯侧梁之间交叉呈钝角;两倾斜爬梯侧梁的底端与井底地面接触;两倾斜爬梯侧梁之间也设置有若干根爬梯横梁;两倾斜爬梯侧梁及之间的爬梯横梁构成倾斜爬梯;?该爬梯还包括附加梯子,该附加梯子由两根侧梁和固接在两根侧梁之间的横梁组成,所述两根侧梁的顶端设为向后弯曲的钩状,两侧梁的底端设置一段外径小于所述纵向爬梯侧梁内径的插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井专用爬梯,包括固定在井壁上的纵向爬梯,所述纵向爬梯包括两根纵向爬梯侧梁及连接在两根纵向爬梯侧梁之间的若干根爬梯横梁;其特征是: 所述两根纵向爬梯侧梁的底端分别连接一根倾斜爬梯侧梁,且所述每根纵向爬梯与相连接的倾斜爬梯侧梁之间交叉呈钝角;两倾斜爬梯侧梁的底端与井底地面接触;两倾斜爬梯侧梁之间也设置有若干根爬梯横梁;两倾斜爬梯侧梁及之间的爬梯横梁构成倾斜爬梯;该爬梯还包括附加梯子,该附加梯子由两根侧梁和固接在两根侧梁之间的横梁组成,所述两根侧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立勇孟庆瑞李青竹赵琳王家斌苏菲刘哲葛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